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衰变产生的X射线和俄歇电子数据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衰变过程中,内转换电子发射和电子俘获能在原子电子壳层内留下空穴.其他原子电子壳层的电子将填补这些空穴,其原子电子位置将重排,并发射X射线和俄歇电子.X射线和俄歇电子的能量由原子电子结合能计算得到,X射线和俄歇电子的强度分别由内转换电子发射和电子俘获在原子电子壳层内留下的空穴数,X射线荧光产额,和空穴转移系数计算得到.本文简要介绍核衰变产生的X射线和俄歇电子数据的计算方法、计算程序与工作流程,并以核衰变为例说明其具体应用和简要讨论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利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磁谱仪测量了90Sr~90Y放射源的β衰变能谱.得到的能谱和普遍的口衰变能谱相似;得到的口射线最大能量与平均能量比值和文献中给出的一些放射源的比值接近,这些都说明了该实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运用库里厄(Kurie)图,研究了此放射源的β衰变能谱,得到的跃迁性质和能级自旋宇称与此放射源已有的数据相吻合,说明在近代物理实验中能够利用磁谱仪测量原子核的β衰变能谱、研究原子核的跃迁性质和能级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3.
张瑞云  李维 《物理通报》2020,(3):118-122
有关中微子的研究是现在物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曾多次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这一切的起源却应归功于β衰变连续能谱的证实,β衰变连续能谱曾是困扰物理学界20多年的谜题,为了揭示这一谜题埃利斯和伍斯特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然而他们的贡献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用高能物理研究所直线加速器提供的35.5MeV质子轰击浓缩氖靶,得到了20Na的β延迟α衰变谱,在谱中0.78MeV处观察到一个新峰,由粒子鉴别、粒子能谱和寿命测量确信,它是来自20Na的β延迟α衰变中首次被观察到的低能α衰变道.  相似文献   

5.
使用在线同位素分离器及快带传输系统研究了缺中子稀土核137Eu的衰变性质,测量了A=137核的γ、X单谱及γ-X、γ-γ符合谱,得到了137Eu核的半衰期为9.8s,并观测到了137Eu的一条能量为209.0keV的衰变γ线. The decay properties of neutron-deficient rare earth nucleus 137Eu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on-line isotope separator combined with rapid tape transport system.The products were produced by 190 MeV 36Ar bombarding on Pd target via natPd (36Ar, pxn)137Eu reactions. γ, X singles and γ-X, γ-γ coincidence spectra of the nuclei with A=137 were measured. The half-life of 137Eu is obtained to be 9. 8 s. A γ-ray with energy of 209. 0 keV for 137Eu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6.
原子核的β衰变是指原子核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电子而进行的转变。对β衰变强度Sβ(E)的精确测量,对探索不稳定原子核的结构、揭秘恒星核合成过程、验证β衰变理论等方面均存在着重要意义。实验上,为了测量β衰变强度,一种方法是利用β-γ符合测量或者全吸收谱仪对β衰变产物进行直接测量,这种方法可以给出子核在Qβ窗口内的衰变信息。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在中等能区(100~400 MeV/u)进行的电荷交换反应,如(p,n)或(3He,t),通过微分截面的高精度测量获得子核的β衰变强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子核在Qβ窗外的衰变强度,但是对束流强度有较高的要求,尚无法系统研究产额较低的不稳定原子核。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对不稳定核素的电荷交换反应总截面进行系统测量,结合核反应理论,这种方法有望约束不稳定核素在质子发射阈下的Gamow-Teller跃迁的总强度。最后简要介绍了已开展和计划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丁晓彬  董晨钟 《物理学报》2004,53(8):2490-2496
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基础上,通过系统考 虑电子关联效应和由于内壳层电子激发而导致的电子自旋-轨道波函数的弛豫效应,详细研究了Cs Ⅳ离子的4d内壳层电子激发组态4d95s25p5、辐射末态4d105s25p4及Auger末态4d105s25p3和4d105s15p4的能级结构及各种可能的辐射和Auger衰变过程.获得了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和相关的半经 验准相对论组态相互作用计算结果相符的辐射跃迁能、振子强度以及线宽,预言了4d95s25p5态的以Auger衰变为主的 Auger电子谱的特 关键词: 内壳层激发态 辐射衰变 Auger衰变  相似文献   

8.
Ni27+离子Ka和Kβ型衰变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HFR波函数对低密度类氢Ni27+等离子体与电子相互作用的KLn和KMn共振激发的双电子复合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理论计算研究.根据可能的重要辐射衰变通道,分析了Ni27+等离子体Ka型和Kβ型辐射衰变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随旁观电子主量子数n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1与电子温度的变化行为,计算了Ni27+等离子体双电子复合过程的总速率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Ka型和Kβ型辐射衰变的分支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与旁观电子主量子数n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1有重要关系,前者的分支速率系数远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许昌  任中洲 《中国物理 C》2004,28(5):502-506
发展了α结团模型并用于研究满壳层(Z=82,N=126)附近的禁戒α衰变,对实验新观测到的天然α放射性核素209Bi以及N=127同中子素链(Po—U)的α衰变寿命进行了计算,理论结果和实验数据能够很好地符合,验证了α结团模型对禁戒α衰变的适用性.通过引入随质子数变化的α粒子预形成几率公式,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α结团模型.  相似文献   

10.
γ跃迁多极混合比和内转换系数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梅 《中国物理 C》1993,17(10):955-958
简要地描述了,由实验测量某些一壳层内转换系数计算其多极混合比δ和K、L、M、N、O壳内转换系数αK、αL、αM、αN+O及总内转换系数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β衰变的研究是一个探究物质深层物理原理的过程.它始于β放射性的研究,引导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开始从原子深入到原子核内部.其能谱的测量,导致了泡利的中微子假设.在此基础上,费米第一次提出了关于β衰变的唯象理论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概念.此后发展出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理论,使得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核子内部,促进了电弱统一理论的发展,最终促成了标准模型的完成.文章回顾了β衰变这一横亘整个20世纪的重要物理学事件,对β衰变的研究历史中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对理解现代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的建立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秦立国  田立君  吴士超 《物理学报》2016,65(2):20201-020201
Yangian代数是超出李代数更大的无穷维代数,是研究非线性量子完全可积系统的新对称特性的有力数学工具.基于介子态中夸克-味su(3)对称性和Yangian代数生成元的跃迁特性,本文研究了Yangian代数Y(su(3))生成元在三种正反介子态(π~±,K~±,K~0和K~0)各自组成的三种混合介子态(π,K和K_i~0)衰变中的作用.将Y(su(3))代数的八个生成元(I~±,U~±,V~±,I~3和I~8)作为跃迁算子,作用在混合介子态上,研究其可能的衰变道,以及衰变前后纠缠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李代数范围内的生成元I~3和I~8作用下,三种混合介子态衰变后组成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其中混合介子态π在I~8作用下衰变前后纠缠无变化,其他衰变纠缠度发生了变化;2)在其他的六个(I~±,U~±和V~±)超出李代数的生成元的作用下,三种混合介子态衰变前后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其中两个衰变后变成单态,纠缠度为零;两个衰变不存在;剩余两个衰变后纠缠度发生了变化,此外在带电(K)和中性(K_I~0)两类K型混合介子态的六种可能的衰变中,两种类型的末态的纠缠度两两相同;3)三种混合介子态之间可以通过I~±,U~±和V~±算子循环转化,具有明显的对称性.本文从具有的对称性上提供了一种探索混合介子态可能衰变的方法,并且可以用此方法去预测可能的未知衰变粒子和解释己测得的衰变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上,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产生、分离和鉴别了同位旋第三分量TZ=?2的近质子滴线核28 S,并通过使用包括双面硅条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在内的探测阵列,开展了28 S的β延迟γ衰变测量.实验准确测量了28 S衰变中的5条β延迟γ射线,得到了子核28 P相应能级的能量.首次提取出了β衰变布居到28P低激...  相似文献   

14.
用14MeV中子轰击天然镱靶,通过176Yb(n,2p)反应产生了新核素175Er的活性.由于丰中子核175Er衰变γ跃迁有较大的内转换系数,因而伴随其衰变产生了较强子核Tm的特征X射线,因此,本工作借助于X-γ-t,γ-γ-t符合测量技术并结合对反应道的分析,成功地从复杂反应产物中鉴别出稀土新丰中子同位素175Er的活性,并首次建议了该核素的部分衰纲图.  相似文献   

15.
陈泽  张小平  杨洪应  郑强  陈娜娜  支启军 《物理学报》2014,63(16):162301-162301
利用提出的远离稳定线附近的原子核β-衰变寿命的指数规律理论计算公式,对N=82附近快中子过程中等待点核素的β-衰变寿命进行了理论计算,比较了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与最新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并加以讨论.研究表明,相对于理论复杂和计算时间长的微观理论计算而言,利用考虑壳效应的远离稳定线的原子核β-衰变寿命指数规律理论计算公式能较快且准确地得出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等待点核素的β-衰变寿命.这能为R过程核素合成网络计算研究提供有效可靠的重要物理输入,并对今后天体中核素的合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使用壳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丰中子氮同位素的β ̄衰变,并对其衰变子核18,19,20,210的能级结构性质给出理论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研究了18,19,20N核的Gamow-Teller允许型β ̄衰变的特性,对与近期实验观测不一致之处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预言了21N的β ̄衰变及其子核高激发态的能级结构性质.这些计算将对氮同位素的实验研究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牟致栋  魏琦瑛 《物理学报》2007,56(3):1358-1364
用HFR波函数对低密度类氢Ni27+等离子体与电子相互作用的KLn和KMn共振激发的双电子复合过程进行了细致的理论计算研究.根据可能的重要辐射衰变通道,分析了Ni27+等离子体Kα 型和Kβ 型辐射衰变的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随旁观电子主量子数n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与电子温度的变化行为,计算了Ni27+等离子体双电子复合过程的总速率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密度条件下,Kα 型和Kβ型辐射衰变的分支双电子复合速率系数与旁观电子主量子数n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有重要关系,前者的分支速率系数远大于后者. 关键词: 27+离子')" href="#">Ni27+离子 Kα型和Kβ型辐射衰变')" href="#">Kα型和Kβ型辐射衰变 双电子复合 速率系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色散关系方法,假设普适V-A弱相互作用和奇异矢量流不守恒,从而对形状因子f_0,f_1的色散关系进行一次减去,计算了K_(μ3)~+、K_(e3)~+衰变中的π~0能谱,K_(μ3)~+衰变中的μ~+能谱和μ~+的纵向极化。计算中只考虑了K_1~*(m_*=888MeV)中间态对色散积分的贡献。参数σ取为+2.1的结果和实验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放弃奇异矢量流部分守恒假设与实验符合的程度比保持这一假设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质子衰变的基本原理,综述了质子衰变实验研究的现状. The principle of proton radioactivity i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tatus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proton radioactivity is reviewed.   相似文献   

20.
基于SU(3)对称性研究了χc0的遍举多体衰变χc0→B(-B)MM(B重子,M介子),通过同位旋耦合常数构造了χc0→B(-B)→B(-B)MM衰变的跃迁振幅.基于这些跃迁振幅,发现N*共振态对χc0→B(-B)ππ的贡献相对较大,这个衰变道可以在实验上用来研究N*共振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