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2例Ⅰ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22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分别随访29、26、9、6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肝胰联合移植可减少胰腺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治疗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2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1例高龄酒精性肝硬化终末期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施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施行同期原位肝-异位胰十二指肠联合移植,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2例胰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10天停用胰岛素,2例均分别于术后20、22 d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止血治疗后痊愈;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3天移植肝肾功能正常,术后第10天移植肝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后逆转;肝胰联合移植患者术后第5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4例患者分别随访29、26、9、6月,移植物功能均正常。结论 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是腹部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肝胰联合移植可减少胰腺的排斥反应,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肝、胰、肾一期联合移植一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H  Dou KF  Yang XJ  Qin WJ  Zhang G  Yu L  Kang FX  Chen SY  Xiong LZ  Song ZS  Liu ZC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4):2421-2424
目的 研究肝、胰、十二指肠及。肾脏一期联合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外科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月对1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了肝、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采用原位背驮式方法进行肝移植,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空肠内引流,移植肾脏置于左髂窝。应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免疫抑制,抗胸腺球蛋白(ATG)+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激素的四联免疫抑制。结果 移植肝脏及胰腺功能10d内恢复,。肾脏功能延迟恢复,于术后第16天因肾皮质血流突然下降,切除移植肾脏,进行第二次肾移植,肾功能3d恢复正常。无外科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目前移植肝、胰、。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原位背驮式及胰液空肠引流式肝、胰、十二指肠及肾同期联合移植的技术安全,是治疗肝硬化并发尿毒症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胰肾联合移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术后观察。方法:为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胰液肠内引流式胰十二指肠肾一期联合移植术。结果与结论:通过细致严密的临床观察,可早期发现移植胰血管检塞、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及肠瘘等术后并发症,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胰肾联合移植长期存活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提高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于1998-12/2000-01对5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施行了胰肾联合移植术,结果 5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8wk,23wk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一次,经抗排斥治疗后逆转,2例术后2wk发生纯红再障(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1例手术后第15日供胰动脉血栓形成,切除胰腺,经1a以上观察,4例患者健康存活,胰肾功能良好。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胰肾Ⅰ期联合移植术后胰腺排斥反应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肾Ⅰ期联合移植术后胰腺排斥反应的监测方法。方法 对称植胰外分泌液采用膀胱引流术式,使其直接注入膀胱尿液中,术后通过测定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糖、尿糖、血C肽等指标,判断移植胰功能状态。结果 5例病人中,3例术中后胰腺内外分泌及肾脏功能满意,尿淀粉酶在4314-9873苏氏单位之间,血糖为6.3-7.9mmol/L,C肽7.8-15.6μg/L之间,尿糖--++,未使用胰岛素,至今已分别生存20月、14月、11月。其余2例中,1例因排斥反应,术后第47天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另1例因脾动脉血栓形成,术后第33天切除移植的胰腺、但肾功能良好。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糖、尿糖、C肽测定以及细针穿刺活检等检查,是判断移植后胰腺排斥反应的常用方法与指标。  相似文献   

7.
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手术方法中有关问题。方法:采用原位低温灌注,整块切除的方法切取供胰。将供胰移植于病人的右侧髂窝,供肾移植于左侧髂窝,供体十二指肠与受者的膀胱侧侧吻合。结果:5例病人中,3例术后胰腺及肾脏功能满意,未使用胰岛素,进正常饮食, 血糖一直在正常范围,肾功能良好,至今已分别生存20月、14月、11月。其中2例中,1例因排排斥反应,于术后第47天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另1例因栓形成,于术后第33天切除移植胰腺,但肾功能良好。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I型糖尿病伴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胰肾联合移植是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正常胰腺,同时术后生理性调节胰岛素分泌,也是治疗糖尿病引起肾功能衰竭最有效的疗法之一.这是其它治疗目前所不能比拟的.近10余年国内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超过45岁高龄患者胰肾联合移植的治疗更具复杂性[1].我院自1998年12月中旬以来施行了5例胰肾联合移植,其中2例50岁以上患者术后出现罕见纯红细胞再障(Pure red cell aplasia, PRCA)并发症.现报告如下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术后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最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于2012年5月成功完成1例胰肾联合移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医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以来、病人的寿命虽得到延长、但难以始终保持血糖的稳定,且随着病程的增长,可发生致残,致命的并发症。病程>20年的IDDM病人50%可演变成严重的糖尿病肾病,304/0发生尿毒症。目前胰肾联合移植(PKC)是治疗IDDM并发尿毒症以及尿毒症合并有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其包括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和先作肾后作胰的胰肾二期联合移植(PAK)。至1995年底,全世界共有139个单位施行PKC6639例,最长存活者已超过15年。在大脏器移植中,胰腺移植仅次干肾、肝、心移植,居第4位,其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