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办公空间使用者活动的固定性和长期性要求办公空间能够为使用者提供健康的光环境。研究表明,色温和照度对人中枢神经系统有极大的影响,通过调节色温和照度可以提高大脑兴奋缓解大脑疲劳。引入天然光的室内光环境中,照度和光色分布受到照明灯具和天然光的双重影响,呈现一种复杂耦合关系。目前大部分室内光环境的控制中室内照度和环境光色的控制是分离的。针对办公空间的动态光环境,定义任意时刻进入室内的天然光和室内LED光源为"混合光源",此时"混合光源"的色温为"视色温"。基于此,提出了室内健康光环境控制模型,即通过控制天然采光与LED灯具输出的光通量和色温,在天然光与人工照明混合照明的光环境中,实现工作面满足照度均匀度的同时,混合视色温可调且有较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教室是学生上课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光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用眼健康,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光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在改善教室光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健康光环境,将矩阵分析与控制策略相结合,提出自然光与人工照明联合控制模型。运用DIALLUX软件对教室空间进行仿真,论证模型有效性,证明所提出的联合控制模型可以很好控制教室内的照度,营造舒适健康的教室光环境。  相似文献   

3.
现代建筑中玻璃幕墙作为建筑表皮的使用为天然光更好地进入室内空间提供良好的条件,天然光作为万物生长的本源,在帮助我们从视觉的角度认知世界的同时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济南黄金时代广场A座办公大堂为例进行阐述,论述室内照明中应充分利用天然光并通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将人工照明和天然光有效的结合,从而营造出符合人体节律变化的健康绿色照明。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地下室内商业空间的光环境营造越来越关注,但目前地下室内商业空间光环境仍存在均匀度不高、指示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以重庆沙坪坝区三峡广场地下室内商业空间为例,分析地下室内商场的天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方面的不同要素以及实现手段,从光环境的视点出发,阐述了地下空间的室内环境表达、视知觉和消费者行为与光环境的关系,提出地下空间设计应考虑光环境以及照明设计的需要,努力营造更舒适、更有特点的商业氛围。  相似文献   

5.
医疗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便是为病人提供疗愈空间,而病房则是医疗建筑中占比最大,也是住院患者长期生活的空间,因此病房的天然光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病人的健康。为了在医院设计中营造健康疗愈的病房环境,结合参数化设计的手段建立参数模型来优化天然采光:将住院楼布局形态、护理单元布局、采光口尺寸等参数与采光效果建立对应关系,进行模拟采光分析,并以动态采光评价指标作为评判依据进行评价从而优化相关参数,提升采光效果。以实际项目——重庆智慧医院的优化设计为例,通过调整住院楼形态、采光口尺寸以及外遮阳板参数等相关要素,优化病房室内光环境,为患者营造健康疗愈的病房空间。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办公室光环境应该是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节能高效的光环境,它包括对天然光的充分利用,人工光的合理设置与控制,天然光与人工光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以及人工光环境对天然光环境的模拟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自然光环境的利用方法,VDT视觉环境设计要素,光环境的节能意识以及办公空间的新型照明方式的探讨,强调对光环境设计与人的感受和环境协调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大型综合医院为了满足高效医疗的功能,往往布局集中,体块敦实,缺乏足够的采光面。光与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天然光环境也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台州湾医院一期项目方案设计为例,选取患者使用最为频繁的三个空间:大厅及医疗街、门诊模块、病房,进行健康光环境的优化设计策略探讨,并建立参数模型模拟室内天然光环境,以动态采光指标为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空间类型,通过增加通高层数、拆分医疗街和诊疗模块、改变朝向等方式优化室内天然光环境,并计算优化比例,形成了“结合项目提出设计策略”——“建立参数模型量化分析”——“以数据论证设计策略”的综合医院的健康采光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海静  郑洁 《灯与照明》2012,36(3):9-11
办公建筑的室内环境对于它自身的使用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光环境对于人们在其中的工作生活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室内光环境,不但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对人们的用眼健康、心理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而天然采光作为一种低能耗的生态采光手段,不但能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室内采光要求,还能降低建筑的照明能耗。该文对建筑物天然采光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我国目前办公建筑天然采光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宿舍一般都采用单侧采光,这给室内的天然采光造成一定困难。以南京某高校学生宿舍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测量,对常见的4种类型宿舍建筑的室内天然光环境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宿舍室内整体天然光环境普遍不理想,其中外置式宿舍(卫生间放在采光窗侧)的采光情况最差。在分析和探讨调研所发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校学生宿舍天然光环境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屋顶采光是体育馆、展览馆、交通建筑等大空间建筑采光的优选方式。在屋顶上开设大面积的采光口是高效的采光方法,但太阳位置的不断变化使室内光环境难于稳定、照度分布难以均匀。本研究提出的连续布置光井式采光单元屋顶采光系统具有紧密排布的狭长腔体,天然光在其中多次反射后照明室内,这种机理有利于营造稳定、均匀的室内光环境。本文量化分析了采光单元光井系数、截面尺寸、表面反射率、朝向、分布密度等对于采光效果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作为大空间建筑屋顶采光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中有大量旧工业建筑被重新改造利用。由于工业厂房在建筑形式和采光模式上都较为特殊,当被改造成其他类型建筑后,其室内采光或多或少会产生各种问题。本文以南京一个较具代表性的旧工业厂房真实改造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研究团队自己研发的“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天然光视觉与非视觉效应耦合优化设计工具”,对改造后的办公空间进行基于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耦合优化采光研究,并提出了采光优化设计方案。此外,研究也显示出同时考虑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天然采光设计方案,与仅考虑视看效果的设计方案并不相同。由此可见,营造优质健康的天然光环境需要同时考虑视觉与非视觉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与现代建筑光环境的"宽敞明亮"绝然不同的是,在中国古建筑中,光环境通常以朦胧和含蓄为美。作为宗教建筑的雍和宫法轮殿,天然采光在建筑内部的作用不仅仅是满足人们视觉观察的需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宗教气氛的烘托。本文从法轮殿天然光环境的营造特点和手法出发,对其内部的天然光环境从照度和亮度分布两个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尝试在挖掘传统光文化的同时,对现代建筑照明设计理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居室天然光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当胶迫切的老龄化问题入手,在对老年人居室天然光环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条件下室内计算点照度和照度均匀性加以计算,提出了老年人居室适宜的照度标准,并就室内天然光环境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建筑空间进行充分的天然采光,既可以节省建筑能耗,又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近几年,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资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建筑师对于天然采光的节能潜力越来越关注。如何利用天然光以保证室内充分的采光照明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在分析绿色办公建筑光环境设计要点基础上,通过对国外先进的建筑天然采光方式的解析,为我国绿色办公建筑天然采光的优化设计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建筑物周围的树木会对建筑低层的室内采光造成很大影响。然而,作为一个形状和材质复杂多变的三维体,目前的计算机光模拟软件较难精确模拟出室外树木对室内光环境的影响。本文选择两款较为流行的计算机天然光模拟插件DIVA和Honeybee,通过实地测量与比较性研究,从静态和全年动态天然光模拟两方面探讨这两款插件在树木遮挡空间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该文将办公室天然采光与光生物效应相结合,通过分析在不同光气候、季节时段、采光口朝向、亮度水平的天然采光条件下,人眼瞳孔大小、主观感受等变化规律,研究在光生物效应作用下,天然光的光色(光谱分布)、光照强度(亮度)与人的视觉心理生理变化之间的关系,整理在不同光色下瞳孔变化与亮度水平函数关系式,以期能提出符合节能要求、有利于办公人员身心健康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空间采光环境方案,完善办公空间天然采光的健康模式,从而进一步促进绿色照明和健康照明。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建筑逐步向高质量发展,人们对个人空间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同一空间满足不同行为模式的个性化情景需求,是高品质建筑空间营造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以情景照明为手段,通过心理学实验方法,将客观止步距离与主观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标准,探究不同照明分布、光的颜色以及接近方式对个人空间与距离感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环境能够对距离和个人空间感知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光的色温以及接近方式是对空间和距离感知影响最大的因素,降低光环境的色温可以缩小个人空间的边界,使人可以接受更短的人际距离。本研究对营造多行为模式的个人空间光环境、提升整体建筑空间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公共建筑的室内情景照明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光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光影艺术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传统"道法自然"这一哲学理念与审美特色。尤其是江南园林中的经典代表苏州园林建筑,基于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和文化的双重影响,其室内光环境更是独具特色。本文选取苏州古典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厅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测量和定量分析,发现即使在苏州园林中以通透著称的四面厅,尽管室内光环境以阴翳为基调,但所测的传统园林建筑天然光照度值水平基本满足我国现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规定的住宅室内天然光照度值标准,在所测时间段内光照变化幅度较小平稳。而传统建筑中的檐廊或挑檐内的光环境对室内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在室内和院落两个差别巨大的亮度空间中起到过渡作用,其丰富多变的光影变化也为柔和平缓的室内光环境起到一定的调节,从而形成了不同于现代建筑的别具特色的天然光氛围。  相似文献   

19.
以实例的形式,在满足大开窗办公建筑室内空间照明需求的基础上,采用Relux对影响室内的天然采光特性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各个影响因素在室内天然光分布和节能中的影响,计算对比T5、LED、结合天然光的感应式LED单点控制照明系统的照明节能效果。数据显示,采用天然光智能控制的设计节能对大开窗办公空间系统整体节能中所发挥的实际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全国多地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在改善健康人居环境方面有了更多的紧迫感。11月26日-27日,主题为"科技创新,引领健康人居"的第七届中国健康住宅理论与实践国际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在健康住宅领域,除了建筑住宅、小区建设外,人们开始关注水质量的控制,空气质量的提升,健康光环境的营造,乃至健康烹饪习惯等全方面的厨房健康环境塑造。人们更注重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探讨如何融合创新,用科技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