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比64排螺旋CT与X线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肩胛骨隐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X线检查及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 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2.65%,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为79.41%,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肩胛骨隐匿性骨折采取64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DR与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我院进行隐匿性骨折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DR检查,比较CT、DR 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结果:CT隐匿性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DR诊断准确率为79.31%,腕舟骨骨折、胸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颈椎骨折、腰椎骨折、肋骨骨折等各项目CT检出率均明显高于DR,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R,有利于降低漏诊以及误诊率,可为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肋骨微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50例肋骨细微骨折患者,分别对其实施X线平片诊断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使用X线平片诊断的检出率为72%,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检出率98%,同时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64%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多层螺旋CT对肋骨细微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取得更加准确的诊断效果,同时也能够明显的提升临床检出率,在对肋骨细微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本次研究要求,纳入2018年3月-2019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骨折患者16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组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MRI),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的诊断方式下的检出准确率。结果: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数据,对照组患者中,各项骨折检出准确率为87.5%;观察组患者中,检出准确率为97.5%;2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对比,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本次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骨折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对比得知,MRI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使用MRI进行诊断,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获得科学有效的诊断數据,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16排螺旋CT在肋骨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50例,采取16排螺旋CT诊断,对照组250例,采取X线诊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诊断出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为248例,准确率为99.20%;对照组诊断出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为224例,准确率为89.60%;实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肋骨隐匿性骨折患者采取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医生确诊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对比。方法:于2017年4月-2018年9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77例,全部患者入院后都进行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骨折征象;患者入院时主诉受伤处活动异常,有肿账与疼痛感,全部患者以此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患者的该组合检查情况认真观察,对3种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X线片检查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鼻骨、髌骨、肩关节、髋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足骨、总计检出率分别为28.57%、75%、69.23%、81.82%、66.67%、75%、70%、64.94%,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的57.14%、91.67%、84.62%、90.91%、77.78%、87.50%、80%、79.22%,比较差异显著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X线片漏诊率35.06%,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的20.78%,比较差异显著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T1WI与T2WI的检出率都比较高,且明显高于X线片、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T1WI不能检出骨折患者5例,漏诊率6.49%;T2WI检查都呈现低信号状态。结论:与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更高,临床诊断价值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隐匿性骨折患者100例,均接受X线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诊断,比较2种检查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 CT组的诊断阳性率为95%,明显高于X线片组的诊断阳性率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准确地检出隐匿性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与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选择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97.44%明显高于螺旋CT扫描检出率91.03%,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螺旋CT扫描相比,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更高,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与X线诊断肺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筛选2014年7月‐2017年12月来该院诊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之后再依据病理检查的确诊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在肺癌诊断上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在90例肺癌患者的病理学检验结果统计中,早期肺癌患者为64例,其中34例周围型肺癌,30例中央型肺癌;肺部疾病患者26例,其中12例肺结核,5例肺部感染,5例肺部纤维瘤,4例肺部纵膈恶性淋巴瘤。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患者的准确率为94.4%,胸部X线诊断肺癌患者的准确率为76.7%,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准确率明显大于胸部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临床上诊断早期肺癌的准确度较高,相对比胸部X线,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X线和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和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98.28%、96.55%、98.28%,明显高于X线诊断(81.03%、82.76%、7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运用到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的检查和诊断中,可提高可疑的隐匿性骨折、四肢骨折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骨科医师诊治四肢骨折提供更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总检出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总检出数55例,其中鼻骨3例,肩关节6例,腕关节6例,髋关节6例,膝关节12例,踝关节18例,足骨4例;多层螺旋CT总检出数46例,其中鼻骨2例,肩关节5例,腕关节5例,髋关节4例,膝关节11例,踝关节16例,足骨3例,核磁共振成像阳性检出率(94.83%)高于多层螺旋CT阳性(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层螺旋CT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显影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隐匿性微小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隐匿性骨折病人181例,入院后均进行X线片、计算机X线成像(CR)、常规CT以及MSCT检查。比较4种方法的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结果:181例病人中四肢骨折46例,肋骨骨折52例,盆骨骨折30例,颈面部骨折25例,股骨骨折28例。4种检查方法的各类型骨折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各类型骨折检出率和总检出率均以MSCT最高,其后依次为常规CT、CR、X线片(P<0.05)。MSCT不同三维重建技术的各类型骨折检出率和总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多平面重建的总检出率最高(100.00%),其后依次为表面遮盖成像技术(83.98%)、容积再现(66.30%)、最大密度投影(31.49%)(P<0.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隐匿性微小骨折的诊断方面明显优于X线片、CR诊断和常规CT,其中多平面重建技术效果最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影像学检查在骨盆骨折诊治中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7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影像学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准,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骨盆骨折的诊断结果。结果 70例患者共有113处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各种部位骨折的诊断率均为100%,X线片对髋臼后唇、后柱及骶髂关节骨折漏诊5例,髋臼中间壁骨折漏诊4例,髋臼顶壁、骶尾骨、髂骨翼骨折漏诊各3例,诊断准确率为79.6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对髋臼前唇、前柱,髋臼顶壁,耻骨上、下支,坐骨上、下支,骶尾骨,髂骨翼,耻骨联合分离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后唇、后柱,髋臼中间壁及总骨折诊断率均高于X线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各种类型的骨盆骨折,诊断率非常高,还可全面、精确地反映出骨折部位的空间构象及骨盆的立体形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5例常规X线检查阴性而高度怀疑为隐匿性骨折的外伤患者,分别采用MRI、MSCT对疑似骨折部位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诊断方式的检测结果、阳性率和特异性。结果MRI对隐匿性骨折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6.08%、93.04%,明显高于MSCT检查(P<0.05);两者在骨折特异性和骨折类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优于MSCT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对髋关节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疾病患者116例,患者均进行了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对髋关节疾病误诊率、漏诊率。结果X线平片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28%、75.86%、68.75%;螺旋CT对髋关节骨折、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结核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77%、100.00%、100.00%,明显优于X线平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仅出现骨折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各1例(0.86%),髋关节疾病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X线平片骨折漏诊、结核漏诊、关节内碎片漏诊、关节内碎片误诊率分别为6.03%、3.44%、4.31%、3.44%,漏诊误诊合计发生率为17.24%,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可有效、全面显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结核、股骨头骨折典型影像学征象。结论X线平片、多层螺旋CT均可有效显示不同髋关节疾病的图像表现,多层螺旋CT对髋关节疾病诊断准确率优于X线平片,漏诊误诊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和X线在肩胛骨骨折术前及术后痊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5例肩胛骨骨折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将图像输入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并与X线检查结果对比。结果65例骨折患者中,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正确例数为65例,骨折分型与术中所见一致,准确率为100%;X线诊断正确例数为5 1例,准确率为78.46%。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图像可清晰显示骨折凹陷、移位、累及范围及骨折块数目,对于移位不明显的非粉碎性骨折表现为骨折线;复查时可清楚观察到钢板、固定情况及骨折复情况;而X线无法清晰显示骨折移位及病变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12-114
目的分析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17例,临床诊断时均应用多排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观察诊断准确率。结果经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可知,117例患者中,明确诊断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4.0%。多排螺旋CT对各具体急腹症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腹症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后可提升诊断准确率,促使患者尽早接受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腕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X线、MSCT检查,配合重建技术处理,且临床资料完整,分析MSCT重建技术对腕关节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MSCT诊断腕关节骨折符合率高于X线片(P0.05);MPR重建、VR重建检出腕关节骨折准确率相近,均高于CT平扫(P0.05);MSCT对关节脱位、骨折、移位骨碎片及骨挫伤诊断准确率均高于X线片(P0.05)。结论 MSCT重建技术可直观、立体显示腕关节骨折征象,提高腕关节骨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无创可视化成像技术新的方法和手段,医学影像诊断显示的是生物组织细胞病变的解剖变化,其在本质上反映了生物体各种整体机能的变化,能为骨科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指导手术和预后评估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本文从骨科的踝关节创伤、隐匿性及细微骨折、颌骨肿瘤与脊柱骨折等多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了多层螺旋CT、MRI在临床骨科医学中的应用进展。不过由于现代疾病学理论与医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为此在最后展望了分子影像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发展,希望能为我国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X线平片结果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骨折的急诊外伤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法成像等后处理。分析各图像显示骨折情况的能力。结果:52例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49例显示骨折,其中眼眶骨折9例,脊柱骨折12例,髋关节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腕骨骨折2例,跟骨骨折3例,肩胛骨骨折1例,肋骨骨折6例。排除骨折3例,阳性率94.2 %。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能够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