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28 d死亡风险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入住ICU重症肺炎患者,统计28 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比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ICU重症肺炎死亡的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联合检测血清NLR、PLR、hs-CRP对ICU重症肺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ICU重症肺炎患者28 d病死率为30.17%(35/116)。死亡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占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WBC)、血清NLR、PLR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I评分、血清NLR、PLR及hs-CRP均为影响ICU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因素(OR=3.827、4.354、3.327、2.765,P<0.05)。 结论血清NLR、PLR、hs-CRP三者联合对ICU重症肺炎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效能较高,可作为评ICU重症肺炎患者28 d预后死亡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1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于MHD治疗当天开始进行随访,记录患者2年内生存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HR预测患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ROC曲线所得MHR最佳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高MHR组和低MHR组;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或脑卒中、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MHR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MHR预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2年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95%CI:0.752~0.890),最佳截断值为0.37,其灵敏度为65.8%,特异度为93.1%。结论:MHR是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2年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医师需注意患者血液透析前MHR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对AECOPD患者院死亡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入院24 h内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PACHEⅡ评分等。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统计NLR、PLR、APACHEⅡ评分在两组之间有无差异,运用ROC曲线评估NLR、PLR、APACHEⅡ评分对死亡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NLR、PLR、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123例)及死亡组(18例)的均值分别为7.82±9.01、205.46±165.19、16.95±3.68及34.62±20.10、547.71±481.67、29.90±6.65,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NLR截断值为0.849(敏感度72.22%,特异度为82.11%),PLR截断值为323.68(敏感度61.11%,特异度为87.8%),APACHEⅡ评分截断值为25.7(敏感度55.56%,特异度为90.24%),NLR、PLR、APACHEⅡ评分对AECOPD患者的死亡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者联合AUC值最大,为0.892对死亡的预测价值更佳。结论NLR、PLR、APACHEⅡ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具有最佳预测效果,且NLR、PLR是AECOPD患者简便、有效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 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19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入院1周内每日记录AGI分级,并分析不同AGI分级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别绘制AGI分级、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以及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患者28 d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进行比较。结果:192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为38.0%(73/192),AGI的发生率为89.1%(171/192),其中1级患者69例,2级72例,3级26例,4级4例。AGI分级越高,患者危重症评分、28 d死亡率越高(P均<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乳酸、机械通气(MV)、AGI分级以及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提示,AGI分级、SOFA评分对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均低于APACHEⅡ评分,但两者相结合的预测能力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高,AGI分级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系统早期预警评分(CREWS)预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院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肺功能分级、CREWS评分等情况;对急性加重期COPD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CREWS评分预测急性加重期COPD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的CREW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 0. 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EWS评分是急性加重期COPD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CREWS评分预测急性加重期COPD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26,95%CI为0. 745~0. 908,最佳截断点为CREWS评分≥5分;根据CREWS评分预测患者院内死亡的敏感度为56. 80%,特异性为98. 10%。结论根据CREWS评分预测急性加重期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院内死亡的敏感度较低,而特异性较高,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随CREWS评分的增高而增大,需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基层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01-2018-12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C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等资料,计算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价值,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NLR7.79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较NLR≤7.79患者更高(P0.05)。ROC曲线显示,NLR的截断值为7.79时,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LR是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因子(OR=10.95,95%CI:1.20~100.31,P0.05)。结论:NLR可能是基层医院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评估预后的潜力。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符合条件的1 215例COPD患者为对象,依据诊断标准分为COPD合并CAP组783例和AECOPD组432例。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NLR与其他炎性指标(WBC、PCT、CRP、FIB)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于COPD合并CAP与AECOPD的诊断价值及评估预后的潜力。 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的NLR与其他炎性指标均有明显相关性(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3.987的NLR的截断值,鉴别两组的灵敏度为56%,特异性66%,AUC为0.627;NLR在预测ICU入住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率方面,COPD合并CAP组AUC分别为:0.79、0.773、0.791、0.726;AECOPD组AUC分别为:0.874、0.915、0.862、0.74。 结论NL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鉴别COPD合并CAP与AECOPD,但准确性不高;NLR较其他炎性指标在预测ICU入住率、住院期间病死率、机械通气使用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热射病(H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及苏家屯区中心医院于2016年7月20日至2022年9月1日收治的43例H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患者28 d转归情况为终点,分为存活组(29例)和死亡组(1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热射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发病24 h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清肌红蛋白、NLR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H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应用DeLong检验比较4者间ROC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24 h NLR(调整后OR 1.13,95%CI 1.02~1.25,P=0.015)、肌红蛋白(调整后OR 1.01,95%CI 1.00~1.02,P=0.001)、DIC(调整后OR 5.19,95%CI 1.41~19.08,P=0.013)是影响热射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24 h NLR、DIC、肌红蛋白、NLR联合SOFA评分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内科因心力衰竭入院治疗的3 608例HFpEF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根据入院NLR水平分为三组:NLR低值组(NLR≤2.47,n=1 204)、NLR中值组(NLR 2.48~4.12,n=1 203)、NLR高值组(NLR≥4.13,n=1 201)。采用Cox回归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LR对HFpE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同时应用ROC曲线分析NLR评估HFpEF患者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的价值。结果:平均随访(3.20±2.01)年期间,NLR低值组、中值组、高值组心血管死亡分别为163例(13.5%)、257例(21.4%)、408例(34.0%),全因死亡分别为273例(22.7%)、403例(33.5%)、617例(51.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是HFpE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NLR每增加1,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及28 d病死率间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心源性机械通气患者67例,在其上机24内测量NT-proBNP水平,并记录各项化验指标和临床生理指标,记录机械通气7d脱机成功的人数,随访28 d患者是否死亡,比较不同结局患者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预测患者结局的最佳NT-proBNP水平。结果机械通气7d脱机失败组较7d脱机成功组、28 d死亡组较存活组,其NT-proBNP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后者(3 830ng/L比492 ng/L,4 383 ng/L比706 ng/L)。NT-proBNP预测7d脱机率和28 d病死率的AUC分别为0.777±0.058和0.790±0.057,最佳界值点分别为780 ng/L和2262 ng/L,NT-proBNP预测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7d脱机率和28 d病死率的能力优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结论血NT-proBNP可成为非心源性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对于此类机械通气患者应改善心功能以争取及早脱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Elixhauser合并症指数(ECI)与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对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运用T-SQL语言从美国重症医学数据库(MIMIC-Ⅲ)中提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层分析评价ECI与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ECI预测院内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共纳入402例患者,其中存活患者330例,死亡患者7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机械通气、ECI和CRUB-65评分与患者的院内死亡相关(P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CI≥21分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95%CI):1. 98(1. 14,3. 45),P=0. 0154]; ECI预测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6169 (95%CI:0. 5424,0. 6913),与CRUB-65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ECI≥21分是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初步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联合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28d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75例SA-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d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51例)和死亡组(24例),比较2组患者HBP、PCT等情况。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AKI患者28d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森林图比较SA-AKI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AKI患者28d死亡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和生存组HBP[115.66(96.87,255.20)和95.61(46.82,114.79)ng/mL]、PCT[29.13(26.03,111.53)和14.41(6.62,23.91)ng/mL]、血乳酸[3.90(1.75,6.93)和2.02(1.47,4.08)mmol/L]、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25.50(21.25,31.00)和20.00(16.00,26.25)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11.46±3.68)和(8.69±3.50)分]、住院时间[9.00(5.50,19.75)和21.50(15.00,30.00)d]、使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24(100.%)和35(68.6%)],使用血管收缩性药物[22(91.7%)和32(62.7%)]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P(OR=1.155,95%CI 1.007~1.325)、PCT(OR=2.698,95%CI 1.003~7.254)、住院时间(OR=0.379,95%CI 0.144~0.995)是SA-AKI患者28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HBP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最佳截断值为65.815ng/ml,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78.4%;PCT预测的AUC为0.871,最佳截断值为20.670ng/ml,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64.7%;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903,最佳截断值为0.222ng/ml,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70.6%。结论 血清HBP和PCT水平升高是SA-AKI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BP、PCT水平对SA-AKI患者28d死亡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检测预测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APACHEⅡ评分对AECOPD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I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3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后2 h内进行APACHEⅡ评分,随访30 d后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按临床处置方式分为药物治疗组、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比较各组的APACHEII评分,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E)分析.结果 ,死亡组的APACHEII分值显著高于存活组.无创通气组ROC曲线下面积0.770,最佳截断值为18分.有创通气组ROC曲线下面积0.969,最佳截断值为28分.死亡组ROC曲线下面积0.946,最佳截断值为24分.结论 APACHEII评分有助于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并指导其临床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HBV-ACLF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第28 d表现出的疾病转归状况进行分组,分别归为死亡组(n=42)或者生存组(n=58),收集两组性别、年龄、实验室指标、MELD评分以及临床并发症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Man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ELD评分与NLR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不同预测指标对HBV-ACLF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对100例HBV-ACLF患者分析显示,死亡组的年龄、Alb、ALT、肌酐、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TBil、NLR、MELD评分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生存组肝性脑病、出血、腹水、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死亡组,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用二元logistic分析发现NLR、MELD评分为HBV-ACLF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22),且NLR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264,P=0.008)。NLR和MELD评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9和0.72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 7)。结论 NLR是影响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223例,均接受手术治疗,发生POD 51例(POD组)、未发生POD172例(非POD组)。比较两组术前GNRI和NLR。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NRI、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OD的预测效能。结果 POD组GNRI低于非POD组,NLR高于非POD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1,95%CI:1.019~1.146)、脑卒中(OR=2.712,95%CI:1.011~7.271)、NLR(OR=1.484,95%CI:1.021~2.156)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GNRI(OR=0.880,95%CI:0.825~0.940)则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死亡相关因素,寻找对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死亡有预测价值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102例,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分为生存组63例和死亡组39例,比较2组基本资料、检查结果及撤机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年龄≥75岁(66.7%vs 39.7%)、冠心病(61.5%vs 31.7%)、低蛋白血症(66.7%vs 23.8%)、肾功能不全(59.0%vs 36.5%)、电解质紊乱(61.5%vs 30.2%)、机械通气时间[(181.85±146.41)h vs(118.20±109.41)h]、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9.0%vs 33.3%)明显高于生存组,撤机成功(17.9%vs 81.0%)明显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OR=9.671,P=0.003)、撤机成功(OR=0.038,P=0.000)与重症脑梗死机械通气患者死亡明显相关。结论年龄≥75岁及撤机失败的重症脑梗死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选取脓毒症患者133例。收集患者入院24h及72h相关化验指标,并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根据患者入院28d后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92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试验分析NLR与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及降钙素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血pH、血乳酸、APACHEⅡ、SOFA评分及入院72h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72h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及APACHEⅡ、SOFA评分预测能力较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28、0.731、0.739、0.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2hNLR及APACHEⅡ评分是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淋巴细胞及APACHEⅡ评分3个指标预测脓毒症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24h NLR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r=0.262,0.193,均P<0.05)。结论:入院时NLR可以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72hNLR和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72hNLR、APACHEⅡ评分及72h淋巴细胞计数3个指标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8.
马雪晨  杨进  陆友金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3):325-328,341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CR),预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重症CAP和死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99名CAP住院患者,依据患者肺炎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症CAP组与非重症CAP组,依据患者28d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各组之间qSOFA评分、NLCR值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分析qSOFA评分、NLCR以及两者联合预测CAP患者为重症CAP、28d内死亡的价值。结果重症CAP组的qSOFA评分和NLCR值高于非重症CAP组,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qSOFA评分、NLCR和qSOFA评分联合NLCR预测重症CAP的AUC值分别为0.92、0.83、0.85;预测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89、0.78、0.79;qSOFA评分预测患者为重症CAP和死亡的AUC值均大于NLCR和两者联合的AUC值(P<0.05)。qSOFA评分、NLCR以及两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敏感度分别为54.3%、69.5%和83.7%;特异度分别为99.0%、87.4%和86.5%;三者预测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分别为60.4%、66.0%和83.0%;特异度分别为92.8%、77.6%和75.2%。结论qSOFA评分和NLCR均可用于预测成人CAP的严重程度,qSOFA评分预测CAP严重程度的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较低,将其与NLCR联合可提高预测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T2DM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316例老年T2DM病人,电话随访记录其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以及生存组。比较2组病人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RDW、NLR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RDW及NLR预测老年T2DM病人全因死亡风险的价值;根据ROC曲线的截断值,分析RDW及NLR预测老年T2DM病人并发症的价值。结果 本研究随访时间为(46.22±11.48)个月,失访13例,最终纳入303例,其中发生全因死亡71例。2组年龄、性别、BMI、DM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HbA1c、白蛋白(ALB)、肌酐(Cr)、RDW及NL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DW、NLR均与FPG、HbA1c、Cr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DW预测老年T2DM病人全因死亡风险的截断值为13.2%,灵敏度为7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脉搏连续心排血量(PICCO)指导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消化科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应用PICCO指导早期液体复苏的37例SAP患 者作为PICCO组,同期选择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复苏的39例SA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48h内液体出入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28天病死率。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性(ROC)曲线分析28天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76例患者入选,其中男41例,年龄58.76±13.84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例、入院血糖、血乳酸、血肌酐、氧和指数、平均动脉压、APACHE II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PiCCO组患者的0~6h补液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6~72h补液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PICCO组患者的血液净化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但是两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比例、导管相关感染率和28天病死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ROC曲线发现年龄(AUC 0.71, 95% CI, 0.63~0.76,P=0.03)和APACHE II评分(AUC 0.78, 95% CI, 0.67~0.91,P=0.02)为预测28天病死率的重要因素。结论PiCCO可以精确指导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