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塞米松可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高达53%~72%。为评价静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PONV的效果,作者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于麻醉诱导前1min地塞米松组(n=45)静注地塞米松8mg,盐水组(n=45)静注盐  相似文献   

2.
尽管近年来采取了许多预防措施,各种手术的术后恶心呕吐(PONV)总发生率仍高达20%~37%,高危PONV患者发生率达70%~80%,腹腔镜手术是PONV发生的高危因素.氟哌利多止吐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呈正相关口].腹腔镜手术是PONV发生的高危因素,所以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剂量氟哌利多复合恩丹西酮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PONV的预防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已在临床上广泛开展,但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较高,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病人的康复质量,本研究就联合应用阿扎司琼和氟哌利多预防PONV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术后疼痛的治疗和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胆囊窝内注射罗比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及PONV的预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昂丹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Springer、Embase、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1995~2012年发表的有关昂丹斯琼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PONV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按Cochrane Handbook5.0.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11.0软件. 结果共纳入18个RCT,包括1 5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有效性:昂丹司琼单次静脉注射能降低妇科腹腔镜全麻PONV的发生率[(RR=0.210,95%CI=0.164~0.268)];昂丹司琼4 mg与8 mg单次静脉注射对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术后患者24 h PONV效果相当[(RR=0.948,95%CI=0.433~2.075)];手术前期应用昂丹司琼较术毕应用患者PONV发生率更低[(RR=0.450,95%CI=0.290~0.698)];昂丹斯琼4 mg或氟哌利多1.25 mg~2 mg静脉注射患者术后24 h PONV发生率相同[(RR=1.36,95%CI=0.74~2.51)];昂丹司琼联合氟哌利多静脉注射预防术后PONV发生较单独使用昂丹司琼效果更好[(RR=3.56,95%CI=1.74~7.29)].②安全性:昂丹司琼静脉注射不增加头痛、低热的发生率. 结论 昂丹司琼4 mg术前静脉注射能明显降低妇科腹腔镜全麻PONV的发生率,但并不能降低头痛、低热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昂丹司琼联合小剂量氟哌利多静脉注射较单独使用昂丹司琼对预防妇科腹腔镜全麻PONV的发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围术期给予250ml 5%葡萄糖和0.9%生理盐水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葡萄糖组(D组,n=47)和0.9%生理盐水组(NS组,n=46)。两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后,均以林格氏液100ml/h维持静脉输液,胆囊取出后,NS组患者和D组患者分别以相同速率输注250ml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阿片药物使用量、术后24内PONV发生率和止吐药物的使用量。结果共有44名患者(47%)发生PONV。在D组中,13名患者(28%)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PONV,而在NS组中,31名患者(64%)术后24小时内发生PONV,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NS组相比,D组接受单次昂丹司琼4mg注射患者例数减少26%(P=0.01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250ml 5%葡萄糖可显著降低PONV的发生率,也可减少PONV发生后止吐药物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7.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腹腔镜手术麻醉后最常见并发症[1],PONV既增加病人的痛苦,还可导致脱水、碱中毒和电解质失调等内环境紊乱,严重者可因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既影响病人的康复质量,又增加医疗费用。本研究就托烷司琼、氟哌利多和地塞米松联合应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PONV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病人10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2~64岁,体重45~68kg,体重指数(BMI)<25kg/m2。排除标准:急诊手术;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消化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史;有糖尿病及皮质类固醇禁…  相似文献   

8.
格拉司琼(granisetron)是一种5-羟色胺3型(5-HT3)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对抗化疗呕吐的作用比昂丹司琼(ondansetron)更强烈持久,且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恶心呕吐(PONV)。在本研究中,全麻苏醒后3小时内恶心持续10分钟以上、或出现呕吐者为符合条件的病人,共120例(其中女性78例),年龄在23~63岁之间,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分为或级。本研究不包括那些有胃肠道疾病、有晕动症史或既往术后恶心呕吐史、经期孕期、术前24小时内服用止吐药的病人。病人以随机双盲方式接受静脉注射格拉司琼40μg/kg、氟哌利多20μg/kg或甲氧氯普胺0.2mg/…  相似文献   

9.
术后镇痛所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是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一种重要因素.昂丹司琼是有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药,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于癌症的放、化疗以及治疗PONV[1].本观察就昂丹司琼不同用药方法对术后镇痛过程中对PONV的预防作用做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与昂丹司琼单药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与筛选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SCI、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对比昂丹司琼单药与联合用药预防LC术后PONV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Google学术、百度学术等搜索引擎进一步补充检索。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文献后,由两位作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交叉核对后,使用Rev Man 5.3软件统计分析,合并效应量中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描述。结果: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1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昂丹司琼单药组,联合地塞米松用药组LC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显著下降[RR=0.45,95%CI(0.35,0.57)]。依据药物用量行亚组分析时发现,4 mg、8 mg昂丹司琼联合用药组均可显著降低术后24 h PONV发生率,而在8 mg时较单药组可显著降低总的呕吐发生率[RR=0.40,95%CI(0.23,0.71)]。安全性方面,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相较昂丹司琼单药能更好地预防LC术后的PONV,有效降低术后不适症状,同时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昂丹司琼剂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研究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其技术要点。回顾性分析67例合并CPH的胆石症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资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56例,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9例,因出血中转开腹2例,中转率为2.99%。所有病例无术后出血,无胆管损伤,无死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1.8%。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术中良好的暴露及使用超声刀预防出血,CPH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及小剂量氟哌啶与单独应用格拉司琼对 L C术后 PONV的预防作用。方法  86例 L C手术、女性病人 ,随机分为格拉司琼联合用药组、格拉司琼组及对照组 :观察术后 2 4 h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副反应。结果 格拉司琼组及联合用药组术后 2 h内 PON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和 P<0 .0 1) ,联合用药组术后 2~ 12 hPONV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 ,术后 12~ 2 4 h PONV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1)及格拉司琼组 (P<0 .0 5 )。结论 格拉司琼与地塞米松、氟哌啶联合用药预防 L C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疗效优于单用格拉司琼 ,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阿扎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应用阿扎司琼和格拉司琼预防腹腔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ASAⅠ~Ⅲ级择期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3 0例)、格拉司琼组(B组3 0例)和阿扎司琼组(C组3 0例) ,三组病人在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格拉司琼3mg ,阿扎司琼10mg ,观察术后12h、2 4h、48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阿扎司琼组和格拉司琼组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 ,阿扎司琼组恶心呕吐或恶心伴呕吐发生率低于格拉司琼组(P <0 .0 5 )。结论:阿扎司琼和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全身麻醉术后的恶心、呕吐,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麻醉和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患者术后发生率高达53%~72%[1~5].众所周知,PONV可导致腹压增高、静脉压增高,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误吸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腔镜治疗解剖异常胆囊炎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3例腹腔镜治疗解剖异常胆囊炎的临床资料。其中胆囊血管异常5例,胆囊管异常15例,胆囊异常13例。结果全部病例均经腹腔镜下完成,行胆囊完整切除20例,胆囊大部切除13例。2例术后发现胆囊管残留结石再次剖腹行胆囊管切除,1例右肝管前支损伤再次剖腹行内引流术。结论正确掌握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术和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与评价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帕洛诺司琼预防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80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0例):帕洛诺司琼组(A组), 福沙匹坦双葡甲胺组(B组), 福沙匹坦双葡甲胺联合帕洛诺司琼组(C组)。A组用药帕洛诺司琼0.075 mg, B组用药福沙匹坦双葡甲胺150 mg, C组用药福沙匹坦双葡甲胺150 mg加帕洛诺司琼0.075 mg。观察患者术后2 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PONV发生情况, 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镇痛满意度评分, 术后2 d内因呕吐不耐受需追加紧急补救止吐药物(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PONV补救)的例数和镇痛补救的例数。记录患者手术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出血量、输液量以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 与A组比较, C组PONV 0级患者例数增加, PONV 1、2、3级患者例数降低(均P<0.05)。术后第1天和第2天, 与A组和B组比较, C组患者PONV 0级患者例数增加, PONV 1、2、3级患者例数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与预防性用药的意义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通过大样本调查分析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的因素并观察预防性应用不同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药的效果。方法104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于术前分别给予昂丹司琼、托烷司琼或生理盐水。术后24h回访患者PONV发生率和情况。结果显著影响PONV发生率的因素有性别、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及既往PONV或晕动病史。三组PONV发生率依次为昂丹司琼组26.3%、托烷司琼组21.4%、空白对照组28.3%,其中托烷司琼组PONV发生率较低(P<0.05)。女性或接受全麻的患者应用昂丹司琼或托烷司琼均可有效的降低其PONV发生率(P<0.05)。结论女性或全麻患者预防应用5-HT3受体拮抗药可降低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管残留综合征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31例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5例传统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术后1例并发胆囊管残留综合征(cholecystic duct rem-nant syndrome,CDRS),占0.49%;26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术后2例并发CDRS,占7.31%。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后CDRS发生率高于OC(P=0.03)。结论:严格把握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适应证和规范操作是预防CDR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或)帕洛诺司琼预防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5年10月择期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四组:地塞米松组(D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推;帕洛诺司琼组(P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帕诺洛司琼0.25 mg静推;联合给药组(L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地塞米松10 mg+帕洛诺司琼0.25 mg静推;对照组(C组),诱导后给予生理盐水5 ml静推。手术后24h评价四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结果四组患者PONV发生率分别为25%(D组)、27.5%(P组)、11.3%(L组)和40%(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校正检验水准(0.05/6)两两比较时只有L组与C组PONV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使用地塞米松和帕诺洛司琼能够更有效降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PONV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洁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7,12(5):412-412,4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目前已取代传统手术成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0%-30%,在腹腔镜手术中因其手术方式、麻醉用药及麻醉方法等影响导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对较高,LC的PONV发生率可高达46%。PONV的发生与患者、麻醉、手术等诸多因素有关,PONV不仅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影响患者术后进食、伤口愈合、甚至可造成威胁生命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