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两种热模拟单向压缩条件下(变形温度为1 050℃,应变速率为0.1 s-1和变形温度为1 150℃,应变速率为1s-1)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微区取向分布.结果表明:实验钢的铁素体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均可形成〈001〉和〈111〉织构;奥氏体在变形温度为1 150℃,应变速率为1 ...  相似文献   

2.
应用EBSD技术研究了1 000℃~1 300℃固溶处理对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 050℃以上固溶可以消除热轧态的σ相;随着固溶温度升高,铁素体相含量增加,奥氏体相含量下降,1 200℃以上铁素体晶粒明显长大;最佳固溶处理温度在1 050℃~1100℃之间.  相似文献   

3.
应用EBSD技术研究了1 000℃~1 300℃固溶处理对超级双相不锈钢S32750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 050℃以上固溶可以消除热轧态的σ相;随着固溶温度升高,铁素体相含量增加,奥氏体相含量下降,1 200℃以上铁素体晶粒明显长大;最佳固溶处理温度在1 050℃~1 100℃之间。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析了两种热模拟单向压缩条件下(变形温度为1 050℃,应变速率为0.1 s-1和变形温度为1 150℃,应变速率为1 s-1)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的微区取向分布。结果表明:实验钢的铁素体在两种实验条件下均可形成〈001〉和〈111〉织构;奥氏体在变形温度为1 150℃,应变速率为1 s-1条件下获得更多数量的以Σ3为主的CSL特殊晶界;两种实验条件下,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中铁素体和奥氏体均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在铁素体向奥氏体转变过程中,奥氏体可以在铁素体晶界处生成,也可以在铁素体晶粒内部形成。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准原位退火电子背散射衍射( EBSD)技术,对冷轧Ag带材在再结晶退火转变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及织构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冷轧Ag带材中存在较强的黄铜取向B{110}〈211〉;在退火过程中,B取向晶粒优先长大,最终在组织中形成很强的{110}〈211〉织构。  相似文献   

6.
冷轧无取向硅钢再结晶退火过程的EBSD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EBSD手段分析了低碳低硅(0.003%C、0.3%Si)冷轧硅钢试样在740℃加热保温6s~360s退火过程中微区取向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0〉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2〉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同时{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0〉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并在{111}〈112〉取向冷轧剪切带上形成{011}〈100〉取向再结晶晶粒。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合理控制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100}面织构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SEM、XRD和EBSD等分析方法,对双相不锈钢管N元素偏聚区域组织进行成分及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双相不锈钢管有100μm宽的带状N元素偏聚区,中心开裂,该区域基本为奥氏体单相组织,内部晶粒粗大且为等轴晶,以Σ3重位点阵(CSL)晶界为主,出现频率约为40%.而远离偏聚区中,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组织的相比例正常,奥氏体晶粒细小呈条状,也以Σ3晶界为主,出现频率降为27%.N偏聚区奥氏体与正常区奥氏体组织均可形成<111>∥RD及<110>∥ND方向的织构,但偏聚区奥氏体织构强度较之正常区域弱.  相似文献   

8.
2205双相不锈钢耐腐蚀性能与晶界特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轧制工艺下2205双相不锈钢的临界点蚀温度(CPT),并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其相比例和晶界特征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SS1轧制工艺下材料的耐腐蚀性明显优于DSS2工艺.两种工艺下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相比例差别不大,都在50%左右,但是,DSS1材料中具有较高的低∑值重位点阵(CSL)晶界出现频率,特别是在γ相中,∑3-∑29CSL出现频率达到了约50%,而低∑值CSL晶界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尤其是∑3晶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EBSD)研究了具有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热轧态钢种的相的分布,体积分数,不同相内晶界取向差,并结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这种热轧态双相组织材料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刘平 《电子显微学报》2007,26(5):428-433
不同的热加工工艺导致双相不锈钢2205(50/50铁素体/奥氏体)产生了不同的断裂韧性,尤其是断裂韧性降至不可接受的低值.本文通过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其显微结构,对这种现象提供了解释.尤其是对断裂韧性的急剧变化提出了试验上的观察与分析,获得正确且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β-Cr2N相沿{110}a原子平面析出是导致断裂韧性降低,特别是在低温下的断裂韧性大幅降低的根本原因.因为在韧性至脆性转变温度时形变的机制为位错的移动性,而沿{110}a原子平面析出的β-Cr2N相阻碍了位错的运动,导致α铁索体的脆性,从而使材料整体脆化.材料经1 200℃退火随即空气冷却到室温之后,断裂韧性恢复到正常值,是由β-Cr2N相的溶解所致.α-Fe(Cr)→α-Fe α'-Cr相变(又常称为在475℃失稳分解)导致断裂韧性在低温与室温下都急剧下降是由富铬的铁素体α'-Cr固有的脆性所引起.将材料加热致800℃后随即急冷至室温后,断裂韧性恢复到正常值.这是由于材料经加热将α-Fe α'-Cr相溶解并经急冷而避免了α-Fe(Cr)→α-Fe α'-Cr相变的再发生.本研究中观察到的析出相的尺寸均为纳米量级,只有应用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后才可得以同时获得其形态、化学成分以及晶体学的结果,从而解释断裂韧性变化的根本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原位EBSD技术研究了铁素体不锈钢形变过程中组织和晶粒取向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随形变量的增加,小角晶界(1°〈θ〈2°)显著增多,大角晶界(θ〉10°)保持相对稳定。当形变量〈6%时,{100}〈011〉取向晶粒在轴向拉伸过程为稳定取向,而{111}〈uvw〉晶粒其拉伸轴取向向〈100〉-〈101〉连线方向转动一定角度(12°〈α〈20°)。具有不同转动特点的晶粒之间相互作用,使晶粒向着晶面法向转动,形成粗糙表面。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飞秒激光高脉冲能量冲击打孔中时存在微裂纹等问题,提出了飞秒激光旋切加工方法。本文利用脉宽为120 fs的飞秒激光,选择0.5 mm厚度的304不锈钢进行旋切打孔实验。实验研究了激光旋切加工中离焦量和光楔的相对偏转角对孔直径的影响,以及激光离焦量对微孔锥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焦量的增大,孔径增大,同时锥度会减小后增加,当离焦量为0时,锥度最小为3.5°;微孔直径随之双光楔相对转角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实验发现冲击打孔孔壁出现微裂纹而旋切微孔的孔壁出现了纳米周期性条纹。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取向成像显微(OIM)技术研究了冷轧变形量对再结晶后304不锈钢显微组织及晶界特征分布(GBCD)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冷轧变形5%及高温(1100℃)短时间(5 min)再结晶退火可将304不锈钢的低ΣCSL(Σ≤29)晶界比例提高到75%(Palumbo-Aust标准)以上,并形成了大尺寸"互有Σ3n取向关系晶粒的团簇"。这是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后显微组织的重要特征。对晶粒团簇中的晶粒进行孪晶链及取向孪晶链的分析,可以确定晶粒团簇内任何两个晶粒之间的多重孪晶阶次。在一个被分析的团簇内,观察到两个晶粒之间最高为Σ38取向关系。随着再结晶退火前冷轧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团簇的尺寸减小,同时低ΣCSL晶界的比例也下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地研究材料在高温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及其对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对材料进行“原位跟踪(in—situ—tracking)”观察和测量的新方法。即首先在样品的观察位置做一个记号,并在标识位置附近进行形貌、成分和结构等观测;然后将样品拿出SEM外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再放入SEM在同一标识部位做同样的观测;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获得一组能反映同一位置特征的系列实验结果。该方法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位(in—situ)”观察和分析,但如果仔细和谨慎操作,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和目的。利用该方法对奥氏体不锈钢及其焊接接头在1000℃以上超高温下的组织转变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氏体不锈钢母材组织长大严重,大角晶界减少,界面能低的小角晶界增多;而在焊缝区相邻柱状晶取向逐步合并趋于〈100〉方向,但晶粒并无明显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