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KDN-04型定氮仪测定氨氮含量的最佳优化条件,并应用优化条件准确测定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实验考虑了影响凯氏定氮法的主要因素:消化时间、消化硫酸加入量、氢氧化钠用量和硼酸浓度等。利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优化实验研究手段,得出实验最优方案。并以此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消化时间为80min、硫酸用量为10mL,氢氧化钠的量为40mL,硼酸的百分含量为3%时,为实验最佳条件。选取脱脂牛奶为样品,凯氏定氮法测得结果为3.44g/100mL,对照双缩脲光度法测定数据,实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热处理法处理水性油墨废水混凝污泥,比较了分别以NS-1(自制)、聚合氯化铝(PAC)、Al2(SO4)3、Fe Cl3为混凝剂的污泥脱水效果,其中NS-1作为混凝剂脱水效果最佳,Fe Cl3和Al2(SO4)3次之,PAC作为混凝剂脱水效果最差。处理废水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NS-1为混凝剂,热处理温度65℃,时间6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污泥比阻(SRF)约为1.1×107 s2/g,泥饼含水率降至55.13%,脱出水的COD去除率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3.
D-HPG废水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对羟基苯甘氨酸制药废水 COD高 ,成分复杂。采用 Fe粉及 Fenton试剂预处理 ,COD总去除率高达98%以上。小试确定了 Fe粉加入量为 14 0 g/ L、曝气时间为 7h、Fenton法预处理 D- HPG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 :H2 O2 质量浓度为 2 1.5 g/ L,Fe SO4 质量浓度为 3.8g/ L,氧化时间为 4 h,p H为 5  相似文献   

4.
杨玉荣  吴品  郭然  张凌 《广州化工》2012,40(14):124-125,159
以CuSO4代替Ag2SO4作催化剂,对模拟废水及实际废水进行COD测定。分别考察了CuSO4的用量、H2SO4的用量、消解时间等因素对COD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样5 mL、浓度为55 g/L的CuSO4溶液投加量为1 mL、H2SO4用量5 mL、消解液用量5 mL、消解时间为8 min时,获得了与国家标准法相近的测定结果。说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作废水COD的测定,采用廉价的CuSO4代替昂贵的Ag2SO4作催化剂能大大降低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5.
曹坎涛 《河北化工》2011,34(10):26-27
应用消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定氮测定蛋白质含量。该法较常规凯氏定氮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且所用消化设备简便、常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姚炜婷  邓杰帆 《广东化工》2013,(15):239-240,238
为研究催化剂对超声污泥好氧消化的作用,采用最佳参数28 kHz,声能密度0.1 W/mL和不同超声时间下,对投加4种催化剂(10g煤粉、20 g煤粉、CaCl2、CaO)的污泥进行预处理(简称催化污泥),研究了消化过程中COD、TP、NH3-H、pH的变化趋势,同时与未投加催化剂污泥(简称空白)作对照。结果表明,在最佳超声波条件下,煤粉作为催化剂对消化污泥的COD释放有促进作用,并与煤粉使用量成正比;煤粉和CaCl2作为催化剂对消化污泥的pH影响、TP以及NH3-N的释放作用不大;CaO对消化污泥的pH的影响、COD、NH3-N和TP的释放促进作用明显,污泥呈碱性;4种催化剂中,CaO作为催化剂促进消化污泥裂解效果最明显,CaCl2的催化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彭富昌 《应用化工》2015,(3):531-532,536
用精制硅藻土作载体、V2O5胶体为钒源、K2SO4和硫磺粉为助剂,制备负载型纳米V2O5催化剂,探讨了V2O5用量、K2SO4用量、硫磺用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2O5用量影响非常显著,硫磺粉用量和焙烧温度影响较为显著,K2SO4用量为10%~16%时影响不明显。催化剂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藻土∶V2O5∶K2SO4∶硫磺粉=100∶7∶16∶7(质量比),焙烧温度800℃。  相似文献   

8.
以Zr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热-热重(TG-DTA)、X射线衍射(XRD)、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FTIR)和N2吸附比表面积(BET)表征分析;TGDTA结果表明,焙烧温度高于600℃,负载的硫酸根离子开始分解,催化剂焙烧温度不宜超过600℃;Py-FTIR结果证实,SO2-4/ZrO2主要提供的是L酸中心。以噻吩/石油醚体系为模型化合物、K2FeO4为氧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氧化剂用量对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噻吩/石油醚模拟油20mL、反应温度30℃、SO2-4/ZrO2用量0.2g、反应时间60min,K2FeO4用量0.2g最佳氧化脱硫条件下,经萃取后脱硫率最大可达85.65%。  相似文献   

9.
用精制硅藻土作载体、V2O5胶体为钒源、K2SO4和硫磺粉为助剂,制备负载型纳米V2O5催化剂,探讨了V2O5用量、K2SO4用量、硫磺用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V2O5用量影响非常显著,硫磺粉用量和焙烧温度影响较为显著,K2SO4用量为10%16%时影响不明显。催化剂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藻土∶V2O5∶K2SO4∶硫磺粉=100∶7∶16∶7(质量比),焙烧温度800℃。  相似文献   

10.
用(NH4)2SO4·Fe2(SO4)3·24H2O直接焙烧的方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2-4/Fe2O3,并催化合成了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固体酸催化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实验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最佳焙烧时间为4h.当催化剂用量为2g,乙酸、异戊醇物质的量的比为2.61,回流时间2h时,乙酸转化率为76.6%.  相似文献   

11.
梁俊锋  訾俊峰 《广州化工》2010,38(8):142-144
在连续搅拌和分水条件下,研究了复合硫酸盐(Fe2(SO4)3-K2SO4)催化乙酸与正丁醇的反应。通过正交实验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优条件是:固定乙酸用量0.10mol,催化剂用量1.50g,醇酸物质的量比1.8∶1,反应时间2h,乙酸正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8.4%;另外,该催化剂具有制备方便,催化活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石俊青  李志林  张少卿 《广州化工》2013,(20):75-77,115
以硫酸氧钛、氧化钙、硫酸铁为原料,采用沉淀水解法制备掺铁CaSO4/TiO2复合粉体,并用XRD、IR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沉淀时pH值、掺铁量、煅烧温度、光照时间对光催化降解活性大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制备时沉淀pH=9,掺铁量为2%,煅烧温度为600℃时,4g/L的复合粉体在紫外灯下照射3h,其对活性大红的降解率达到97.5%。  相似文献   

13.
为寻求丙酸丁酯的绿色合成方法,以煤基活性炭负载Ce2(SO4)3催化合成丙酸丁酯,用正交实验法,考察醇酸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3个因素对丙酸丁酯酯化率的影响,获得了最适宜合成条件:醇酸比1.4:1,催化剂用量0.6g,反应时间40min。此时,酯化率可达97%以上。结果表明:煤基性炭负载Ce2(SO4),对丙酸丁酯的合成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二溴硝基偶氮胂催化动力学测定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京华  张恩菊 《化学世界》2001,42(2):63-64,78
研究了痕量铁对高碘酸钾氧化二溴硝基偶氮胂的催化作用 ,发现其在硫酸介质中具有高灵敏的反应 ,建立了一种新的催化动力学测定铁的方法 ,其线性范围为 0~ 0 .1 5μg/ 2 5cm3,检出限为2 .4× 1 0 -10 g/ cm3,可用于测定食品中的铁。  相似文献   

15.
松木粉制备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种廉价的农林废弃物——松木粉为原料,首先经过炭化和活化处理,制备活性炭,再通过苯磺酸重氮盐还原法处理活性炭引入磺酸基团(—SO3H),从而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AC-SO3H)。其比表面积达到 1364 m2/g,磺酸基密度为 1.36 mmol/g。以乙酸的酯化反应考察了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与Amberlyst-15、Nafion NR50以及Nafion SAC-13等几种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仅略低于Amberlyst-15,高于Nafion NR50和Nafion SAC-13,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成本也远远低于Nafion NR50和Nafion SAC-13。研究结果表明,以松木粉为原料,通过炭化、活化和磺化处理能够得到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以一种廉价的农林废弃物——松木粉为原料,首先经过炭化和活化处理,制备活性炭,再通过苯磺酸重氮盐还原法处理活性炭引入磺酸基团(—SO3H),从而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AC-SO3H)。其比表面积达到1364 m2/g,磺酸基密度为1.36 mmol/g。以乙酸的酯化反应考察了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与Amberlyst-15、Nafion NR50以及Nafion SAC-13等几种固体酸催化剂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仅略低于Amberlyst-15,高于Nafion NR50和Nafion SAC-13,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成本也远远低于Nafion NR50和NafionSAC-13。研究结果表明,以松木粉为原料,通过炭化、活化和磺化处理能够得到性能优异且成本低廉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SO_4~(2-)/TiO_2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于世涛  宋湛谦 《化学世界》2000,41(8):408-411,403
将几种 SO2 -4 /Mx Oy 型固体超强酸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反应 ,其中 ,SO2 -4 /Ti O2 、SO2 -4 /Zr O2 、SO2 -4 /Sn O2 和 SO2 -4 /Fe2 O3 均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 ;以催化活性最高的 SO2 -4 /Ti O2 为代表 ,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乙酸松油酯选择性的影响 ;探讨了 SO2 -4 /Ti O2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活性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e(SO4)2催化乙二醇与环己酮、丁酮、丙酮、丙醛、丁醛、异丁醛、戊醛、异戊醛、正己醛、正辛醛、苯甲醛等10余种醛(酮)的缩合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醛(酮)与醇的配比、KHSO4用量等因素对醛(酮)与醇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醛(酮)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为l:1.2,催化剂用量为1mol醛(酮)1.0g,反应2.0h,选择性一般在98%以上,转化率在92%以上。Ce(SO4)2对醛(酮)与醇的缩合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苯酐和乙醇为原料,用SO42-/SiO2,SO42-/TiO2,SO24-/SnO2,SO24-/BOx-POy及活性炭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考察了固体酸催化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用量、醇酐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DEP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优化工艺操作条件为:苯酐14.8 g,固体酸催化剂SO42-/BOx-POy3.0 g,醇酐比4∶1,带水剂环己烷21 mL,反应时间8 h,产品收率达64%以上。且固体酸催化活性较高,分离方便,重复使用性高,可望代替浓硫酸作催化剂合用于DEP的合成。  相似文献   

20.
Ti(SO_4)_2/SiO_2催化合成油酸正丁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考察了 Ti(SO4 ) 2 /Si O2 在油酸丁酯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对影响酯化的条件进行了优化 ,优化条件如下 :0 .2 g Ti(SO4 ) 2 /g Si O2 ,油酸 0 .1 mol,丁醇 0 .2 mol,催化剂 1 g,反应温度 1 40°C,反应时间 6 0 min。优化条件下 ,油酸的酯化率 98%,收率 9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