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卵管结扎术后异位妊娠120例分析王秀会,杨素美,丁健(寿光市人民医院)输卵管结扎术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绝育失败率已降至0.2%[1]。但在绝育失败病例中发生异位妊娠的报告逐年增多,国外曾有报告绝育术后一旦再受孕至少1/3发生异位妊娠[2],...  相似文献   

2.
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18例分析李康文①杨丹②祝国兰③输卵管绝育术是当前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一项控制生育的技术。输卵管绝育术虽成功率很高,但仍有一定的失败率。国内7省市综合资料报道失败率为0.24%~0.158%[1],输卵管绝育术失败后可发生宫内妊娠...  相似文献   

3.
顾益斌 《生殖与避孕》1994,14(2):156-157
直视输卵管钩取镜女性绝育术──301例报告顾益斌(江苏省大丰县人民医院,大丰县,224100)输卵管绝育术的广泛应用在我国一直是仅次于IUD的女性节育方法。截至1985年底,采取绝育术的妇女为我国育龄妇女的21.3%,在各种节育措施中所占比例达36....  相似文献   

4.
两种输卵管复通术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12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输卵管绝育术后要求复通348例,按照绝育术式分别行输卵管端端吻合术和输卵管宫角植入术,其中1991年以前为肉眼直视下手术,1991年后借助显微镜或手术放大镜进行手术,观察不同术式患者的输卵管复通率及受孕情况,并作临床分析,探讨输卵管绝育术后复通的最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去除术—输卵管绝育术后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收治子宫内膜去除术—输卵管绝育术后综合征(post-ablation-tubalsterilizationsyndrome)[1]4例,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0年5月~1997年12月我院行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ablation,EA)913例。4例术后3~11个月出现严重周期性下腹痛,伴输卵管积液,年龄44~46岁,孕次2~3,产次2,绝育0~18年(见表1)。表1 4例子宫内膜去除—输卵管绝育术后综合征情况序号EA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情况症状出现时间再次…  相似文献   

6.
应用低浓度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低浓度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曲丽英,刘玉千,王兵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观察子宫及输卵管结构和疾病的方法。以往应用的造影剂是碘化油 ̄[1],近年来,多应用泛影葡胺水溶液 ̄[2]。我院采用38%泛影葡胺水溶液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效果好、副反应小。现报...  相似文献   

7.
孙桦  刘建华 《生殖与避孕》1999,19(3):179-181
随着输卵管绝育后复通术的广泛开展,发现手术的成功率与原绝育方法、结扎部位等因素有关[1,2],我们认为与绝育术后输卵管病理改变及其病变程度也关系密切。为了进一步提高复通述的成功率,现将复通术中发现的各类输卵管病变进行对照分析。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自...  相似文献   

8.
导管加水压分离术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观察杨日普输卵管重建术后,输卵管长度必须在5cm以上,小于3cm者不能受孕 ̄[1]。为避免影响受孕,我们自1985年11月至1992年3月在治疗11例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术中,对如采用梗阻部位切除行输卵管重建,术后双...  相似文献   

9.
腹膜外指分离法剖宫产498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腹膜外指分离法剖宫产498例分析彭鹏,倪惠娟,陈雪珍随着腹膜外剖宫产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术式日异多样化 ̄[1]。我们在顶入法、侧入法、顶侧联合法及层次分离法腹膜外剖宫产术 ̄[2]的基础上,采用腹膜外指分离法剖宫产术(指分法),手术操作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银夹绝育术546例临床分析张明,曾玲,苏朝刚我市自1988年以来广泛采用了输卵管银夹绝育术,成功率达99.1%,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我所1991年12月~1992年12月施行输卵管银夹绝育术546例,均随访至术后2年,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1.
麦氏切口同时完成输卵管结扎及阑尾切除21例报告顾益斌(江苏省大丰县人民医院)在行经腹输卵管绝育术时,我们对21例合并有慢性阑尾炎的患者,取麦氏切口在直视输卵管钩取镜的帮助下,同时完成输卵管结扎和切除阑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两针缝合法行输卵管吻合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两针缝合法行输卵管吻合术王斌魏利封全灵绝育术后输卵管吻合术,多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输卵管端端吻合处缝合6~8针[1]。为了降低手术难度,减少吻合口处的瘢痕形成,促进输卵管生理功能的恢复,我们采用两针缝合法,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髂内动脉造影栓塞术诊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髂内动脉造影栓塞术诊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杨孜,叶蓉华剖宫产率有世界性增高的趋势 ̄[1]。因此,剖宫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是其严重并发症,尤其是术后子官切口裂开的出血更为严重 ̄[2,3]。70年代后期,国内许多学者对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4.
绝育术后输卵管吻合术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育术后输卵管吻合术31例何丽芳我院1988~1994年行输卵管吻合术31例,经随访观察1个月至4年,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为绝育术后2个月至8年,平均为4年,月经规则,无生殖器炎症,男方精液正常,年龄24~3...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以来,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应用CO_2激光进行输卵管绝育手术748例,经1~3年以上随访,总绝育率为99.06%,失败(术后再孕)率为0.94%,其中570例输卵管双重离断,绝育率为99.82%,失败1例(0.17%),无副反应。应用激光进行输卵管绝育,不出血,输卵管长度仅损失约0.5cm,便于复通,可解除输卵管绝育术受术者的后顾之忧。手术操作简单、迅速,激光机不与人体直接接触,不需使用前消毒,可同时进行多台手术,绝育效果可靠,适宜于我国广大农村,是理想的输卵管绝育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 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研究了经宫颈途径的输卵管药物粘堵绝育方法;若此法被证实安全有效,将有可能在发展中国家被广泛接受。1974年起作者按吴裕浩等报道的操作方法和复方苯酚糊剂开始作非直视下输卵管粘堵绝育术;以后对某些操作困难或失败的对象,在宫腔镜直视下输卵管粘堵绝育作为一种辅助补救措施。一,非直视下输卵管粘堵绝育(一)材料与方法从1974年到1979年间1162例要求绝育的经产妇女接受此术。操作方法按吴裕浩报道所述。应用一根前端套有短橡皮导管的稍弯曲金属套管,经宫颈插入子宫腔探达宫角处,然后将套管内塑料导管(外径约1.4mm)插入输卵管口内,若经导管内注入20ml 生理盐水无回溢且阻力小,显示导管插入正确.进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合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自1996年1月开始对输卵管疤痕硬化或多发性腔内粘连纤维化的不孕症患者,先用中药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灌流和微循环,再行导管通畅术,并与单用输卵管导管通畅术进行了对比研究[1,2],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6例患者均在电视屏幕监视...  相似文献   

18.
输卵管绝育术后显微吻合100例病理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0例女性绝育术后要求输卵管吻合者,进行了病理及临床分析,其中绝育后≥5年35例,<5年65例。病理检查发现,输卵管近端积水与粘膜上皮变性占总数的70%,不同程度的异物反应占42%;结扎处管壁纤维化占39%;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卵管峡部炎占4%;卵管内膜息肉占2%。输卵管近端积水及粘膜上皮变性程度与绝育后时间关系密切,≥5年组重于<5年组(P<0.05);而异物反应程度<5年组重于≥5年组(P<0.05)。术后随访3年宫内妊娠率为91%,≥5年组为82.86%,低于<5年组的95.38%(P<0.05)。提示,绝育术后输卵管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与绝育后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绝育≥5年者吻合后成功率低。要进一步提高吻合术后的成功率,就须正确识别病理情况,在输卵管修复术中,既要尽量切除不可逆性的病理组织,又要尽可能保留足够长度的输卵管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致宫内外同时妊娠一例报告张丽珠,陈贵安,刘平,李美芝,吴燕宫内、外同时妊娠很少见。近年来,国内有数例报道[1~6],诊断不易。有的在人工流产后出现症状;有的在中期引产后开腹行绝育术时发现,或在开腹处理输卵管妊娠术后数日才发现同时宫内...  相似文献   

20.
受污染羊水磷脂酰甘油等五项指标预测胎儿成熟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污染羊水磷脂酰甘油等五项指标预测胎儿成熟度的评价赵右更,苏绮凤,方晓霞,费新娣,邵延龄多项产前预测胎儿成熟度指标,易受污染羊水的影响 ̄[1]。本研究对受污染羊水影响较小的磷脂酰甘油(PG) ̄[2]及掸拍快速法(Tap) ̄[3,4]、卵磷脂(L)/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