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组834例胃癌患者中共有91例诊断为肝转移,其中79例为同时性肝转移,12例术后发现异时转移,共21例行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结果 胃癌肝转移灶切除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9%、30%。单转移灶及异时性转移是其有利的预后因素。13例肝转移灶有假包膜形成。结论 单转移灶及异时转移、肿瘤假包膜形成预示胃癌肝转移切除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96~2003年间实施肝切除的45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病理学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接受肝切除的患者有2例死于术后严重并发症。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的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32%和21%。中位生存时间为29.5月,6例患者存活时间超过5年。胃周淋巴结转移、侵袭深度、辅助化疗、肝脏转移灶数目以及胃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但年龄、性别、肝脏转移灶的最大直径以及是否进行肝脏介入治疗与患者的生存期之间未见相关性。结论无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的胃癌肝转移后实施肝切除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胃癌同时性肝转移外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7年间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胃原发灶D2切除,根据肝脏转移灶是否行R0切除,分为A组肝脏转移灶切除(20例)与B组肝脏转移灶未切除(2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1.000),A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月(95%CI 8.809~13.191)明显高于B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月(95%CI 2.078~7.922),P=0.009。A组术后6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均好于B组,但在术后6月(P=0.006)、术后1年比较差距有统计意义(P=0.047),术后2年、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行胃癌D2切除联合肝脏转移灶R0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很差,因为胃癌肝转移患者常出现肝脏多发转移和其他病变,包括严重的淋巴结转移和(或)腹膜转移。回顾性分析1995年和2010年间共77例来自Kurume大学附属医院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2例同时性转移患者,5例异时性转移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腹膜转移、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胃大部切除术、全身化疗、转移结节数(小于3个)和肝动脉栓塞化疗(HAI)。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分型、化疗和肝动脉侵犯是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例异时性转移患者中有3例患者行肝切除后生存时间超过5年。  相似文献   

5.
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伴肝转移患者36例,其中行原发病灶切除31例,单纯胃网膜右动脉注药化疗5例。前31例在行原发病灶切除的同时对其肝转移灶根据其不同情况而采用转移灶切除、转移灶无水酒精注射、肝固有动脉注药并结扎等处理,其疗效满意。因此,作者认为胃癌即使发生了肝转移也不要轻易放弃手术,在尽可能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处理肝转移灶,再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措施,同样能起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转移是影响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Okano等[1]报道9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同时性肝转移78例,异时性肝转移12例)中仅19例有条件行肝转移灶切除术,该19例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和34%.Hiratsuka等[2]报道胃癌肝转移患者中有40%合并腹膜转移,60%转移灶已累及肝左、右叶,仅10%有条件行B级治愈性切除术.本研究应用组织因子cDNA转染高转移能力的SGC-7901 L2亚系胃癌细胞,建它裸鼠原位种植肝转移动物模型,观察转染组织因子cDNA的SGC-7901 L2亚系细胞肝转移灶形成能力的变化,旨在探讨组织因子对胃癌细胞肝转移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报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癌伴肝转移患者36例,其中行原发病灶切除31例,单纯胃网膜右动脉注药化疗5例。前31例在行原发病灶切除的同时对其肝转移灶根据其不同情况而采用转移灶切除、转移灶无水酒精注射、肝固有动脉注药并结扎等处理,其疗效满意。因此,作者认为胃癌即使发生了肝转移也不要轻易放弃手术,在尽可能根治性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处理肝转移灶,再配合其它综合治疗措施,同能起到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  相似文献   

8.
外科治疗胃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行外科治疗的胃癌肝转移患者25例,17例为同时性肝转移,8例为术后发现的异时性肝转移。其中单转移灶15例,多转移灶10例。行不规则肝切除16例,左外叶切除4例,左叶切除3例,右叶切除2例,术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16例。结果1例同时性肝切除患者术后死于肺部感染、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余24例均获随访,中位时间25(7—60)个月。胃癌肝转移灶切除后1、3年生存率为68.5%和29.8%,原发癌浸润表浅、淋巴结转移少、单转移灶、异时性转移及转移灶有包膜是影响生存率的有利因素。结论同时及异时性胃癌肝转移可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但应注意手术指征的把握。  相似文献   

9.
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对1990年1月至1999年11月间施行肝切除的24例胃癌肝转移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同时性肝转移19例,异时性转移5例。共施行肝段叶切除8例,肝部分切除16例;19例同时性肝转移患均在肝切除的同时加行根治性胃切除术。术后并发肝昏迷死亡l例。手术死亡率为4.2%。全组22例获得随访。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8.2%和9.1%。生存分析显示,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率不仅与胃癌原发灶的分化程度、有无浆膜面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且与肝转移灶的数目及其在肝脏内的分布范围有关。结论对于胃癌孤立性肝转移患,其原发病灶可根治切除的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部分患可获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0.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分析影响所有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8.8%、3.6%和0,平均生存时间为(11.3±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神经浸润、腹膜转移、转移灶数目、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及转移灶切除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预后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转移灶肝内分布类型和转移灶切除与否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1年10月间93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32例行胃癌肝转移灶切除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异时性肝转移24例(2.6%),行肝转移灶切除14例(58.3%);同时性肝转移90例(9.6%),行肝转移灶切除18例(20.0%)。32例患者病理检查均证实为肝转移腺癌。术后1、3、5年生存率,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为73%、37%、25%;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为68%、24%、1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孤立的同时及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转移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胃癌肝转移八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988~ 1993年间行胃癌切除术 42 8例 ,其中同时发现肝转移者 2 1例 ,占 4 9%。我们对 8例肝转移者行根治性胃切除术同时切除肝转移灶 ,其余 13例仅行胃癌切除术 ,而对肝转移灶未作特殊处理。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肝转移灶切除组 8例 ,其中男性 6例 ,女性2例 ,年龄 47~ 71岁 ,平均 5 6 8岁 ,肝转移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 ;肝转移灶未切除组 13例 ,其中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42~74岁 ,平均 6 1岁 ,经手术探查证实肝转移。2 术中发现 :肝转移灶切除组 (8例 ) :其中胃原发癌Bor rmannⅡ型 3例 ,…  相似文献   

13.
正肝脏是晚期胃癌常见的远处转移器官,文献报道4%~14%的胃癌发生肝转移~([1])。多年来,学者们一致认为发生肝转移的胃癌组织通常分化差,转移灶多发且常累及两个肝叶,同时存在原发灶对邻近器官直接侵犯以及腹膜播  相似文献   

14.
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远处转移,其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如不进行治疗.合并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仅有6~12个月的中位生存期.而行转移灶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至24~46个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肝切除术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肝脏切除手术方式一般有规则性肝(段)切除或不规则性肝切除两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步切除治疗胃癌并局限型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并局限型肝转移行同步切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7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例,根治性全胃切除1例;局部肝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生存期分别为9、12、12、13、21、24、30、37和62个月,平均生存24.3个月。术后6例再发残肝转移。死亡原因中,3例死于残肝转移,3例死于腹膜转移。结论对胃癌并局限型肝转移患者施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可有效地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伴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6例胃癌伴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灶及转移灶同步切除17例,对未切除的肝转移灶行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门静脉化疗栓塞等局部治疗19例,并与1995年1月-1999年12月间收治条件类似的16例胃癌原发灶切除而对肝转移灶未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肝转移灶切除组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5%、29%,肝转移灶局部治疗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3%、26%,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转移灶未治疗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9%、0,较肝转移灶局部治疗组1年、3年生存率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胃癌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应积极行转移灶的局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在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中,胃癌位列第2位。亚洲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地区更高[1]。胃癌预后一般较差,5年生存率仅40%左右[2]。尽管只有9%的胃癌患者发生肝转移,但由于多种不可治疗因素同时存在,肝切除术适应证有限,手术指征也较难把握,更重要的是,肝切除术对胃癌肝转移患者是否有益也存在较多争议。因此,要提高胃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就必须明确其转移机制,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阻断、控制和治疗胃癌肝转移。  相似文献   

18.
肝脏是胃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器官,胃癌肝转移(GCLM)是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威胁。目前对于GCLM的治疗国内外还没有制定出标准方案。而外科手术彻底切除胃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GCLM的治疗方法。笔者就GCLM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优势及不足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7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338例中伴肝转移的3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施行同时性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切除组)的19例和仅行胃癌根治术而未行肝转移灶切除术(未切除组)的12例的术后生存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全组除1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外,其余30例均获得随访.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4.4%和33.3%;未切除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50.0%,3年及5年生存率为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切除组病例中有68.4%在肿瘤和周围肝组织间形成纤维假膜.结论 假包膜形成是有利的预后因素.对于胃癌肝转移病人,特别是有假包膜形成者采用外科治疗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肝切除治疗的疗效以及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总结24例胃癌肝转移行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均获得随访,胃癌肝转移外科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67%,3年生存率为21%,5年生存率为13%.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R0切除、转移灶大小为重要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大小、脉管瘤栓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严格适应证的胃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可以改善预后.综合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