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病症.药物治疗是解除头痛的重要措施,现将近年国内临床上各类头痛药物治疗方法整理介绍如下: 1 利多卡因治疗丛集性头痛[1] 丛集性头痛又称组胺性头痛,为偏头痛之一.胡氏报道用利多卡因溶液滴鼻治疗丛集性头痛5 例,获得满意效果.方法是头痛发作时让患者取卧平位,头后仰40 °向头痛侧转30°~40°,以4%利多卡因1ml缓缓滴入头痛侧的鼻孔,头部保持上述姿势数分钟.若给药后3分钟头痛未完全缓解,可重复给药一次,如因鼻充血影响药物进入蝶腭窝时,则可先滴入数滴0.5%苯肾上腺素溶液,数分钟后重复滴入利多卡因溶液.结果,除1例双侧性头痛无效外,余4例均获得明显疗效,多在给药1~3分钟内头痛完全或大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2.
抗惊厥药和抗抑郁药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治疗偏头痛。迷走神经刺激(V NS)对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和疑似抑郁有效,其镇痛作用也已被证实。这些研究结果提示,V NS可能对治疗严重的顽固性头痛有效,因此本试验对患有这种头痛的患者采用VN S治疗。对患有慢性丛集性头痛和偏头痛而丧失工作能力的4例男性和2例女性患者进行VN S。患有慢性偏头痛的1例男性和1例女性患者给予V N S治疗后疗效明显,患者工作能力恢复。2例慢性丛集性头痛患者治疗后头痛症状显著改善,5例患者V N S治疗耐受性良好,但1例患者在最低电流强度下仍出现恶心的症状。总之,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6例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本组2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矫正鼻内解剖变异,治疗后头痛明显缓解23例,有效率88%。结论鼻内镜下解除鼻内解剖变异,是治疗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6例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资料。结果本组26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矫正鼻内解剖变异,治疗后头痛明显缓解23例,有效率88%。结论鼻内镜下解除鼻内解剖变异,是治疗无鼻部症状的鼻源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妥泰单药治疗儿童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妥泰单药治疗的儿童癫痫患者,分析其用药量、方法和6个月内的癫痫发作情况及产生的副作用。结果:9例患者因无效退出观察,32例患者完成观察,6个月内有效率为76.19%,54.76%(23/42)发作完成停止,各类癫痫治疗效果无差异。1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妥泰单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妥泰是一种广谱的抗痫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手法整复与神经阻滞疗法二种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分析,探讨其病因、发病及治疗机理。方法对资料完整的213例颈源性头痛患者,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每周一次,三次为一疗程,根据VA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年后,治愈140例、显效33例、好转26例、无效14例,优良率81.2%。结论椎旁软组织手法松解及消炎镇痛药局部注射综合疗法,对颈源性头痛治疗来说,不失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疗效。方法:24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中药组、针药组各80例。结果:针刺纽、中药组、针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25%、88.75%、9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所致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静脉给予常规剂量(治疗组,n=38例)及大剂量(对照组,n=40例)地塞米松,观察头痛改善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有效率92.1%,对照组为95.0%,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后地寒米松静脉给药可有效缓解tSAH后头痛,且其疗效未发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某地109例青少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结果:3种药物退热的效果接近,无不良反应.结论:头痛、咽干痛、咳嗽、咽充血是青少年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由于脏腑经络受邪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异,以六经论治头痛,治疗上适当加用引经药引导药物直达病所,使药专力宏,药到病除。《黄帝内经》中就有将头痛按经络分类,但无引经药物的记载。《伤寒论》开创分经用药先例,张元素根据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将药物各归其经,最早提出"引经报使"理论,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痛》对六经头痛引经药首作明确论述,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和发展,引经药在头痛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鼻甲异常引起头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8例中鼻甲异常引起头痛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病变均通过鼻内镜、鼻窦CT确诊,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术,21例头痛消失,5例头痛缓解,3例无改善。结论: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是治疗中鼻甲异常引起头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头痛强度评估(PPI)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PI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4年 10月~ 1997年 5月应用 2 0 %甘露醇静脉滴注方法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头痛 90例。收到很好地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30例 ,女性 6 0例。年龄最小者14岁 ,最大者 72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 75例 ,甲状腺腺瘤 6例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 9例。手术术式均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 .治疗方法及结果 :病人做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 2 0 %甘露醇 2 5 0ml,只一次给药即可。疗效观察 :90例中 84例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生 ,6例有轻微头痛、恶心。有效率占 10 0 % ,完全控制症状占 9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鼻甲异常引起头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8例中鼻甲异常引起头痛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病变均通过鼻内镜、鼻窦CT确诊,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术,21例头痛消失,4例头痛缓解,3例无改善.结论 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是治疗中鼻甲异常引起头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志军  张国兴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21-2521
目的:探讨各类头痛的红外热成像特征及其应用和前景。方法: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327例头痛人群进行检测。结果:经热图像分析,偏头痛热图表现为前额某一侧出现高温区,神经性头痛热图表现为前额或某单一侧出现高温区热源,紧张性头痛热图表现为不规律热源。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对人体无介入、无创伤的新型的检测方法,对头痛的分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滋阴平肝法治疗头痛肝阳化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0月长春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滋阴平肝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头痛宁胶囊为阳性对照药治疗,疗程15天。在观察期1个月内,每两周随访一次,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肝阳化火症应用滋阴平肝的方法,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治疗,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价格适中,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7.
观察偏痛散 (自拟方 )塞鼻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64例的疗效。通过脑阻抗血流图(REG) 进行治疗前后的观察对比研究。结果 :发现对无先兆型和先兆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均有效。总有效率分别为 97.1 %和 83 .3 % ,REG的流入时间、波幅、转折高比值、重搏波、波型及幅波差均见明显的变化。结论 :偏痛散鼻腔给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可望成为替代全身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给药在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年7月~2005年9月间我院采用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5例的临床效果。结果治愈51例,好转2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康复者术后随访3个月~3年,均无顽固性头痛、头晕、癫及脑积水等后遗症发生。结论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给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能迅速减少颅内积血、减轻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头痛是一种常见病症。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自1969年以来采用割治疗法治疗各种头痛病人156例,收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神经性头痛疗效明显,有效率达96%。一、病例选择: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以头痛为主)、偏头痛、脑震荡后遗症。二、治疗方法:1.切口部位,偏头痛选埘侧手掌;后头痛、前头痛、神经衰弱等选两侧手掌均可,但以左手为宜。2.按一般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川芎、当归等组成的复方制剂治疗3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总有效率为96.7%,疗程最短7天,最长45天,平均20天,证明此复方制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效果显著。本方无不良反应,且药源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