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李岱珍 《城市住宅》2021,28(4):62-65
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强烈提示政策干预和有效环境支持的迫切性.街道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构建有效环境支持的重要部分.通过总结分析不同领域的包容性概念,梳理城市街道空间包容性内涵,探讨老年人群当前出行困境和对于街道包容性的具体需求,并基于街道空间的包容性内核,从参与机会平等性、空间功能多样性及人文场所空间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应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印证了我国当前所处的生态文明时代应坚持不懈地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有序地开创公园城市建设路径的新探索.公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是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公园城市体系完善过程中,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各要素的承载体,应该全面展现街道空间回归于人、回归于自然的重新生长.因此,从共享街道理论延伸到街道一体化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方能支撑宜居宜业的美丽公园城市加快成型.  相似文献   

3.
街道是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街道的空间设计只是城市设计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本文从街道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目前我国街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街道空间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街道空间和街道景观的设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空间初议白德懋城市街道是人们活动最频繁的场所。无论上班、上学、购物、办事、探亲访友以及文化娱乐等都离不开街道,不少人还经常把街道当成散步、闲逛、锻炼身体、看热闹和找人聊天的地方。街道的功能可谓大矣!街道是城市的起源追溯历史不难发现,早先一些城...  相似文献   

5.
张健  赵茹丰  吕元 《城市住宅》2021,28(2):92-95
研究深入分析城市街道在城市发展触媒影响下的街道功能、行为心理及文化情感诉求的变化,针对性地提出与其相适应的街道空间人本化设计策略,以期对营造特色、活力、人本的街道空间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卢峰  康凯 《室内设计》2017,(6):25-30
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近十多年也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十多年,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一方面老人的出行和社交需求被严重忽视,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发的非正式行为给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和社交环境创造条件,这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正是当地城市的居民在特定的城市条件下衍生出的对城市生活的自适应,这种改变也是具有实时性和地域性的。我国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明显,同时山地城市因其地形的特殊性,日常生活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就更加独特,这就需要以观察与调研为出发点,研究城市空间老年人非正式使用的真实情况,探究他们的需求,进而提高城市街道的包容性来满足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街道是城市空间环境的骨架,是城市的特色与活力所在。分析了传统山地城市街道中人的各种活动与自然共存的根本所在,指出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具有适应性、立体性、层次性与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对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的探讨,力图在现代山地城市空间的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中,为重构被破坏的环境秩序提供规律,再现传统街道美学,从而创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山地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城市街道空间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53年统一建设起来的南礼士路一条街离北京旧城不远,是一条生活性的街道。30m宽的街道两旁建有多层住宅、办公楼和公园,具有良好的空间环境。经过40年的变化,街上插入了新的高层办公楼和大型批发市场,同时带来了交通堵塞。因此有必要对它的性质、商业安排和空间环境等进行典型分析。文章指出,不能再在这条街上新建吸引大量车流的办公楼及大型商业公共建筑。沿街商店控制只为附近居民和过往人流服务。沿街建筑的高度要保持宜人的尺度,把超高建筑放到后边去。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万物互联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行为变得更加信息化、快捷化,日常活动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完成,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向着私密化、小众化发展,城市中原本属于街道空间的活力逐渐丧失.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索这个时代背景下城市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与其在街道空间层面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集...  相似文献   

10.
靳泓  李和平 《华中建筑》2020,38(1):68-72
目前我国对非正规城市空间开发、改造和治理常以大拆大建方式进行推倒重建,使原有地区的城市肌理及空间网络全面瓦解。其次,当前对非正规城市空间方法的研究多是对非正规城市当前空间环境的描述和分析,忽视对其历史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成长机制的深入研究。该文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理念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从物质空间的角度探寻城市非正规城市的包容性治理路径,以历史空间研究为视点,力图揭示城市非正规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逻辑及其特征,以期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政策的引导下,为我国城乡治理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定支持。最后笔者选取重庆市沙坪坝区饮水村片区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具体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步行化空间的历史演化出发,探讨城市街道空间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品质,分析城市街坊结构、形态、尺度及其变迁特征,论述国内外步行化景观街道设计的成功经验,认为这种景观街道在复兴历史中心区和改造现有衰退区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振兴商业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传统风貌。提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街道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失落的城市街道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城市空间中,街道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包含公共交往与通道功能,是城市不同职能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域。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城市街道空间面临环境质量低下、机动车泛滥、缺乏安全感甚至是名存实亡的严峻形式。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城市发展经验的学习比较,认为道路建设标准单一,机械城市主义思想、经济利益驱动、城市人口、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以及虚拟网络的冲击是街道空间衰落的主要原因,并引入人性化道路标准和共享街道的理念,探索解决我国城市道路现状问题,建设良好街道空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建筑空间出发,以城市发展为宏观背景,尝试建立起日本地下街空间的研究结构。通过对实际案例、统计数据与图文资料的总结,得出地下街空间设计演变的重要推力因素——城市发展中提出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地下街与城市发展、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以建筑学为理论平台,结合天神地下街、八重洲地下街等典型案例,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混合性研究方法分析地下街的空间组成、空间形式(量、形、质、分隔、界面和色彩质感),从而总结出日本地下街比较共性的4点空间设计特征,以期为未来中国的地下街空间设计策略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简要阐述了城市生活性街道的概念,从传统街区、居住小区、商业步行街区、滨水街道和水巷空间五个方面分析了生活性街道在城市空间中的具体表现形式,阐明了生活性街道和城市空间的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5.
唐莲  丁沃沃 《建筑学报》2015,1(2):18-22
基于严谨的城市调研和理性的分析方法,揭示了沿街建筑立面标识图示街道空间特征的潜力;研究论证了立面标识的长度、宽度、面积以及在立面的分布与街道使用性质、步行者活动的具体关联,并转化为图示方法,为城市空间研究与调研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国内外关于城市蔓延的重要文献及著作进行回顾,探讨了城市蔓延的内涵、测度方法、内在机理以及调控策略,并作简要的说明和评价.分析发现:①国内的相关研究多囿于描述性分析,缺乏定量的、微观的探讨;②国外的相关研究虽丰富,但却具有一定的分散性,非常有必要时其进行整合,把现象、机理以及控制策略置于系统的框架下分析,才能够理解得更深刻;③国内外城市发展背景差异明显,需密切联合实际情况,酌情借鉴,以突出"中国自有的特色";④国内的政策评价基本采用指标式,缺陷明显,有必要引进国外关于增长管理评价的相关方法,为中国的政策控制效能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王璐妍 《住宅科技》2010,30(1):41-45
城市旧区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增加大型集中绿地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另一方面,城市旧区的街道尺度为创造亲近的社区交往空间提供了条件。文章尝试将旧区绿地布局与社区街道空间重建统筹研究,探索一条实效又可行的旧区环境改善之路。  相似文献   

18.
当实体形态围合的空间被赋予文化和地域内涵后才能成为富有意蕴的场所。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地段的三峡广场步行街的调研分析,对如何营造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场所精神作一番探讨,希望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ssues of urban sprawl in Korea. The urban sprawl phenomenon began around the Seoul Metropolitan Area (SM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90 s. The research reviews the situation in other cities around the country,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urban sprawl, such as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s around the SMA, the failure of planning systems, land conversion and land prices. In particular,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increase in land price by using empirical data on the areas under investigation. The article also attempts to present planning alternatives to prevent further urban sprawl.  相似文献   

20.
樊亚妮  董芦笛 《中国园林》2022,38(2):115-120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林荫街谷冬季动态热环境的气温变化特征,将“相对热舒适”区域划分为“冷区”(不舒适区)、“暖区”(舒适区)、“日晒区”(愉悦区),并建立2种热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同时基于人体热健康“动态热适应”原理,提出冬季面向健康热环境的街道空间调控策略,对以西安为代表的建筑气候区划中的寒冷地区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