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检测肠道菌群分布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把80例CI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采用革兰氏染色,测定实验组CID患者的菌群分布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治疗.结果 实验组CID治疗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0%(χ2=6.13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肠道菌群分布在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程亮  桂玲  刘东 《药品评价》2011,8(14):27-30,33
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是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而引起的一种常见毒副反应,本文拟结合CID的发病机制,判断分级等方面介绍目前药物预防和治疗CID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了CID可由多种化疗药物引起,目前治疗药物中,效果明确并被推荐的药物主要为洛哌丁胺、奥曲肽、抗菌药物、蒙脱石散等.对于CID的预防药物.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尚不充分.迅速而积极的对腹泻进行干预和治疗可有效降低CID的负面效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对于CID的预防和治疗,尚需更多的研究以发现更为有效的药物手段.  相似文献   

3.
腹泻和便秘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国际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缓解病痛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收集并总结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和化疗相关性便秘(Chemotherapy induced constipation,CIC)的相关报道,总结和探讨CID和CIC的发病机制、诊治和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9例CID患者按NCI CT2.0化疗毒副反应分级标准给予奥曲肽治疗。Ⅱ、Ⅲ级CID患者给予皮下注射奥曲肽100μg,每天2次,或每天静脉持续泵入奥曲肽25μg/h,8 h;Ⅳ级CID患者每天静脉持续泵入奥曲肽25μg/h,12 h。结果 39例CID患者经奥曲肽治疗总有效率87.2%。3例皮下注射奥曲肽的患者出现一过性面部潮红、恶心。结论奥曲肽能有效的控制CID,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induced diarrhea,CID)是肿瘤患者化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严重者导致化疗被迫中断,从而影响疗效。许多化疗药物都可以引起腹泻,其中以氟尿嘧啶类(fluorouracil)和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的腹泻发生率最高。本文通过对相关化疗药物(主要是5-FU和CPT-11)引起CID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探讨临床有效防治CID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8,(2):83-85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洛哌丁胺治疗失败的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洛哌丁胺治疗失败的3级CID肿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片进行治疗,口服100 mg,每日2次,每隔24 h观察一次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客观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总有效率为77.1%(27/35),平均有效缓解时间为3.1 d;8例(22.9%)评价为无效。9例(25.7%)患者出现乏力、困倦,3例(8.6%)患者出现恶心,2例(5.7%)患者出现皮疹,均为轻度。结论:采用沙利度胺治疗洛哌丁胺无效的CI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计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86-586
化疗是控制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但许多化疗方案易致化疗相关腹泻(CID),CID可降低患者体质.使患者变得虚弱,并能引起脱水、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影响化疗的完成。重者可引起血容量减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适宜的护理可减轻患者因腹泻产生的痛苦。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5年10月~2008年5月共有26例因肿瘤化疗致腹泻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预防FOLFOX4方案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效果.方法 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观察2组腹泻程度及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出现腹泻症状5例(7.8%),均为轻度腹泻;对照组出现腹泻症状13例(21.0%),其中轻度腹泻7例,中度腹泻3例,重度腹泻2例,2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FOLFOX4方案CID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救治奥沙利铂过量致严重化学疗法相关性腹泻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化学疗法(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是肿瘤病人经化疗后引起消化道反应的一种,轻者可降低病人的体质和生活质量,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血容量下  相似文献   

10.
化疗相关性腹泻(chemotherapy induced diarrhea,CID)是肿瘤患者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其原因假说之一是化疗药物对肠黏膜产生直接的毒副反应,干扰了肠细胞的分裂,引起肠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及广泛炎症[1]。查阅文献发现,化疗后肠镜明确肠黏膜坏死、溃疡的临床证据,国内外少有报告。本文报告1例CID采用高位灌肠后肠镜明确结肠重度溃疡,旨在给临床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7,(9):1220-1224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辅助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益生菌辅助防治CI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根据Cochrane Hand book 5.0推荐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RCT,共87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肿瘤患者总腹泻率[OR=0.31,95%CI(0.20,0.49),P<0.001]和Ⅲ~Ⅳ级腹泻率[OR=0.09,95%CI(0.03,0.24),P<0.001],提高总有效率[OR=4.16,95%CI(2.40,7.23),P<0.001]和完全缓解率[OR=2.55,95%CI(1.66,3.9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患者Ⅰ~Ⅱ级腹泻率[OR=0.86,95%CI(0.48,1.56),P=0.62]和部分缓解率[OR=1.00,95%CI(0.67,1.50),P=1.00]影响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前使用益生菌可有效预防肿瘤患者严重CID的发生;在治疗CID中,联用益生菌亦可以提高常规对症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华蟾素对FOLFOX化疗小鼠肠道炎症及黏膜屏障的影响,探讨华蟾素缓解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机制.方法 将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FOLFOX组,华蟾素低剂量组(260 mg·kg-1),华蟾素高剂量组(520 mg·kg-1).FOLFOX组予以FOLFOX化疗方案连续腹腔注射5 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预防FOLFOX4方案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效果.方法 使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单纯化疗,治疗组化疗同时服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观察2组腹泻程度及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出现腹泻症状5例(7.8%),均为轻度腹泻;对照组出现腹泻症状13例(21.0%),其中轻度腹泻7例,中度腹泻3例,重度腹泻2例,2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FOLFOX4方案CI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常安联合洛哌丁胺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CID)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迁西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结直肠癌和胃癌住院行化疗期间发生CID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治疗组采用美常安联合洛哌丁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腹泻次数、肠鸣音次数和KP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69.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次数及肠鸣音改善情况和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洛哌丁胺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起效快、费用低、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比较4种质谱解离技术在缩宫素多肽结构表征方面的应用。方法 采用内层涂布C18填料的毛细管色谱柱,以0.1%甲酸为流动相A,0.1%甲酸-乙腈(20∶8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碰撞诱导裂解(collisioninduceddissociation,CID)、高能C阱碰撞解离(higher-energycollision dissociation,HCD)、电子转移解离(electron transfer dissociation,ETD)、电子转移/高能碰撞诱导解离(electron transfer/high energy collision dissociation,EThcD)4种解离技术,采集高分辨二级质谱图,比较不同解离技术在氨基酸序列表征方面的异同。结果 EThcD产生的特征性碎片离子最多,对氨基酸序列覆盖度最高,其次为ETD、HCD,而CID的覆盖度相对较低,且CID在缩宫素分子内二硫键的表征方面缺失,其余3种解离技术均可产生特征性碎片离子帮助判断二硫键。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CID,EThcD在缩宫素多肽序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化疗结束时、化疗结束后半年、化疗结束后1年检测血清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激素(P)、睾酮(T)水平。结果化疗后15例患者未出现闭经,这部分患者在化疗结束时各项激素水平降低,到化疗后半年除T外,其他各项激素指标恢复到化疗前水平;30例患者出现闭经,这部分患者各项激素水平降低持续到化疗结束后1年仍然较低。结论化疗可导致患者激素水平降低,未闭经患者恢复较快,但闭经与未闭经患者T水平都出现持续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邓成凤 《肿瘤药学》2023,13(2):214-219
目的 探究血浆游离DNA(cfDNA)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有效性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148例晚期NSCLC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根据临床化疗效果将其分为有效组(40例)和无效组(108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构成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浆cfDNA水平;分析化疗前血浆cfDNA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浆cfDNA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吸烟史晚期NSCLC患者化疗效果高于有吸烟史晚期NSCLC患者(P<0.05)。化疗后,148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有效率为27.03%(40/148)。化疗后,有效组患者血浆cfDNA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及无效组患者(P<0.05);化疗前血浆cfDNA水平与晚期NSCLC患者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血浆cfDNA水平<0.23 ng·μL-1组患者化疗后24个月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血浆...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益生菌防治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修复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17年 8月31 日,全面查找收集益生菌预防和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取资料并根据 Cochrane 工作手册5.0.1版本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采用Stata 1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s,包括1 7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仅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使用益生菌联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可以降低CID的总发生率[OR=0.26,95%CI(0.19,0.35),P<0.000 1]和Ⅲ级以上严重CID发生率[OR=0.28,95%CI(0.16,0.52),P<0.000 1],提高治疗CID患者的总有效率[OR=4.25,95%CI(2.78,6.48),P<0.000 1]和显效率[OR=2.16,95%CI(1.60,2.91),P<0.000 1],减少腹泻天数[SMD=-3.57,95%CI(-5.85,-1.29),P=0.002],降低患者血清内毒素[SMD=-0.95,95%CI(-1.21,-0.68),P<0.000 1]、二胺氧化酶[SMD=-1.52,95%CI(-2.73,-0.31),P<0.000 1]、D 乳酸[SMD=-1.92,95%CI(-2.29,-1.55),P<0.000 1]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SMD=-1.13,95%CI(-1.55,-0.70),P<0.000 1]。结论:化疗前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有效减少癌症患者CID的发生率;在已发生CID患者的治疗中,辅助使用益生菌制剂可以提高CID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保护和修复肠黏膜的屏障作用。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9.
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CID)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ic Virus,CMV)感染后引起的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并出现临床症状的常见病。特点是在受损的器官组织内出现猫头鹰眼样包涵体的巨细胞。HCMV感染极广泛,是先天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近8年来,我科门诊及住院新生儿宫内感染CID患儿103例,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含铂化疗药物对老年肺癌患者贫血的影响。方法对150例老年肺癌患者行全身化疗4周期,测定化疗前后血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RBC)水平、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红蛋白(Hb)水平、红细胞(RBC)水平、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疗导致老年肺癌患者贫血发生,为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