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浪底水库运用对下游水污染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俊营  周艳丽  穆伊舟  张宁 《人民黄河》2006,28(10):41-42,54
黄河小浪底库区及下游小浪底-花园口区间,是河南省沿黄地区和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通过对2002年以来小浪底库区及其下游小花区间水质监测资料的统计,从水质方面分析了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对下游河道水环境的影响;结合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运用方式,对调水调沙期间库区及下游河道水质变化、泥沙对污染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水调沙对小浪底库区水质的改善有利于优化下游河道的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鲁古河水库供水工程为例,采用"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进行水质预测,分析工程引水后,鲁古河水库水量减少水环境容量降低可能对库内水质及下游河道用水产生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调水后鲁古河库内BOD和氨氮增幅较小,污染物浓度可达到水质标准要求,引水后不会对下游用水量和水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汉江下游沿岸县市工业发展、用水状况,以及季节性水质污染问题。着重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从汉江调去l/3的水量,从而引起汉江下游于流水位明显降低(平均下降0.7一1.0m),汉江下游干流的水环境容量也将明显减少的严峻形势,再加上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调水后汉江下游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将日益突出,从而对沿岸县市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产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彻底解决本地区未来工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几种战略性对策,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减少调水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汉江下游沿岸县市社会经济生态的永久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汉江下游沿岸县市工业发展、用水状况,以及季节性水质污染问题。着重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从汉江调去1/3的水量,从而引起汉江下游干流水位明显降低(平均下降0.7~1.0m),汉江下游干流的水环境容量也将明显减少的严峻形势,再加上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调水后汉江下游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将日益突出,从而对沿岸县市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产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彻底解决本地区未来工业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几种战略性对策,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减少调水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汉江下游沿岸县市社会经济生态的永久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95亿m3后,汉江中下游河道可能产生的水质风险,建立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水质风险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调水后,水质风险明显增加,且污染程度增强,从长江引入一定流量的水后,汉江下游地区水质风险能得到缓解和改善。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汉汉中下游近年出现“水华”的根本原因是汉江下游水体质污染严重,氮、磷等污染物浓度过高,春季枯水期流量小于一定值时,汉江下游水体成为狭长的“湖泊”,水流缓慢,当气温升高时,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采用WARSQ生态模型模拟汉江水质,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运行后,调水82亿m^3,无“引江济汉”工程方案下,由于水库调度作用,春季流量增大,满足春季“水华”发生的水文条件的年度比调水前没有增加,调水基本没有影响汉江下游“水华”的年内持续时长,其他调水方案下,由于实施“引江济江”工程,目前汉江中下游“水华”现象将基本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收集2013—2020 年汉江中下游区11 个典型断面水环境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及水污染指数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前后11 个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调水后汉江中下游区11 个典型断面的月尺度污染指数呈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中罗汉闸和新沟闸污染较为严重;各断面的水质超标次数均增加,水体污染程度加重;TN 是汉江中下游各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物;TP、CODMn和NH3-N 水质污染自中游至下游沿程呈加重趋势,下游新沟闸断面污染最为严重。除受调水影响之外,汉江中下游水质变化还受到水利枢纽、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水环境状况下,一方面,调水工程的控制运用必须考虑调水后可能对受水区水环境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调水工程要考虑为改善局部水环境服务.针对淮阴二站下游河道水质状况,在满足淮阴二站上游水功能区水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淮阴二站水质控制试验和水质模拟,研究制定了淮阴二站及相关工程联合控制运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浮游生物是河流主要生物类群之一,也是鱼类主要饵料,对水环境要素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响应能力。基于2018年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前后采样结果,研究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对下游河流系统浮游生物群落的动态影响。在2018年调水调沙前和调水调沙期分别进行采样,在小浪底大坝以下的黄河干流河道设置10个采样断面,采集了浮游生物定量样品,同时测量了样点水质理化参数。结果表明:调水调沙过程对浮游生物具有明显影响,调水调沙开始后,浮游植物生物量下降而多样性增长,浮游动物生物量上升而多样性下降。调水调沙对浮游植物的影响最远达到艾山与泺口之间,总长540 km,黄河下游夏季浮游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总体较低,优势度较高,表明生境趋于单一化。  相似文献   

10.
跨流域调水发电工程,会造成下游河段生态环境、水量和水质变化等环境问题。结合工程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对宝坛水利枢纽下游河段环境影响的分析,认为工程对下游河段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认为 ,2 1世纪中期前后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用光是可能的 ,为此 ,必须开源节流并重。在充分考虑工农业、城镇和生态等方面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同时 ,还要做好“开源” ,即修建黄河干流大型控制性水库 ,加快南水北调。建议优先修建大柳树水利水电枢纽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要及早实施 ,可分期由小到大。在未建成西线工程前 ,要实现调水东部“补下援上”。要研究调水后流域水资源承载力 ,以供定需 ,调整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2.
结合重安江流域水资源量、水质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取用水合理性、取水的影响、退水的影响以及水资源保护措施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结果表明,清江发电厂一期工程重安江取水方案的取水量、水质等能得到保障,取退水不会对生态环境和第三者产生较大影响,工程的建设将极大提高项目区工业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建议尽快实施.  相似文献   

13.
长距离调水对沿线及受纳水体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艾比湖生态保护工程—从南疆喀什河经精河引水入艾比湖为背景,进行调水工程对受水区高盐度湖泊艾比湖水环境影响的研究。通过建立一维水质模型和二维湖泊盐度预测模型,分别研究调出河道、输水沿线河道在调水前后水质变化情况以及高盐度受水湖泊盐度随引水延长的变化规律和规划水平年25%保证率下入湖淡水对盐分的稀释程度及稀释度空间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平、枯水年水文情势下调水对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调出河道和输水沿线河道原有的水质类别均未改变,河流水质功能均未下降;引水后3d内,入湖口附近水域盐度有较大变化,3d后,盐度变化不明显;引入淡水对湖泊盐分稀释影响较小,稀释度为20%、10%的水域均在入湖口附近,影响范围不大,平、枯水年水文情势下,调水对湖泊盐分的稀释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引黄入晋工程太原供水区水价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 《中国水利》2002,(5):22-24
山西省引黄入晋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投资最大的调水工程,合理的水价政策及管理体制对引黄工程至关重要。由于太原市目前水价很低,引黄工程运行初期供水成本费用比较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制订和实施合理的工程投资政策,调整引黄入晋工程的投资结构;调整水源结构,用引黄水置换当地超采地下水;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调整水价;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水资源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浙东引水萧山枢纽至慈溪段工程常态化运行2年来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其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水量、 水质、 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为浙东引水工程持续、 有效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纲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沈凤生  谈英武 《人民黄河》2001,23(10):4-5,22
论述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简要介绍了1952年以来工程研究进展情况,明确了调水规划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范围,从缺水量预测,可调水量分析,区域地质条件,调水工程方案及实施意见,投资估算等8个方面总结了研究的主要成果。为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求,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为西北地区增补水资源,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重大举措,应该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7.
大伙房水库是保障辽宁中南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利工程,而径流条件是影响大伙房水库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依据大伙房水库及引调水水源区31a的长系列(1980~2010年)径流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及Copula函数分析大伙房水库及引调水水源区径流特点及其分期丰枯补偿特性,基于此,对大伙房水库跨流域引水条件进行系统总结。结果表明:引调水水源区与大伙房水库在全年、春季、汛期、枯水期的径流丰枯同步遭遇概率均在70%以上;引调水水源区在各分期内有62.5%的概率可为大伙房水库提供径流补偿。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结合大伙房水库自身多年调节的性能,进一步研究不同径流补偿条件下的引水策略,制定丰、平、枯水年径流补偿条件下的引水调度线。研究结果可为水库经济引水及综合效益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其水体污染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调水水质,本文在对丹江库区及六条主要汇水支流地水质情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污染状况、主要污染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根据调水水质要求提出了总量控制目标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振强  张玫 《人民黄河》1998,20(10):20-2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是关系到调水工程是否可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调水地区水资源和影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各主要因素的分析,对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3条河代表性引水坝址的可调水量进行了分析,认为西线工程有可靠清洁的水源保证,设计年调水量190亿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