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燃机采用增压中冷技术,由于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功率,改善发动机热负荷,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排气污染,因而被广泛采用。根据粗略统计,目前在增压柴油机中,采用中冷技术的已占增压机型的70%以上,并且大有发展趋势。特别是在车用增压中冷发动机中,作为增压系统中重要部件的中冷器,对其进行深层次地换热机理的研究,优化结  相似文献   

2.
王浩洁  周斌  展靖华  牛钊文 《内燃机》2009,(6):17-20,24
以6135ZG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参考机型,利用MATLAB语言数值模拟该柴油机在标定工况下的示功图,并根据该示功图,计算出该柴油机的其他参数,包括有效功率、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热效率等。然后将数值模拟结果(示功图及参数值)与参考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说明用MATLAB模拟柴油机气缸工作过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柴油机,增压器和中冷器的匹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冷后的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均匀有较大改善,并且热负荷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车用增压柴油机中冷器模型及其性能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个适用于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空-空”(Air—to—Air)中冷器换热模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将其嵌入增压柴油机循环计算程序中对一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进行性能预测。预测数据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测结果有较好的有效性。文中还讨论了经中冷后柴油机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6135系列电站用柴油机的结构改进、性能改进过程,并通过零部件优化设计,如曲轴、活塞组件、滤清系统和冷却系统,并进行了燃油系统和增压系统的匹配和优化,使整机性能最终满足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6.
WD615系列斯太尔柴油机增压中冷机型进气中冷系统采用的气—气冷却方式不适合于工程机械用发动机,本文阐述了新型水冷进气系统的开发及其在斯太尔柴油机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7.
消息动态     
B6135系列柴油机是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上海柴油机厂近年来设计、研制的最新系列产品,其中包括非增压、涡轮增压和增压中冷机型。该系列机采用一缸一盖,四气门;中置的配气凸轮轴,允许柴油机有30%的瞬时超速能力,合金钢锻造的整体曲轴,镶奥氏体环槽活塞、P型喷油泵和多层钢片气缸垫等。该机燃油耗率,噪声、排气有害成分、烟度都较低;动力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用等效增压器的概念对回热旁通增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作了“准”定量的分析,然后在B6135-ZG20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最后用数值模拟方法考察了增压器效率和回热度对该增压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采用回热旁通措施后的整机性能作了预测。研究表明,采用回热旁通增压系统能有效地提高柴油机在低速运转时的增压压力,不同程度地降低柴油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和烟度。  相似文献   

9.
李大军 《内燃机车》2012,(4):29-32,52
将用于机车柴油机的双冷却水回路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器(中冷器)和常用的单水回路中冷器冷却方式进行了对比,介绍双回路中冷的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对机车、陆用发电机组等利用风扇来冷却柴油机和水的机组的好处,并分析其相应的系统原理。  相似文献   

10.
增压器和中冷器联合性能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压器和中冷器是柴油机增压系统的重要部件 ,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柴油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及可靠性。目前 ,我国机务部门已经实现了增压器的集中修理 ,并有完备的性能试验设备 ,但对中冷器的性能试验还缺乏必要的设备 ,这使装车运用的中冷器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 ,提出了建造增压器、中冷器联合试验台方案 ,它具有投资少 ,试验费用低 ,维修保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以提高8V1656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特征和降低热负荷为目的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增压器并与柴油机合理匹配,增加了空气流量,改善了其低速性能,通过对原MPC排气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性能模拟计算,对MPC排气系统的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涡轮前排气温度,取得了较好的整机性能指标;为了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的热负荷,根据8V165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特点,尝试进行了进排气连通技术的研究,在保证柴油机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使涡轮前排气温度进一步下降,最终满足了柴油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车用柴油机普遍采用的“管带式”结构中冷器,利用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了中冷器冷却效率和阻力系数与柴油机工作参数相关联的中冷器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反映的关系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良好的吻合,应用该模型于增压中冷柴油机工作过程模拟计算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直列六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通过台架试验进行了一级增压和二级增压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研究,分析了二级增压对柴油机各性能指标影响。同时,在原机基础上进行了性能改善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增压可提高柴油机有效热效率,减小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降低碳烟排放,进一步提高柴油机动力性能。通过适当调整供油提前角,在对其他性能指标影响较小的前提下,降低缸内最高燃烧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铝、铜质中冷器从结构性能方面进行了试验、分析和对比,认为铝质中冷器具有重量轻,传热效率高等优点。同时,介绍了16V280型柴油机铝质中冷器的试验改进情况和性能数据,经过40万公里的线路运行考核后情良好,证明机车用柴油机采用铝质中冷器是可行的。此外,还对如何提高铝中冷器的寿命用铝中冷器的清洗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使用高压空气喷射压气机叶轮、同时在中冷器出口采用高压空气引射的方法来改善高平均有效压力P_e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加速过程。通过在西德MTU8V331柴油机上所进行的试验研究,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吴锋  王增全  侯新荣 《内燃机工程》2003,24(1):62-65,69
对8V150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总结,详细阐述了该机的单缸性能研究过程、总体性能匹配研究和性能改进的过程,并对8V150增压中冷柴油机的性能规律及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7.
SOFIM柴油机气波增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SOFIM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改造成气波增压中冷柴油机。匹配气波增压器的柴油机需重新设计进、排气管,根据气波增压的要求,采用进气均匀性更好、总管容积更大的进气管及中央出口渐扩式排气管,采用变频电机优化增压器转子与曲轴间的传动速比,使得在整个发动机工况内均能实现较高的增压比。试验结果表明,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在低转速下优于原机,在中高转速下比原机差,通过设计容量更大的进、排气管及进一步优化速比可改善气波增压柴油机在高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传统中冷器的改造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东风4B型机车用传统的焊接中冷器经常发生漏泄的原因,介绍了新型胀接式中冷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采用新型胀接式中冷器芯体改造传统中冷器的技术改造方案。通过对两种中冷器所做的性能对比试验,证明了新型胀接式中冷器具有明显的降低柴油机排温和油耗的作用,推广使用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利用AVL BOOST软件建立的小缸径增压中冷柴油机计算模型对该机整机性能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标定转速时100%、75%、50%、25%、10%负荷工况点时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计算误差。利用验证的模型,探讨喷油提前角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冷轧翅片管式中冷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冷轧翅片管式中冷器的特点,导出了该种形式的中冷器冷却元件几何参数的计算公式;对管外流体侧的通道当量直径计算、对流换热和流通阻力准则方程的建立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中冷器设计和校核的计算步骤,并对12V190B、X6160Z、X6160Z-1三种柴油机中冷器进行了设计计算和试验。由三种机型的计算和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增压空气进、出口温差的计算误差在5%以内,进、出口压力损失的计算误差在10%以内,说明该计算方法可以满足冷轧翅片管中冷器的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