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海凌  辛义周 《齐鲁药事》2012,(10):571-572,578
目的探讨盆炎消凝胶处方中合并提取赤芍、连翘等药材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芍药苷和连翘苷为指标,优选水提工艺。结果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都显著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最佳工艺条件为: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哲  朱国庆 《黑龙江医药》2010,23(3):396-398
金银花是我厂双黄连片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有效成份绿原酸在一般制备过程中不易被提出来,严重影响了双黄连片的质量和临床疗效。为了提高双黄连片的质量,使金银花的提取工艺更具科学性,本文采用L9 (3 4)、L4 (2 3)等正交表设计实验,对金银花的传统水煎法、乙醇回流法、动态温浸法、超声提取法、乙醇渗漉法等各种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比较,优选其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条件下绿原酸的的提出率,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方案为用10倍量的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丹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提取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溶媒用量和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70%乙醇,80℃,回流提取150min(第一次90min,第二次60min)。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合于生产。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提取工艺正交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提取金银花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正交设计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金银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D2。结论 加入药材10倍量的8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是金银花的最佳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5.
刘钢  张平  夏泉 《海峡药学》2012,24(8):17-18,86
目的优化金银花的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提取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15倍量体积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30min,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较高。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金银花提取物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双丹软胶囊中丹参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提取的最佳条件。方法分别以丹参酮ⅡA和丹参素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8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h,再用8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2h。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丹参提取工艺,可以保证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完全。  相似文献   

7.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丹参提取的工艺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乙醇用量、水用量的不同对丹参的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丹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用10倍量95%乙醇和8倍量50%乙醇提取两次,8倍量水回流2小时。  相似文献   

8.
丹七制剂提取工艺的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制备丹参与三七配伍的复方制剂,并优化其混合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参所含的总丹参酮,水溶性总酚及三七中总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粒度5目,95%乙醇,60%乙醇,水各提取一次,溶剂用量是药材的8倍,减压回流提取2h。结论:筛选出的优化实验条件科学合理,可有于制备丹参与三七配伍的新型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9.
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静 《中国药业》2009,18(3):27-28
目的筛选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量、回流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为因素,以煎液中丹酚酸B含量和收膏率为指标,对提取条件进行筛选。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30%乙醇,提取3次,每次60min。结论优选的工艺可行,具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在金银花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金银花提取绿原酸,对其加酶组和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实验。方法:酶提取工艺即每克生药加入10U(0.25g)纤维素酶,充分搅拌,其它同原工艺。结果:加酶组提高了绿原酸的收率,与未加酶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纤维素酶的加入,提高了绿原酸的收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文献,比较了2010年版中国药典金银花和山银花在资源、成分、鉴别、质量诸方面的差异。金银花与山银花成分相似,药效也同中存异,应扬长避短,尽量发挥两药的特色与优势,努力做好物尽其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Fu SS  Zhang TT  Lö JL  Guo JJ  Yuan HL  Xiao XH 《药学学报》2011,46(10):1251-1256
采用微量量热法从生物热活性角度,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生物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本文以山银花中的灰毡毛忍冬为例,考察不同浓度的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提取液对志贺痢疾杆菌的抑制作用,测定其产热变化规律。以产热曲线和热动力学参数为评价指标,客观地表征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对志贺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做了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银花与灰毡毛忍冬有很强的抑制志贺痢疾杆菌生长代谢的作用且两者有很好的相似性。生物评价应与化学分析法相结合来控制中药质量,来共同确保中药的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银花类药材中掺伪钾盐的补充检验方法。方法火焰类型为空气/乙炔,采用钾空心阴极灯,钾检测波长为766.5nm,乙炔气流量为1.7L/min,空气流量为13.5—15.0L/min,狭缝2.0nm。结果钾离子质量浓度在0.2632~2.63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2),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为1.44%(n=6)。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山银花、金银花中钾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法优化忍冬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提取忍冬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备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考察乙醇冷浸、回流和超声提取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乙醇索氏提取以及水提取最佳工艺比较。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不同的乙醇提取工艺中,总黄酮含量高低顺序为回流法≈索氏提取法>超声法≈冷浸法。在不同的水提取工艺中,总黄酮含量高低顺序为回流法>超声法≈碱水冷浸法>冷浸法。结论:提取忍冬叶总黄酮的最佳备件为:12倍量60%乙醇,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  相似文献   

15.
醇析水提法提取金银花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玉  马力  陈文  张玉良  郑妮  张嵩安  陈东生  陈华庭 《医药导报》2006,25(11):1118-1120
目的探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用正交设计法研究影响金银花多糖提取的因素,用硫酸 苯酚法测定金银花多糖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金银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浸提2 h,浸提温度90 ℃,氯仿萃取1次,沉析用乙醇浓度为80%。结论该工艺适合金银花多糖的提取,为深入研究金银花多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肖桂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4,(6):888-889,I0002
目的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金银花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炮制金银花炒黄品、烘制品,以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方法,通过指纹图谱对比对金银花生品、炒黄品、烘制品的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炒黄品与烘制品指纹图谱上的2号峰为绿原酸;炒黄品指纹图谱的11个色谱峰的面积均大于生品;烘制品指纹图谱的1、3、6、8号色谱峰的面积(262 320、337 986、342 635、190 073)均大于生品(108 872、267 823、308 942、143 829),其他均小于生品,11号色谱峰消失.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金银花化学成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HPLC-ELSD建立银翘解毒颗粒中山银花检查方法,对制剂中金银花的投料规范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Eco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甲醇-0.1%甲酸(63:37)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以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为指标,对不同省份的11批金银花进行测定,结果均未检出。同时在189批次银翘解毒颗粒样品中,116批次样品检出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其中94批次超上限,存在违规投料的情况。结论 本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为更好地控制银翘解毒颗粒的制剂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进而促使企业规范生产。  相似文献   

18.
吡虫啉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吡虫啉在金银花中的残留动态。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二氯甲烷萃取,层析柱净化,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样品的加样回收率为87.53%~98.50%,RSD 为1.8%~2.7%。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金银花中的半衰期为1.58 d,施药10 d 后残留量由4.3025 mg·kg~(-1)降至0.0482 mg·kg~(-1),最终残留量在0.002 mg·kg~(-1)以下。结论:在正常喷药浓度的加倍剂量2000倍条件下,安全采收间隔期为10 d 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市场上销售的金银花药材的真伪及掺杂情况进行微性状鉴别分析.方法采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市场上销售的金银花进行真假混伪鉴别.结果 微性状鉴别法可以准确的鉴别出金银花的真假及掺伪情况.结论 通过微性状鉴别法,可以清楚地看出金银花各部位的微性状特征,为金银花的质量评价和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分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