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AVE761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在尿液筛查中对细胞辨别能力的比较。方法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结果尿液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对于检测细胞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基本一致。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能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煜  胡素瑾  王魁 《河南医药信息》2010,(24):110-111,115
目的对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潜血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方法对600份某单位体检职工留取的尿液标本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检检测和尿沉渣显徽镜检查。结果干化学法潜血反应阳性率为34.3%;沉渣镜检法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38.17%。干化学法与显微镜检测法的一致性为86.83%。χ2=6.70,P〈0.01。两种方法结果出现差异。结论临床检验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与显徽镜检查红细胞应结合进行,尤其是显微健检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液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假阳性原因。方法对我院100例泌尿患者晨尿标本按照仪器说明进行尿液分析仪检测和显微镜检查。结果两法对尿RBC和WBC检出符合率为92%和72%,阴性符合率为53%和3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出现差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检测尿RBC和WBC应联合进行,不能相互取代,建议每例标本都要进行显微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1 430例尿沉渣镜检和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112-2113
目的:探讨尿沉渣显微镜镜检法和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在尿液常规检测中的差异.方法:利用尿沉渣显微镜镜检法和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对1 430例随机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1)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阳性(>3个/HP)73例,阴性1 357例,阳性率5%;而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阳性(±~+++)141例,阴性1 289例,阳性率9.9%,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阳性患者例数比尿沉渣镜检多68例,阳性率高出4.9%,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1).(2)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3个/HP)98例,阴性1 332例,阳性率7.4%;而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阳性(±~+++)77例,阴性1353例,阳性率5.7%,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尿沉渣显微镜镜检法与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在白细胞检测方面存在差异,尿分析仪干化学法结果阳性标本应加以镜检确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尿沉渣显微镜检验与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在尿液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尿液临床检验中的最佳尿检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的尿液检验标本21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均分为观察组(n=105)与对照组(n=105),观察组采用尿沉渣显微镜法检验,对照组采用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验,观察对比两组标本尿蛋白、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的符合率。结果:采用尿沉渣显微镜法与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验,蛋白质阳性符合率为97.14%;红细胞符合率96.19%;白细胞符合率为96.19%;结论:尿沉渣显微镜法与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验尿液标本的结果有一定差异,两中检验方法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尿液临床检验的符合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余广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487-2488
目的比较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直接显微镜检查法(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10月收集的1 000份尿液标本,用尿液分析仪对浸入尿液的试纸进行11项检测分析,每份标本同时做涂片镜检。结果通过对1 000份尿液标本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干化学法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漏检率为19.5%。结论尿液干化学法可对尿中化学成分进行半定量测试,镜检法是尿液检测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方法,可观察尿液中有形成分,弥补尿液干化学法的不足,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3~4月住院及门诊400例患者的晨尿标本400份于一次性尿管中,并在2 h内进行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UF-1000i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结果 以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结果为诊断标准,尿干化学法假阳性24例(6%),假阴性8例(2%);UF-1000i尿液流式细胞分析假阳性1例(0.3%);假阴性14例(3.5%)。UF-1000i尿液流式细胞分析仪对尿液标本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与干化学分析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方法对尿中红细胞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干化学法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建议3种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尿中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尿常规检测中应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显微镜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医院收集的250份尿液标本进行研究,这些尿液标本均应用干化学法、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检测,对比这三种不同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尿干法红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干法白细胞阳性率明显低于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结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和白细胞检测阳性率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检测中,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检测仪器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尿液标本共1710份,其中男1050份,女660份.选用我院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进行检测.结果 干化学法的检测出的阳性率为60.0%,阴性率为40.0%;干化学法联合显微镜检的阳性率为67.9%,阴性率为32.1%;干化学法联合沉渣仪的阳性率为71.9%,阴性率为28.1%;干化学法、显微镜检和沉渣仪检测阳性率为76.6%,阴性率为23.4%;红细胞干化学法阳性,沉渣仪检测显示阴性为9.8%,干化学法阴性,沉渣仪阳性7.3%.白细胞干化学法显示阳性,沉渣仪阴性1.6%,干化学法阴性,沉渣仪阳性19.3%.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仪、沉渣分析仪和显微镜沉渣联合检测尿液成分准确率高,能够提高检出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2230份尿液标本采用尿干化学分析仪和显微镜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尿液显微镜检查、干化学分析法检测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1.52%(257/2230)、17.13%(372/2230);白细胞阳性率分别为15.02%(335/2230)、11.61%(259/2230)。结论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两种方法检验方法各有优缺点,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显微镜检查是两种原理不同的检验技术,在临床上可能出现化学法分析结果与镜检结果不相符的情形,中华医学会经过多次专家研讨会,制定了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法和尿沉渣镜检法相结合检测尿液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503例内科住院患者中段尿标本,同时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检测、人工镜检尿沉渣3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其多个参数结果。结果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但对管型的检测不如显微镜检准确。结论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法二者的联合应用能使尿液分析更加全面、大大降低漏症率,提高阳性检出率,增加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尿干化学法检测尿BLD的初步评价漳州市医院胡慧文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陈珊珊尿液自动化分析仪干化学试带法(简称尿干化学法)检测尿液潜血(BLD)的结果与手工法不尽相同。本文对118份尿干化学法BLD阳性的尿液标本同时进行手工法对照实验,并对两种方法的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监测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阳市七三九医院的400份尿液样本进行研究。使用3种不同的检测手法进行检测,分别利用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法、干化学法进行尿常规检查,记录观察3种监测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干化学法在红细胞和白细胞监测方面与其他2种检测方法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显微镜检测法和UF-10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的尿液检查中,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测法和显微镜检测法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可以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检查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涂片显微镜检对尿红细胞检测的结果分析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Clinitek 500尿干化学分析仪、Diasys R/S 2003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测定随机选取的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800份尿标本中的红细胞,并与涂片显微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三种方法对尿液中红细胞的检出率较一致;尿沉渣分析仪与干化学法结合能大大提高对红细胞检测的敏感度.结论 干化学分析仪与尿沉渣分析仪联用可明显提高检测的检出率,与涂片显微镜检结合更可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使用,尿干化学法分析尿液已成为很多医院的常规检验项目。尿干化学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尿量少、并可获得多项参数的优点。它只能起到一个筛选作用,而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镜检,尤其是尿中的有形成分。尿沉渣镜检可定量分析尿液中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UF-500尿液沉渣分析仪在尿液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以及减少误差的措施给临床提供更准确的结果。方法收集100份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用UF-5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对二者任一项有阳性的结果均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与结论通过UF-500尿液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阳性的标本,再用显微镜进行复检,可有效减少尿沉渣检测中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陈丽茹 《河北医药》2012,34(1):135-136
尿液自动分析仪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检验水平和速度,但各种仪器又有其优点和不足.现将自动尿沉渣定量分析法、干化学法及显微镜检查法对尿红细胞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尿分析仪干化学法、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462例尿液标本利用尿干化学方法、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法的分析比对.结果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阳性率为18.39%,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阳性率为9.52%,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阳性率为27.71%,后二者与尿沉渣镜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37、21.64,均P<0.05).尿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25.11%,尿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阳性率为29.65%,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阳性率为31.60%,后二者与尿沉渣镜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5、19.81,均P<0.05).结论 尿干化学方法与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检测方法各有局限性,尿沉渣镜检对检测结果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3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彩琼 《云南医药》2008,29(2):194-195
资料与方法 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尿潜血是实验室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临床与检验结果不相符的情况。为此,我们收集200例患者新鲜晨尿用尿液分析仪、尿沉渣显微镜检、胶体金隐血试纸同时做检验,以了解3种方法测尿红细胞假阳、假阴性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