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利用Anton Paar MCR301旋转流变仪开展了不同区块稠油粘温性的实验研究,在20~300℃,利用HA-Ⅱ型比热容测定装置及HA-Ⅱ型导热测定装置,测定了岩石、水和不同区块稠油的比热容及不同区块稠油的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稠油的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降低.在20~300℃,稠油的比热容值在1.6840~4.4939 J/(g·K)变化,变化范围较大.稠油的导热系数都有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规律,并且在数值上较为接近,在20~300℃,导热系数在0.1196~0.1650W/(m·K)变化,变化范围很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方坯连铸实际情况,建立了二维非稳态传热模型,研究了导热系数、比热和密度对结晶器传热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导热系数越大,铸坯表面温度下降越缓慢,铸坯中心温度则下降越快;增大密度或比热,出结晶器的铸坯表面中心及铸坯中心温度均增大.相比较而言,导热系数对结晶器内铸坯凝固传热过程的影响最为显著,比热的影响次之,密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层建模工作是综合各种软、硬数据的过程,它能够集合各方面信息,对建模过程中的各个操作环节进行相互约束与调整,并可以使所建模型符合地下储层的实际状况,以较系统的思路对油藏进行解释。利用相控建模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出储层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4.
徐集油田沙三段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研究是在系统取芯井岩芯分析的基础上,在油藏、岩石物理、测井等理论的指导下,选取标准层,运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得出回归分析公式,对徐集油田的测并曲线进行校正,并依据选层标准,建立该区储层参数解释模型,进而建立了该区的储层物性参数模型,得出该区沙三段的储层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并且平面、层间、层内非均质严重。徐集油田储层物性参数模型,为油田的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的纯碱蒸氨废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热蒸发、过滤分离的方法制取了蒸氨废液不同蒸发阶段的液相和结晶固相试样,并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蒸氨废液蒸发过程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蒸氨废液在蒸发过程中,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密度、黏度增大,沸点升高,pH降低,钙离子、氯离子浓度增大,硫酸根浓度降低,钠离子浓度先升后降;前期需要蒸发大量水分,在自然蒸发量大的地区,采用盐田蒸发浓缩工艺能有效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焦炉荒煤气显热回收传热计算中物性参数缺乏的问题,在简单介绍了焦炉煤气的实际组成和热工计算用焦炉煤气组成的前提下,研究了常压下焦炉煤气黏度、导热系数和比热容3个物性参数。采用热工计算用煤气组分,分别选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对焦炉煤气的物性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推导出焦炉煤气物性参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焦炉煤气黏度、导热系数、比热容这三者的计算值与文献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02%,-4.88%,-4.89%,表明数学模型可以用在工程计算中。  相似文献   

7.
研究轮胎胶料热物性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材料的热物性参数对轮胎温度场影响显著,胎圈处的软三角胶、纤维包布和型胶及耐磨胶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对最高温度和温度偏差均有较大影响;胎肩部位胎面胶的导热系数对最高温度影响最大,胎肩垫胶的热扩散系数对温度偏差的影响最大。依据分析结果对胎圈和胎肩部位胶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为胶料配方改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利用无限大金属板一维非稳态导热的原理,通过实验和数据处理,得到了云南香茅油及其单离香料香茅醇、香叶醇和香茅醛的导温系数、导热系数、传热膜系数和比热,它们可作为精密精馏塔工艺设计的基础数据。这个方法对于其他香料或有机溶液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
玻璃钢材质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制作,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为声发射检测技术,由于该材质具有各项异性特点,声波在玻璃钢材质中的传播情况较为复杂,这给玻璃钢压力容器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利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探究了检测角度、玻璃钢厚度、激励频率对声波在玻璃钢中传播速率的影响.由仿真结果可知,玻璃钢厚度越大,激励频...  相似文献   

11.
防弹用纤维复合材料最佳树脂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针对7. 62mm钢芯弹侵彻高强玻璃纤维复合板时的侵彻机理,研究树脂含量对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影响规律,确定了合适的树脂含量,显著地提高了纤维复合板抗弹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测定了气相生长炭纤维(VGCF) 石墨化前后的密度、元素组成、拉伸强度和模量等基本物理性能及以它们增强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石墨化后VGCF 的综合物理性能比未石墨化的VGCF 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近年来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的回收方法和再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芳纶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芳纶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室内疲劳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滞回变化规律及加固构件刚度随循环次数的衰减变化规律.试验表明采用芳纶纤维进行加固后,梁的疲劳抗裂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有效地延长了损伤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验证了芳纶纤维用于加固承受疲劳荷载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碳纤维复合材料湿热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对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环境条件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可导致其强度和刚度下降.在研究了国内外关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的基础上,从理论模型和试验方法两方面分析了复合材料吸湿模型和扩散机理,结合实际需求对国内外关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湿热性能的试验方法和测试手段进行了评价,认为目前湿热加速老化性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提出了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玻璃钢/复合材料技术源自1958年的七人研究小组,同年诞生第一块玻璃钢制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国防工业的带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起来。  相似文献   

17.
增强是塑料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界面对增强塑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系列讲座向读者介绍增强塑料界面研究概况,内容包括增强塑料概述、表面化学基础知识、聚合物及固体材料表面性能的测试,增强塑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增强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增强塑料界面理论的进展等,旨在使读者通过本讲座,对增强塑料的界面科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热历史对结晶型双向拉伸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同的受热情况对结晶型工程塑料双向拉伸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性能的影响。热处理过程不仅可以消除体系的内应力,提高薄膜的结晶度,而且能使半晶聚合物晶型发生转变,从而提高制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VARTM)制备了玻纤增强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化学溶剂对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分析了其性能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在溶剂中浸泡180d后,其模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界面结合减弱使复合材料强度约有5%~10%的下降,对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没有影响,这为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是决定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实验研究在玻璃纤维表面涂覆经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处理的纳米SiO_2以及在PP基体中加入PP-g-MAH对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_2经KH550表面处理后可以降低其表面能,有利于其在纤维表面分散吸附;纤维表面涂覆纳米SiO_2及在PP中加入PP-g-MAH,有利于增强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提升了116.06%,拉伸强度提升了109.14%,弯曲强度提升了99.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