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娜 《建筑创作》2009,(7):178-183
1977~1999年:改革开放与繁荣建筑创作 1.大批量建设住宅以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 居住建筑建设继建国以后沿用30年的每人4m^2的设计指标之后,对人均居住面积做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林娜 《建筑创作》2009,(10):140-143
2000年迄今.由于北京第29届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设需求.境外设计事务所大量涌入,特别是“海归派”的出现.为中国建筑创作缔造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3建筑创作的春天“文化大革命”期间 ,建筑工程部被撤消 ,建筑设计人员被下放。在一切“突出政治”的背景下 ,建筑创作出现了一些很荒谬的现象。如有些建筑柱子间距为3.8米 ,寓意“三八作风” ;柱高12.26米 ,隐喻领袖生日 ,等等。又如1977年建成的长沙火车站顶有一柄象征“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火炬 ,但火苗的指向却让设计者犯了难。因为指西绝对不行 ,向东又是“西风压倒东风” ,只好象一只向上的“朝天椒”了。一些建筑师也受到冲击。梁思成先生曾说过要争取工作到80岁 ,却历经磨难 ,于1972年故世 ,享年71岁。尽管…  相似文献   

4.
唐谦 《中外建筑》1999,(5):47-48
本文作者结合创作实践指出,要创作一个好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建筑作品,有3个基本途径:尊重环境,表现建筑的特定功能及建筑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建筑界特别是岭南建筑的发展作为背景,对广州市设计院进行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重点关注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机构发展及其建筑创作活动。对其这段发展阶段的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和充实岭南建筑研究的基础资料。并对广州市设计院的机构成长、设计制度发展,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贡献和影响等进行历史分析、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6.
孟建民 《建筑创作》2009,(11):192-193
我是一位年过50的建筑师,按经历.谈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建筑尚还勉强,但对中国建筑创作60年作述评确无资格。然而受《建筑创作》之约.请中国各大设计院总建筑师述评中国建筑60年,我不敢弃而不论搞特殊.仅以一已之见参与讨论了。  相似文献   

7.
地域建筑创作与建筑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艳 《华中建筑》2008,26(6):12-14
该文提出了建筑的地域性格,论述了地域建筑与自然、技术妁关系,最后提出地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体育建筑发展历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发展体育和兴建体育建筑。50多年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迈向现代化的进程。本文以时间为轴,结合实例,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和建设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何蕊 《建筑创作》2010,(1):21-22
<正>1月2009年1月16日,BIAD传专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新春座谈会,主题为"厉精更始携手共进"。2008年,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凭借其在奥运建筑宣传领域和BIAD院庆59周年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一举  相似文献   

10.
胡兴安 《城市建筑》2010,(11):11-12
<正>■胡兴安(以下简称胡):从新中国建立到现在已有61年,我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否谈谈您在多年的体育建筑创作中所一直秉承的设计理念。■魏敦山先生(以下简称魏):我多年来在体育建筑  相似文献   

11.
2000~2009年:多元共存 2000年迄今,由于北京第29届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建设需求,境外设计事务所大量涌入,特别是"海归派"的出现,为中国建筑创作缔造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此文是在杨永生先生为韩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建筑》杂志1995年12月中国建筑专号而写的《中国建筑界的精神食粮》一文基础上完成的,原文于1997年1月以笔名勇升发表于《南方建筑》杂志。  相似文献   

13.
赵敏 《建筑创作》2009,(8):152-162
如果说建筑是一部石头垒就的史书,那建筑师就是这部恢宏巨著的设计者。古往今来.长城、故宫、苏州园林、布达拉宫……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建筑.构成了中国的形象。而这些建筑背后的建筑师是谁?他们有怎样的经历?可能大多数人都不十分了解。  相似文献   

14.
金磊 《建筑创作》2009,(9):132-144
回溯新中国建筑设计及建筑学理论研究60年的历程,既经历了创建、发展和辉煌,也经历了顿挫、困境与危机。"建筑中国60年"系列丛书从策划、编撰到出版的两年间是《建筑创作》杂志社团队不懈追求、理清历史史实、揭示事件内涵、把握作品评析要点的过程。为此本丛书力诫当下文化的"浮躁"病症,每一位作者力求用独特而深刻的历史批判视点,在展示中国建筑60年学术成就及优秀作品的同时,还坚守文化态度和积极探索真理的精神,努力反映出新中国一代代建筑学人们求真务实的学术品质。我以为"建筑中国60年"系列丛书的宗旨:要让新中国60年建筑的经典作品不仅仅真正成为一种思想和精神财富,更要引发出一系列真切的反省及总结机制,本丛书的"建筑中国"一词凸显新中国大厦奠基与新中国建筑作品建设过程这双重含义,前者具有宏观精神,后者更体现扎实的工程意义。作为一部志向于以建筑的名义向新中国60年华诞致敬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它已不再是一套具有某些个人情绪的建筑师随笔类"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建筑中国60年"历程中的记忆、作品、语言、文字、图片等精神财富的"大书",从中不仅能读到建筑随时代变迁的发展史,更能成为珍贵的建筑设计学在理念与信息上的"教科书",因为其中闪现着一代代建筑师在艰难中奋进且不无坎坷的身影,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中国60年"系列就是希望用"全集"呈现60载中国建筑的文化创造。  相似文献   

15.
邵韦平  韩慧卿 《建筑创作》2009,(11):194-199
中国正处于一个不平凡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以及伴随而来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传统观念、商业环境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个人心理状态这一切.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由于建筑活动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建筑学专业也随着我们社会的进步正在发生着深刻长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1991年5月建设部颁发了《推进建设事业科技进步政策要点》,明确提出,当前建设科技进步的目标和工作重点是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提高工程质量及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5月建设部,人事部联合召开大会,向首批100名监理工程师颁发了  相似文献   

17.
李沉 《建筑创作》2009,(1):159-161
1949年 5月22日北平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 7月天津市成立了第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天津营造服务社。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23日,建设部颁发《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4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梁思成先生诞辰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同时,首届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梁思成纪念馆构思方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该展体现了中国实验性建筑设计的状况和对城市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李沉 《建筑创作》2009,(2):169-172
1966年 2月1日国家建委批转建筑工程部《关于住宅、宿舍建筑标准的意见》.指出:非生产性建设.要发扬延安作风.贯彻“干打垒”精神.适当降低民用建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