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妇女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开展避孕工作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7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68例行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将68例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曼月乐女性随机分为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4)。干预组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状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的检出(0.00%,0.00%)及SAS、SDS得分(38.35±6.19,35.06±8.09),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团体心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曼月乐妇女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有效提高曼月乐的续用率,进而减少重复人工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喜宫腔型宫内节育器(宫喜环)的避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站行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喜环的45例育龄妇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人工流产术后放置爱母牌宫内节育器(爱母环)的45例育龄妇女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置环后月经量、腹部疼痛、白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脱落、带器妊娠、因不适取出所导致的停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续用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环后6个月后月经量增多、白带增多、腹部疼痛的情况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喜环柔软程度高,易于弯曲,对人流术后子宫修复影响较小,避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0岁及以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吉妮致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因非计划妊娠行人工流产术的9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人工流产术后即时避孕方法分为曼月乐组(n=42)、吉妮致美组(n=48)。观察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子宫恢复情况等,分析月经模式的改变及点滴出血情况,统计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带器妊娠率、总终止率。结果曼月乐组与吉妮致美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妮致美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曼月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妮致美组点滴出血、闭经的发生率与曼月乐组比较显著降低,但月经量增多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总终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吉妮致美组术后3个月、6个月脱落率、总终止率显著低于曼月乐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0岁及以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即刻放置吉妮致美、曼月乐均可实现良好的避孕效果,吉妮致美可有效降低点滴出血、闭经、脱落等副作用,提高续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史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影响。方法:选择390例于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剖宫产术后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妇女,分为三组,其中123例剖宫产术后12个月内的患者称为观察组Ⅰ,92例剖宫产术后12个月以上的患者称为观察组Ⅱ,175例无剖宫产史患者称为对照组Ⅲ。三组患者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并进行随访观察12个月,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有无发生副作用及避孕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置入IUD后1、3、6、12个月后发生经期延长、经量增加、闭经、不规则出血、腰腹痛、白带增多等副作用情况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且均无出现闭经(宫腔粘连)情况;三组患者中,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因出血、因疼痛取出率为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P=0.538),三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时并未发现有带器妊娠;除术后1个月随访时观察组Ⅱ有1例出现完全脱落外,其余随访时间段各组均无出现脱落情况;三组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随访中的累计续用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史对再次妊娠的女性行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IUD的效果和安全性无明显影响,有剖宫产史的妊娠女性可采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IUD的方式避免重复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观察,扩大宫内节育器放置范围,提供安全的避孕方法。方法:人工流产术后自愿要求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300例为观察组,300例为对照组,于月经干净后2~3d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术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情况(1、3、6、12个月),观察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300例,失访5例,终止使用3例,其中1例是带器妊娠,2例是宫内节育器脱落,无不良反应取出。对照组300例,失访7例,终止使用1例,1例是宫内节育器脱落。结论:不同时期放置吉妮致关宫内节育器均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尤其适宜使用其他类型宫内节育器失败者,也适用于宫腔大者,而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避孕健康指导对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再次流产率的效果,以期提升育龄女性生命健康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健康指导方法,采用人流术后注意事项告知书的形式发放术后避孕相关知识的宣教;试验组患者采用专项避孕健康指导对患者术前避孕情况进行了解,术后按照WHO制定的流产后关爱服务(Post-Abortion Care,PAC)中的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内容进行避孕健康指导,随访期进行生殖健康综合指导。采用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进行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了解患者再次妊娠时间、流产率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婚姻情况、人流术前避孕情况、计划生育时间、对避孕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流产方式、教育背景、居住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流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对避孕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再次意外妊娠3例,2例再次实施人流手术,再次人流手术率5.56%,对照组再次意外妊娠12人,再次人流手术9人,再次人流率25.00%,观察组再次意外妊娠率、再次人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流术后对患者实施避孕健康指导,能明显降低患者再次意外妊娠的几率,提高育龄女性的健康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政策的落实,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非意外妊娠未婚女性术后即时避孕、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自愿行人流手术的640例未婚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n=320)和对照组(n=320)。实验组在常规服务基础上提供PAC服务,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服务。分析两组未婚女性术前意外妊娠的原因及避孕措施,观察两组未婚女性术后即时避孕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未婚女性人流前后的焦虑程度,并随访两组未婚女性术后14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近远期并发症、重复流产率、高效避孕率、应答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未婚女性焦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PAC服务后实验组未婚女性对避孕方法、避孕的重要性等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未避孕和不安全避孕人数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未婚女性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短、术后即时避孕率高、术后高效避孕率及随访应答率高、重复流产率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AC能够缓解未婚女性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未婚女性采用高效避孕措施的概率,降低重复人工流产率,保护未婚女性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频繁脱落节育器的妇女使用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选择有多次脱落并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育龄妇女5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对照组放元宫型宫内节育器,并于放置后6个月、18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8个月末观察组带器妊娠1.6%,脱落率1.6%,因症取出率2.6%;对照组带器妊娠率3.3%,脱落率9.3%,因症取出率3.3%。两组对比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妮宫内节育器脱落率低,避孕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好,尤其适用于宫腔大、宫口松、反复脱落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性科学》2015,(6):103-106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重复人工流产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采取以描述性研究为基础,对441例育龄妇女选择人工流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41例人工流产女性中有重复流产者247例,占56.01%;年龄、婚姻状态及生育史与重复流产不相关,文化程度、职业状态、户籍、避孕情况等对重复流产影响程度较高。结论:重复流产比例较高,直接原因为未避孕及避孕失败,应加强人流后生殖健康服务和避孕指导,避免和减少重复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近期和远期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100例人工流产后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给予计划生育服务,而对照组给予常规流产后的服务,观察两组女性近期和远期的避孕措施情况。结果:干预组避孕措施落实率96.0%和正确避孕率98.0%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避孕措施落实率72.0%和正确避孕率70.0%,两组的临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避孕知识掌握评分(89.5±4.6)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77.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避孕依从性94.0%,明显的高于对照组64.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再次意外妊娠率0,对照组4.0%,两组的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人工流产后女性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可以提高避孕依从性和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在避孕近期和远期中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郑涛 《中国性科学》2010,19(5):17-19,21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方法:观察组:确诊后于当天开始,晚饭后0.5h服用复方甲地孕酮片,每日1片,连服22天停药;对照组:确诊后于当天开始使用益母草颗粒20gbid促进宫子收缩,口服环丙沙星0.2gbid、甲硝唑片0.6gbid预防感染,连用5天。两组均于用药第6天复诊或电话随访,以便观察止血情况,仍未止血则根据情况加用其他药物或行清宫术。结果:观察组有90例(97.8%)患者均在服药4天内血止;观察组2天内阴道出血停止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天后仍有阴道流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甲地孕酮片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止血迅速,副作用小,可避免刮宫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次怀孕妇女在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后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18例有单纯人工流产史与359例有药物流产、无清宫史的初孕妇女在再次妊娠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并发症先兆流产的发生率人工流产组高于药物流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过期妊娠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期并发症人工流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药物流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盘残留、胎盘粘连、胎膜早破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就先兆流产、产后出血两点从远期安全性来看,药物流产优于人工流产。流产作为终止非意愿妊娠及病理妊娠的一种手段,对女性身体伤害常常是远期的。为了避免非意愿妊娠,减少流产,育龄妇女一是要坚持避孕,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使用的和可靠的避孕方法,并珍视自己的第一次怀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或死胎与男方弱精子症的相关性.方法:将反复自然流产或死胎患者及其丈夫与正常妊娠女性及其丈夫按照1∶1配对,回顾性收集女性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检查结果,同时对男性进行精液分析,对比两组数据各进行男女双方差异性分析.结果:RSA妇女FSH和LH低于对照组(P<0.05),IFN-γ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IL-4两组无区别(P>0.05).男性精子结果显示,两组在精子密度和运动能力上均有区别(P<0.05),精子活动度无区别(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FSH、LH、IFN-γ男性精子密度和男性是否为少、弱精子症均为妇女妊娠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妊娠妇女发生流产或死胎,不仅与自身因素有关,男方弱精子症也可能是女方反复自然流产或死胎的原因之一,故临床上需对男女双方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有效防治反复自然流产或死胎.  相似文献   

14.
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药流后子宫异常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降低清宫率。方法:两组均使用益母草颗粒20g bid促进子宫收缩,口服环丙沙星0.2g bid预防感染,共5天。对观察组病例,根据出血量的多少给予不同剂量的己烯雌酚,止血后逐渐减至维持量1mg,止血后再连续用药20天,于第11天加用甲羟孕酮每日10mg,两药同时用完。结果:观察组治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无效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止血迅速,副作用小,可避免了刮宫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科自2009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118例中期妊娠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59例患者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作为对照纽,59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引产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9例观察组患者,52例(88.14%)完全流产,6例(10.17%)不全流产,1例流产失败转钳刮术;对照组患者50例(84.75%)完全流产,7例(11.86%)不全流产,2例(3.39%)流产失败,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引产后阴道出血量经比较也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痛,部分观察组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少数对照组患者表现为体温升高,未经处理症状体征均消失。观察组孕产物排出平均时间(6.8±2.3)h;对照组平均时间为(30.6±6.8)h,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终止妊娠手段,应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引产时间明显缩短,而且操作简单、无创伤,更乐于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尿道尖锐湿疣(UC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试验组采用ALA-PDT对80例UCA进行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 1-3次;对照组采用CO2激光对63例UCA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后第3周判定临床疗效,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结果:试验组皮损清除率为98.96%,复发率11.39%(9/79);对照组皮损清除率为100%,复发率30.16%(19/6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皮损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仅少许患者出现轻度水肿、刺痛,对照组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糜烂和浅表溃疡,但二者均未出现疤痕及尿道狭窄等较严重副作用.结论:ALA-PDT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等优势,可作为UCA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银屑病方,每日一剂,水煎服;对照组51例给予阿维A胶囊,每次10mg,每日三次,口服。两组均12周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观察疗效、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瘙痒程度及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全血低切粘度(1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血高切粘度(200/s)、全血中切粘度(3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低切粘度(10/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方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剂;r6低血液粘稠度可能是银屑病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RP)后发生的勃起功能障碍(ED)应用负压勃起装置(VED)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4例RP后E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例,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8例,在服用西地那非的基础上加用Osbon助勃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fIEF-5)评分、阴茎长度和周径、阴茎勃起硬度评分的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2例、5例、1例、0例,而对照组为0例、2例、2例、2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茎长度和周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阴茎勃起硬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RP术后ED患者在口服西地那非治疗基础上进行VED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术者3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1mg)和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的宫颈松弛程度,疼痛程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为973%,显著高于对照组(42.0%,P〈0.01);观察组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4%,显著低于对照组(22%,P〈0.01)。观察组扩张宫颈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P〈0.01)。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良好的松弛宫颈及镇痛效果,对心率、血压影响小,能较好地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微晶磨削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微晶磨削(1次)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每3天1次,疗程4周);对照1组采用微晶磨削治疗(1次)。对照2组采用红蓝光交替照射(每3天1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1周和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66.00%和80.00%)高于对照1组(32.00%和43.00%)和对照2组(21.00%和3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有红斑、干燥以及疼痛等。结论:微晶磨削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