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背景:有关慢性肾脏病2~5期尚未进入透析阶段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特点的研究较少.有资料表明,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可以评价动脉弹性功能.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非随机病例对照实验,予2006-01/08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脏内科完成.对象: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情况稳定的16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和28名健康人.方法:根据肾脏透析预后质量指南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肾损伤组(n=38)、中度肾损伤组(n=54)和重度肾损伤组(n=74),28名健康人作对照组.测定各组体质量、血压、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及生化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各组间差异,并采用单因素相关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因素.主要观察指标: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及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无差异. 轻、中、重度慢性肾脏病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肾小球滤过率、收缩压、脉压存在差异,随着肾脏损伤的加重,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年龄、收缩压及脉压也随慢性肾脏病分期的进展而增加,体重指数及肾小球滤过率呈下降趋势.除与性别因素相关外(r=2.305,P<0.05),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r=0.479,P<0.001)、收缩压(r=0.556,P<0.001)、脉压(户0.603,P<0.001)、血清肌酐(r=0.287,P<0.001)和超敏C-反应蛋A(r=0.316,P<0.001)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负相关(r=-0.436,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肾小球滤过率是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随着肾脏损伤的加重逐渐升高;年龄和肾小球滤过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动脉硬化独市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向平  谭峥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74-137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搏波速度(PWV)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PWV)和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faPWV)进行检测,并测定血脂、空腹血糖(FB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ⅠCP)和金属基质蛋白酶-1(MMP-1)水平.[结果]高血压组cfPWV、crPWV和faPW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血压组的血清hs-CRP、PⅠCP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cfPWV与年龄(r=0.287,P<0.01)、收缩压(r=0.236,P<0.01)、脉压(r=0.245,P<0.01)、FBS(r=0.168,P<0.05)、PⅠCP(r=0.185,P<0.05)、hs-CRP(r=0.174,P<0.05)呈显著正相关;crPWV与年龄(r=0.187,P<0.05)、收缩压(r=0.183,P<0.05)、舒张压(r=0.234,P<0.01)呈显著正相关;faPWV与年龄(r=0.184,P<0.05)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是影响高血压病患者cfPWV的独立因素(P均<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的同时伴有血清胶原合成和炎症反应的增加,其动脉弹性的改变主要受年龄和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价各种营养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6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7例,资料收集包括一般资料、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饮食记录和分析、体测量、生化指标.随访截止时间 2009年6月,记录生存、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营养指标对预后的影响,ROC 曲线分析各因素预测死亡的效果.结果 36个月后,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3例转为肾移植,1例转为腹膜透析,23例死亡,共27例(28%)退出血液透析.主观营养评估SGA评分良好组生存率明显高于SGA营养不良组(P=0.000),SGA、饮食蛋白摄入、血白蛋白、胆固醇和体质量指数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SGA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0.76)最大,是预测死亡效果最好的营养指标.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良好者生存率明显高于营养不良者,SGA是最有效预测患者死亡的指标,而且简单易行,适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脉压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90例MHD患者采用WelchAllyn血压计测定非内瘘侧上肢肱动脉血压并记录。脉压(P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根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SBP+2DBP)/3计算得出。检测患者血生化指标和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采用Complior SP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测定其单次透析前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对MHD患者PP与相关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对糖尿病透析患者和非糖尿病透析患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3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结果MHD患者PP(59.8±16.8)mmHg(1mmHg=0.133kpa),SBP(140.9±20.4)mmHg,MAP(101.1±14.7)mmHg,CFPWV(13.22±3.23)m/s,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多元逐步回归发现,年龄、糖尿病和CFPWV是MHD患者PP的独立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SBP、PP及CFPWV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P〈0.05),DBP低于非糖尿病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脉压明显增加,SBP增高是其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和CFPWV是脉压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动态血压监测能较敏感、客观的反映实际血压水平, 与靶器官损害及预后的关系密切.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以血管内皮损害最常见.动态血压与大动脉弹性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是否有一定相关性?目的: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和超声技术评价原发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和内皮功能的变化,分析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弹性、内皮功能的关系.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临床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五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对象:选择2005-06/2007-04在解放军第三○五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门诊和住院156例新近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114例,女42例,年龄40~75岁,平均(56±4)岁.纳入标准:①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②近1月内在门诊或住院诊断原发高血压.③未服任何降压、降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患者均对检测知情同意,实验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实验分组:根据24 h平均脉压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 24 h脉压< 40 mm Hg组(n=92), 40 mm Hg≤24 h脉压< 60 mm Hg组(n=39)及24 h脉压≥60 mm Hg组 (n=25).②项目检测:采用美国Meditech公司ABPM-04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护仪检测各组患者白昼及夜间脉压及24 h平均脉压;应用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和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评价大动脉扩张性;应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分别通过对肱动脉进行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和硝酸甘油依赖性的血管扩张测定来评价内皮功能.主要观察指标: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扩张性及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纳入患者156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动态脉压与大动脉扩张性的相关分析: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与白昼脉压、夜间脉压及24 h平均脉压均呈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0.281和0.303 (P均< 0.01), 颈-桡动脉脉搏波速度与白昼脉压、夜间脉压及24 h平均脉压均无显著相关(P > 0.05).②动态脉压与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分析:动态脉压与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两变量在数值上呈直线关系.以动态脉压为自变量,以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为因变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显示,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与白昼脉压、夜间脉压及平均脉压呈显著性负相关(r=-0.684,-0.597,-0.668,P < 0.01).动态脉压与非内皮性依赖性血管扩张无相关性.结论:动态脉压升高与原发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降低和内皮功能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瞬时波强(WI)技术中脉搏波传导时间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WI)技术检测脉搏波传导时间及其用于临床评估动脉弹性的可行性。方法应用ALOKA Prosound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66例健康人颈动脉和右肱动脉的脉搏波传导时间。结果脉搏波从主动脉起始部传导到左颈总动脉、右颈总动脉、右肱动脉测量点的时间分别为(25.17±9.53)ms、(26.64±8.43)ms和(73.76±12.15)ms;左、右颈总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肱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与左、右颈总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动脉起始部至左颈总动脉的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身高呈正相关(r=0.360,P<0.01);主动脉起始部至右颈总动脉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身高呈正相关(r=0.397,P<0.01);主动脉起始部至右肱动脉的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身高呈正相关(r=0.417,P<0.01)。结论测量点距离心脏越远,脉搏波所需的传导时间越长;身材越高所需的传导时间越长;可以根据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脉搏波传导时间计算出脉搏波传导速度,后者是评价动脉弹性的经典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以及危险因素分层与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 应用动脉脉搏速度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入选的6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WV(330例测定颈-股动脉PWV值,330例测定肱动脉-踝动脉PWV值),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不同血压水平及危险程度患者的脉搏波速度.结果 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的cfPWV与baPW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股动脉PWV(10.24±1.9)m/s比(10.78±0.9)m/s,P=0.324;baPWV(1 638±160)cm/s比(1 720±170)cm/s,P=0.288];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PWV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颈-股动脉PWV(10.28±1.6)m/s比(12.16±1.4)m/s,P=0.001;baPWV(1 735±138)cm、s比(1 584±160)cm/s,P=0.001].结论 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PWV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脉搏波速度的影响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的营养评估方法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的关系. 方法 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的83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同时收集基本资料、辅助检查结果.随访48月(40±13月),采用Kaplan-Meier以及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营养评估方法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差别. 结果 Kaplan-Meier分析提示:SGA<25分患者的死亡风险较SGA≥25分患者高(P<0.05),MIS>10分组比MIS≤10分死亡风险高(P>0.05).以MNA-SF分组,MNA-SF≥11分死亡风险低于NA-SF<11分(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SGA及MIS不同分组仍然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的全因死亡风险有关(P<0.05). 结论 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能力不同,SGA法以及MIS法所评价的营养状况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的全因死亡风险有较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极速脉搏波技术定量评价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治疗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情况。方法 选取30例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12个月的患者(MHD组)和3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超声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测量颈动脉收缩起始时脉搏波速度(PWV-BS)及收缩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ES),得到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数据。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HD组 PWV-BS值和PWV-ES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数PWV-ES较PWV-BS升高更为显著。 结论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颈动脉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参数PWV-ES较PWV-BS能更敏感的反映出血管壁僵硬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致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改良SGA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前、后血钙、磷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total parathyroidectomy,TPTX)的患者30例,测定手术前及术后第1、4、7日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计算行TPTX后10日内补充元素钙总量,并于术中测量16例患者术中切除甲状旁腺(后经病理证实)的体积. 结果 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10日内补钙量(r=0.614,P<0.001、r=0.385,P=0.036)及术中切除甲状旁腺体积(r=0.527,P=0.036、r=0.799,P<0.001)呈正相关,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各时间点测得血钙变化均呈负相关(P<0.05).术后血磷、血钙进行性下降,于术后第7日较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后血磷、血钙进行性下降,术前血iPTH、ALP与术后血钙呈负相关,与术后补充元素钙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态,分析贫血相关因素,并根据数据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收集2012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超过3个月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患者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收集384例患者,平均透析龄42.22±38.26月.其中血红蛋白(Hb)未达到110g/L者247例.Hb未达标者与Hb达标患者相比,URR,Kt/V,血压、血钾、血钙、血磷、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浆白蛋白(P=0.012)、血清铁(P=0.018)、铁蛋白(P=0.024)、尿酸(P=0.012)、肌酐(P=0.018)、甲状旁腺素(P=0.006)、碱性磷酸酶(P=0.044)与贫血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血清铁升高有利于贫血的纠正,而血清铁蛋白增高、甲状旁腺素增高、碱性磷酸酶升高患者贫血更难纠正.结论 在保证足够的铁储备情况下,增加铁利用,控制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减轻患者高动力骨病的发生,对控制患者的贫血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NLR)、营养状态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AA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测定4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静脉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等生化指标.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呈现明显负相关(r=-0.251,P<0.05;r=-0.343,P<0.01);白蛋白与前白蛋白、肌酐水平、年龄呈现正相关(r=0.734,P<0.01;r=0.393,P<0.01;r=0.410,P<0.01),与透析龄呈现负相关(r=-0.349,P<0.05),与IL-6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反应蛋白是反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较好的预测指标,而微炎症反应对血透患者营养不良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综合营养评估法(GNA)对108例MHD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价,根据不同GNA数值分为3组。A组:营养良好,GNA〈7.5分;B组:轻至中度营养不良,GNA7.5~15.0分;C组:重度营养不良,GNA〉15分。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惠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及多发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析3组颈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GNA评估:A组58例(53.7%),B组32例(29.6%),C组18例(16.7%)。B组颈动脉病变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样C组病变更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的并发症。两者关系密切,营养状态愈差。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比率愈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贫血、营养不良及左心室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将患者分为微炎症组(hs-CRP>3 mg/L)和非微炎症组(hs-CRP≤3mg/L),检测100例MHD患者hs-CRP、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客(Hct);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前后径(LVD)、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率(E)与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率(A)比值(E/A)、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不同时间5次血压并取均值,分析hs-CRP与上述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①微炎症组Hb、Hct、Alb明显低于非微炎症组(t=2.83,P<0.01;t=2.34,P<0.05;t=5.30,P<0.01),LP(a)高于非微炎症组(t=2.68,P<0.05);②微炎症组LAD、LVD、LVPW、IVST、LVMI明显高于非微炎症组(P<0.05或P<0.01),而EF、E/A比值下降(t=2.06,P<0.05;t=2.98,P<0.01);③相关分析表明,血清hs-CRP浓度与Hb、Hct、Al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3(P<0.05)、-0.308(P<0.05)、-0.387(P<0.01)],与LP(a)呈正相关(r=0.427,P<0.01),与LVD、IVST、LVMI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7、0.394、0.307,P均<0.05),与EF、E/A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6、-0.543,P均<0.01);④hs-CRP、Hb、Hct、Kt/V、Alb、Lp(a)、SBP、PP是M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s-CRP升高,hs-CRP可预测MHD患者的贫血程度、营养状态,并可用来评价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且是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钠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无明显出血倾向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78例,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钠(LMWH)组38例和普通肝素(UFH)组40例。分别观察二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3、6、12个月的血钙、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出血、体外循环的凝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①二组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PTH、AK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MW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磷及PTH水平逐渐降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FH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磷、PTH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二组治疗前后血钙和AKP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LMWH组透析5708例次,各部位出血共发生58例次,发生率为1.02%;UFH组透析6012例次,各部位出血共发生1310例次,发生率为21.8%,6例患者退出UFH组。LMWH组的出血发生率较UFH组明显降低(P〈0.01),二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使血液透析患者所存在的钙磷代谢异常得到部分缓解,提示低分子肝素可能有改善钙磷代谢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市解放军第455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稳定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86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所有患者于透析前空腹抽血送检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等,同时测定透析后血清尿素氮浓度,记录超滤量、透析后体质量和透析时间,根据公式计算血清白蛋白校正钙(Ac-Ca)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占同期血液透析人口的51.4%。老年组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占35.4%,其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分别占21.1%和19.7%。非老年组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占43.2%,其次为糖尿病和原发性高血压,分别占23.7%和12.2%。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的透析龄更短,干体质量更轻,使用维生素D和/或钙剂的患者数更少,收缩压更高,舒张压更低,血清BUN、Scr、P、iPTH、Alb、标准蛋白氮呈现率(nPNA)浓度更低,Hs-CRP更高,低iPTH血症(<150pg/L)的发生率更高(分别达55.8%和3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Hb、AC-Ca和Kt/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血磷、白蛋白和nPNA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现象,其发生可能与年龄、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下肢外周动脉病变(PAD)的患病率以及及钙磷代谢情况,进一步明确阐明钙磷代谢紊乱在下肢PAD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3例MHD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双侧颈内动脉和下肢动脉的内膜、内径、斑块、收缩期峰速、舒张末期速度、平均速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进行检查,诊断是否存在下肢PAD病变,结合临床病史和生化指标分析MHD患者PAD的真正患病率和危险因素。结果50.68%(37/73)的MHD患者表现PAD改变,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1.67%,P〈0.001,其中单侧PAD12例(32.43%),双侧PAD25例(67.57%);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血磷、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颈动脉钙化、血清脂蛋白(a)、血清白蛋白和PTH水平与MHD患者下肢PAD密切相关,而多变量logistic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PTH水平和血清脂蛋白(a)是MHD患者下肢PAD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下肢PAD非常常见,与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透(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与脂质代谢紊乱三者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方法:测5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LP(a)、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HD患者TG、LDL、ApoB、LP(a)、CRP、SF显著增高,HDL、ApoA1、ALB显著降低(P<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各项检测指标变化进一步加重;且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血清CRP和LP(a)明显增高,ALB明显降低,血脂紊乱更显著。相关性分析:ALB与HDL、ApoA1正相关,与CRP、LP(a)、TC、TG、ApoB负相关;CRP与LP(a)、TC、TG、ApoB、LDL、SF正相关,与HDL、ApoA1负相关,P均<0.05。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和营养不良,三者的相互促进和影响可能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