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4月7日,江苏省地质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处处长崔德庚,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晓军,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朱士鹏等出席了会议。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江苏省地勘局、江苏华东有色地勘局、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地调院、建材江苏总队以及中石化江苏地质勘查院代表参加了大会。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晓军代表学会作了讲话。朱士鹏首先代表地质学会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江苏省地质学会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委员会的批复”…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地矿厅于 2 0 0 0年 9月 2 8日~ 2 9日在南京对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提交的《江苏省 1∶5万房村幅、双沟幅区调最终成果》组织了最终验收。参加验收的专家分别来自江苏省地矿厅、江苏省地调院、中国地调局华东地区项目办公室。评委及与会人员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及对成果资料的认真阅读、审查和讨论 ,认为该成果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在调查工作中运用了新技术、新观点 ,并有了新的发现。最终提交的图件、说明书和联测报告 ,资料翔实可靠 ,报告内容齐全、简明扼要。该成果提高了徐州东南部省界地区的地质研究程度 ,是我省苏北地区一份较优…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17日,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本刊主编陈梦熊在考察了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科技资料情报中心后,决定将自己一生珍藏的著作和史料捐赠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这些著作和史料包括:科技资料、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地调院是中国地调局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试点单位之一。为了做好试点工作 ,院领导统一认识 ,精心组织 ,成立了一个以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为主编 ,若干名具丰富实践和管理业绩的老、中、青技术骨干三结合的编写小组。通过编写小组辛勤的工作和各部门的配合、支持 ,圆满地完成了体系文件的编写任务 ,并通过了中国地调局质量处组织的文件初审。2 0 0 0年 11月 31日 ,江苏省地调院正式颁布了江苏省地调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并从 2 0 0 0年 12月 1日起开始试运行。为地调院系统中首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项目实施单位 ,开创了地质调查项…  相似文献   

5.
周晓丹 《地质学刊》2006,30(2):105-105
2006年4月22日是第37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4月21日,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举办纪念第37个“世界地球日”记者座谈会。来自新华社江苏分社、新华日报、江苏电视台、江苏广播电台、扬子晚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出席座谈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吴震强首先向与会新闻单位介绍了近年来江苏省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通报了江苏地质工作重要成果。座谈会上,江苏省地调院总工程师张登明就院承担的“江苏省地热资源调查与开发应用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6.
赵立鸿 《地质学刊》2005,29(2):81-81
由江苏省地调院承担的“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数据汇总与管理系统开发”项目于2005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通过中国地调局组织的成果审查验收,被评为优秀级。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16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冯经明、副局长陈华文陪同下,视察了上海地矿工程勘察院(工勘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调院),听取了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汇报,对城市地质、地面沉降防治、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地勘队伍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工勘院及地调院党政班子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28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地质博物馆一期改造工程竣工开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当日也正式挂牌成立。省级地调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全国尚属首家。江苏省副省长李全林为博物馆改造竣工开放剪彩并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揭牌。参加仪式的还有国际地科联主席张  相似文献   

9.
郝社锋 《地质学刊》2006,30(4):F0004-F0004
2006年10月28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地质博物馆一期改造工程竣工开放,博士生科研工作站当日也正式挂牌成立。省级地调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和站,在全国尚属首家。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刊》2008,32(3):F0002-F0002
2008年8月15日~21日,为期一周的省地调院青年技术人员地质业务培训班顺利举行。本次培训活动分重点在野外实地考察。以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新参加工作人员为主体的33名青年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刘聪出席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省地调院院长袁晓军作动员讲话。开班仪式由省地调院党委书记胡柏祥主持。  相似文献   

11.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辽宁省地质调查院江苏省地质调查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河南省地质调查院贵州省地质调查院个人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胡凤翔辽宁省地质调查院杨占兴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刘建民江苏省地质调查院王浩安徽省地质调查院王华明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曾钦旺广西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罗允义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廖莉平河南省有色地矿局勘查院张瑜麟西北有色地勘局勘查院刘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顾德林光荣榜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5日—7日,由新疆地质调查院主持的《天山—北山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综合研究》项目实施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翼龙大酒店举行。会议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西北项目办、新疆地调院等有关单位领导大力支持和与会各单位的积极参与下,达到了预期目的。中国地调局资源评价部、发展中心、西北项目办、新疆地调院、甘肃地调院、内蒙古地调院、沈阳地矿所、西安地矿所、造山带研究中心、地科院矿床所、长安大学、新疆鑫汇地质矿业公司、新疆有色地矿勘查院、冶金西北地勘局地质勘查开发院等14个单位的领导及带内部分项目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2月 ,受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委托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了《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 0 0 0年~ 2 0 10年 )》(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省国土资源厅和地调院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编制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 ,《规划》于 2 0 0 2年 11月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 (  相似文献   

14.
<正>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李俊建、刘新秒等编译完成的《蒙古地质矿产研究进展》一书近日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约51万字,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蒙合作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工作组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蒙古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中国地质工作者更方便地使用蒙古的地质矿产资料,由中方项目负责人李俊建博士从蒙古地调局和蒙方项目组蒙古科学院O.Tomurtogoo院士、D.Orolmaa博士推荐的一批文献资料中,选择了31篇代表性论文,组织以天津地调中心矿产资源调查院、境外勘查院和物化探院的青年科技人员为主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亲地调院的组建背景、组建过程以及目前地调院的基本概况,江苏地调院虽是省国土资源厅的直属事业单位,但采用的是企业化管理模式,其内部运作机制是将预算内地质工作与开发经营工作实行分体运作和分类管理,努力营造内部竞争机制,使地质工作与开发经营工作互相协调,共同发展,成为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6.
徐玉琳 《地质学刊》2004,28(2):99-99
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持召开的“全国2002年~2003年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成果验收会于2004年5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环境司陶庆法副司长、中国地调局张作辰处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领导以及28个省(市)国土资源厅、地调院和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人共76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到省地科院作了题为“漫话地球三极”的学术报告,山东省地调院、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及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科技人员12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18.
郝社锋  王旭艳  蒋艳 《地质学刊》2007,31(4):F0002-F0002
2007年9月28日上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地调院隆重举行南京地质博物馆扩建工程开工典礼,标志着南京地质博物馆扩建工程迈入了实质性阶段。江苏省副省长李全林应邀出席开工典礼并为扩建工程奠基。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陶培荣出席开工典礼并致辞。南京市副市长陆冰以及省、市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新华日报、江苏卫视、中国国土资源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也应邀出席开工庆典仪式。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维兴主持开工典礼。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陶培荣在致辞时指出,南京地质博物馆所在的珠江路700号,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发祥地。始建于1935年的南…  相似文献   

19.
苗培森 《地层学杂志》2004,28(4):359-359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调中心、内蒙古地质调查院、吉林大学和全国地层委员会组织的《包头一满都拉地质走廊现场考察与讨论会》于2004年7月10日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沈阳地调中心、宜昌地调中心、地科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黑龙江等地调院,  相似文献   

20.
<正>旗那矿床位于新疆且末县吐拉牧场往东30 km处,地处青藏高原北缘,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它是我国西部地质矿产研究程度较低的地区。解放前基本未做过地质工作,2000年~2003年广西地调院进行了1︰25万区调,大致查明了该区地质特征;2008年至今四川省核工业地调院对矿区进行普查评价,大致查明了矿体的分布、资源量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