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在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效果,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精神损伤鉴定家属124例,按案件受理编号奇偶数分为研究组63例,对照组61例。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3名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在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第4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SCL-90、SAS、SDS的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CL-90、SAS、SDS的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QOLI-74研究组在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总体生活质量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存在生活质量较差,恰当的护理干预能提高精神损伤鉴定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86例重型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干预组有1例患者在治疗2d后停止干预疗法,故干预组实际入组病例为9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干预,3次/d,15~20min/次。入院当天及出院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情况,并观察干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较好。结论音乐疗法可以明显改善住院重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GQOLI-74各项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GQOLI-74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造口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荣  李丹  曹珊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8):583-584,60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房颤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干预组(n=30)及对照组(n=30),干预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2 d、2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房颤治疗疗效,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境代入床旁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除观察组1例、对照组3例因自身原因退出外,剩余患者均完成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情境代入床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护能力[采取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负性情绪[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采取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ESCA中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QOLI-74中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按住院先后时间段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健康调查简表(the 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scale,SF-36)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消极应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研究组患者积极应对及SF-36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治疗性沟通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行TACE治疗的84例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QSI)]、生存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2、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QOLI-74各项评分和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护理干预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效果良好,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3、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干预3、6个月SAS和干预6个月时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时SDS得分与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同时段SAS、SDS得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依从性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结论:阶段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将60例入住某院风湿科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VAS、SAS及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心理干预6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变,VAS评分中疼痛、疲劳、睡眠和焦虑等4项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宜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100例宫颈癌的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the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QLS-CCP)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家属进行评估。结果宫颈癌患者QLS-CCP总得分为(103.30±14.10)分,低于国内常模。有抑郁情绪的宫颈癌患者家属,其照顾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社会功能和疾病本身维度得分更低(t=1.054,P=0.033;t=2.041,P=0.041),且宫颈癌患者家属SAS、SDS得分与患者QLS-CCP中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和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被确诊为HIV/AIDS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心理护理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40例HIV/AIDS患者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HIV/AIDS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干预措施对神经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综合性干预措施在神经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48例神经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药物治疗加综合性干预措施)各24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减分率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神经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治愈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5A护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53例,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和护理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限制行为、管理行为、心理活动和状态管理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良好率为84.91%,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结论5A护理模式应用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明显,可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护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杨彦萍  关丽丽  屈沛沛  杨路芳 《全科护理》2020,18(13):1590-1592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在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病人10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在心脏康复的心理处方中,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叙事疗法,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SAS、SDS、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中减轻了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有益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疗法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确诊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住院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社会支持、集体心理治疗和行为训练等综合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保持平衡适应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前列腺癌患者采用一体化管理老年综合评估(CGA)护理模式对其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确诊为前列腺癌,且首次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各32例.对照组为住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1组为入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行宫颈癌手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及配偶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术后1周、6个月的功能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与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及其配偶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家庭适应度评分及家庭亲密度评分高于术后1周且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SAS评分与其配偶的SAS,SDS评分相关(P<0.05),SDS评分与配偶的SAS,SDS评分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与其配偶心理应激反应存在密切关系,应用配偶同步心理认知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家庭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uality of life index,QL-Index)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SAS、SDS评分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满意度及QL-Index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缓解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