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减少或消除钢包合金化处理站精炼过程中的包盖结渣现象,对精炼处理前后的包渣粘度进行了调研。用来调节包渣粘度的添加剂包括CaO-CaF2(CaO/CaF2质量比1:1)、CaO-B2O3(CaO/B2O3质量比1:1)和LiO2。对添加剂降低包渣粘度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用旋转量简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合金化精炼处理包渣的粘度非常高,处理后的粘度更高,这是包渣粘在包盖上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不烧镁钙砖的抗精炼炉渣侵蚀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精炼钢包对镁钙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感应炉抗渣实验研究了不同精炼渣系(CaO-SiO2和CaO-Al2O3)对不同组成的树脂结合不烧镁钙(MgO-CaO)砖侵蚀的影响,并借助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熔渣熔蚀、渗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CaO-SiO2渣,随着砖中Ca0含量的增加,砖的抗渣蚀能力增强,而CaO-Al2O3渣却恰好相反;无论对哪一种渣,熔渣的渗透深度都随着砖中CaO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RH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t钢包RH精炼装置为原型建立了1∶5水模型,分析了实际工艺条件下RH上升管吹气量对卷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升管吹起量为120m3/h时,发生平稳、均匀的卷渣,有利于钢渣反应,根据水模型结果在RH上进行了试验,并通过系统取样,采用金相显微镜、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比研究了用和不用预熔渣处理的无取向硅钢在精炼过程的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分布以及夹杂物的类型演变情况。经过定量比较发现,在有预熔渣的情况下,RH真空处理后,钢中Al2O3夹杂物变性为CaO-MgO-A12O3的复合夹杂物,并且夹杂物数量和尺寸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4.
LF预熔精炼渣成分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钢包炉(LF)用预熔精炼渣的优化方案,分析了CaO-Al2O3-MgO-BaO-SiO2预熔精炼渣系中各组分对该渣熔点、熔化时间以及脱硫能力的影响程度,得到了低熔点、低粘度、冶金效果好的渣系.得出预熔精炼渣的熔点、熔化时间受到碱度、氧化铝质量分数和萤石质量分数的综合影响,且渣的熔点不随Mg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急剧增高.通过实验得到了LF用预熔渣的最优渣系,该渣系在天津钢管公司LF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平均脱硫率由原来的71%上升到89%.  相似文献   

5.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非均相脱磷剂中固体CaO在3CaO·P2O5-2CaO·SiO2(C2S-C3P)饱和熔渣中的溶解及反应机理,采用静态浸入法和旋转圆柱法研究固体CaO在C2S-C3P饱和CaO-SiO2-FetO-P2O5(10%)渣中的溶解行为,运用FESEM/BSED EDS对固体CaO和熔渣界面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固体CaO与C2S-C3P饱和熔渣间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加强对熔池的搅拌,能够加快固体CaO在熔渣中的侵蚀速度和溶解速度;发现了固体CaO在饱和熔渣中的溶解数量受熔渣中FeO通过边界层向固体内部渗透深度的影响,FeO渗透深度越深,溶解越多;固体CaO先与熔渣中的硅和磷反应生成磷含量低的C2S-C3P固溶体,待一段时间后,最终生成磷含量高的Ca5(PO4)2SiO4。  相似文献   

6.
活性石灰在钢水精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华财  魏运波  黄健 《炼钢》2004,20(1):30-32
介绍了在钢水精炼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石灰和萤石,提高精炼钢水顶渣的碱度,降低熔渣的熔点,改善熔渣的流动性。消除钢包内衬结渣挂渣、顶渣结壳的现象,以及AHF浸渍罩、RH上升管和下降管结渣上涨的现象。同时钢水精炼添加活性石灰后,有一定的脱硫和吸附一定量钢中夹杂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添加示踪剂研究CAS OB的精炼过程和连铸过程以及板坯钢样夹杂物来源。结果表明,精炼过程和钙处理后的钢中显微夹杂物均含有钢包渣示踪元素镧;中间包钢样中的显微夹杂物同时含有镧和中间包示踪元素铈;板坯中的显微夹杂物含有镧、铈、钾、钠中的几种,说明钢液脱氧产物与钢包渣、中间包覆盖剂、结晶器保护渣均产生了反应。板坯中大型夹杂物主要源于结晶器保护渣,其次源于钢包渣,少部分源于中间包覆盖剂;大型夹杂物同时含有钾、钠、镧、铈中的几种元素,说明大型夹杂物是脱氧产物与卷入钢液中的钢包渣、中间包覆盖剂、保护渣或中间包内衬蚀损产物相互反应的复杂夹杂物。  相似文献   

8.
CAS OB精炼和连铸过程钢中夹杂物来源示踪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添加示踪剂研究CAS OB的精炼过程和连铸过程以及板坯钢样夹杂物来源。结果表明,精炼过程和钙处理后的钢中显微夹杂物均含有钢包渣示踪元素镧;中间包钢样中的显微夹杂物同时含有镧和中间包示踪元素铈;板坯中的显微夹杂物含有镧、铈、钾、钠中的几种,说明钢液脱氧产物与钢包渣、中间包覆盖剂、结晶器保护渣均产生了反应。板坯中大型夹杂物主要源于结晶器保护渣,其次源于钢包渣,少部分源于中间包覆盖剂;大型夹杂物同时含有钾、钠、镧、铈中的几种元素,说明大型夹杂物是脱氧产物与卷入钢液中的钢包渣、中间包覆盖剂、保护渣或中间包内衬蚀损产物相互反应的复杂夹杂物。  相似文献   

9.
龚志翔 《马钢科研》1996,(2):45-48,30
随着泡沫渣埋弧操作技术在超高功率电炉上的推广应用,进而引入到钢包精炼的电弧加热工避,并收到显著效果,本文着竽对泡沫发泡机理、泡沫渣的组成、熔渣的物性及其对发 影响和泡沫渣埋弧操作的效果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1714K-1757K温度范围内利用旋转圆柱法测试了CaO-“FeO”-SiO2-CaF2渣系粘度随着不同的Al2O3添加量的变化。第一步试验是对添加少量Al2O3达到平衡条件下进行的粘度测试。为了比较该结果采用一种工业用结晶器保护渣进行了类似的试验。对于这两种情况,发现在所有实验温度下粘度均随着Al2O3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增加的粘度与添加的Al2O3呈线性关系。对于工业用结晶器保护渣,添加2-6%Al2O3甚至会导致粘度大幅增加。采用上述系列熔渣在动态模型中也进行了等温试验。这里,熔渣粘度的变化用来监测连续不断地溶解在渣中的一种Al2O3圆盘与时间的函数关系。这样设计试验是为了溶解铝主要沿着垂直方向进行,按照试验后熔渣外形和粘度变化的速率讨论了Al2O3溶解的速率。Al2O3圆盘试验显示了渣的组分在固态Al2O3中的扩散及Al2O3的溶解是由熔渣中的固体物溶解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超低碳深冲钢冶炼全流程中的夹杂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H精炼过程中的夹杂物由FeO转变为Al2O3类脱氧产物;中间包浇铸过程中的夹杂物以Al2O3·TiOx类夹杂为主,但受到钢包渣和中间包渣的影响;连铸过程中的夹杂物以铝钛夹杂为主,夹杂物的形成与结晶器内的卷渣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2.
选择合理的三元精炼渣系,利用三元相图分析轴承钢GCr15钢包精炼过程中成渣组分的变化规律,并对钢包精炼过程中精炼渣的碱度和脱硫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精炼过程中,CaO含量基本不变,SiO2的含量略有减少,而Al2O3含量稍有增加;整个精炼过程中,碱度逐渐升高,在精炼结束后,终渣碱度维持在4.5~5.0;在吨钢用量9.31kg合成渣和2.79kg埋弧渣的条件下,精炼渣脱硫率达到80%;CaO-SiO2-Al2O3精炼渣系能够较好地去除钢中游离氧及氧化物夹杂,钢材的全氧含量低于12×10-6。  相似文献   

13.
提高LF精炼钢包寿命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东 《山东冶金》1998,20(6):12-14
精炼温度高造成渣线侵蚀严重以及炉渣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是影响精炼钢包寿命的主要原因。石横特钢厂采取稳定精炼初始温度;加强中间包烘烤;采用埋弧渣技术,制定合理的分钢种精炼温度等措施,使精炼钢包的平均使用寿命比48炉次提高到53炉次,耐火砖消耗降低了0.79kg/t钢。  相似文献   

14.
为了避免含氟精炼渣中氟的污染,结合炉渣基础理论,经过熔渣黏度和熔点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选的无氟预熔型精炼渣组成CaO=48%、Al2O3=40%、SiO2=4%、MgO=8%,该精炼渣的黏度和熔点分别为:0.78 Pa.s和1389℃.精炼渣的工业试验表明,精炼初期成渣速度快,为加快生产节奏奠定了基础.与原含氟精炼渣相比,避免氟污染问题;钢液平均脱硫率为86.5%,提高了7.5%;连铸坯中N、H、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5×10-6、2.4×10-6、32.5×10-6,分别降低了13%、15%、15%;连铸坯中夹杂物的尺寸显著地减小,连铸坯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钢水精炼配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钢包带渣量和成分的变化,对CaO-SiO2-MgO-Al2O3(-CaF2)精炼渣系建立配渣模型.模型根据是否用铝还原钢包带渣的SiO2,可分两种情况通过化学计量计算达到目标渣成分时精炼渣各成分加入量.  相似文献   

16.
蒋玲 《钢铁研究》1997,(2):61-61,60
钢包及二次精炼工艺的耐火材料/渣系统据I&SM1997年第11期P71~72报道,在20世纪70年代及进入80年代期间,中间包仅是作为钢包和连铸机结晶器间的一个缓冲装置。也就是说,中间包只是被当作一种钢水存储器,其作用是在钢水供应的暂时中断(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银的溶解工艺研究了熔渣的碱度与物化性能 (例如粘度和精炼特性 )的关系。根据渣的碱度讨论了理论评价熔渣成分的基本原则。在 Mo- B2 O3 (Mo=Ca O,Ba O,Na2 O) ,Ca O- RO(RO=B2 O3 ,Si O2 ,Al2 O3 )及 Ca O- Al2 O3 - Ca F2 渣系中 ,利用银的不同溶解度评价了碱性氧化物及与 Ca F2 和 B2 O3 有关的酸性氧化物的相对碱度。通过每种化合物的相对碱性值可以得到复合渣的综合碱度 ,并预测出熔渣的粘度和精炼特性。此外 ,可根据精炼特性的目标值确定渣系的最佳组成 ,并讨论了设计渣系的基本原理。复合渣的粘度和精炼特性的预…  相似文献   

18.
针对SPCC钢的生产工艺情况,研究精炼渣与夹杂物相关性,分析精炼渣化学成分、w(CaO)/w(Al2O3)等对钢中夹杂物大小、形貌、类别等的影响。研究表明,精炼渣w(CaO)/w(Al2O3)为1.38~1.66时,钢中夹杂物分布较好,即大颗粒夹杂物比率较小,小颗粒夹杂物比率较大。  相似文献   

19.
张东力 《山东冶金》2007,29(4):46-47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针对钢包精炼炉常用发泡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发泡剂高温分解产物对熔渣泡沫化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泡剂的作用主要来源于其组成物质的高温分解以及相互反应;发泡剂分解后部分产物作为高熔点粒子存在于熔渣中,提高了精炼渣的泡沫化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钢包合金化精炼浸渍罩粘渣,以Li2O作调质剂对钢包顶渣调质处理,研究Li2O对钢包顶渣的熔化温度、黏度及脱硫能力的影响。半球法熔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Li2O的助熔效果明显,当其加入量为5%时,渣熔化温度从调质前的1439℃降至1300℃;旋转柱体法黏度测试结果表明:钢包顶渣的黏度高以及合金化精炼处理后顶渣黏度进一步升高,是造成浸渍罩粘渣的主要原因,Li2O能有效降低精炼处理后钢包顶渣的黏度,在1500℃时,未调质的钢包顶渣黏度约为6.5 Pa.s,调质后渣的黏度低于2 Pa.s。调质处理后的钢包渣不会引起钢液的回硫,并可使钢中硫的含量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