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从硫化银精矿中综合回收银及其他有价金属金、锌、铜、铅及硫的方法,此法以湿法冶金为主,能有效地处理成分复杂的银精矿。  相似文献   

2.
厂坝铅锌矿矿石出矿点多,性质复杂,部分锌矿物较易浮选,与铅矿物嵌布关系密切;采用在铅回路添加选择性好的新型捕收剂D433,在铅精选作业添加锌矿物抑制剂T29,在高钙介质条件下,小型试验取得铅精矿铅品位64.81%、含锌9.63%、铅回收率83.17%,锌精矿锌品位54.94%、含铅1.08%、锌回收率93.18%,硫精矿硫品位42.02%、硫回收率48.16%,银富集于铅精矿中,银品位326.88 g/t、回收率55.68%的选矿指标;连选扩大试验采用小型试验确定的工艺流程,获得铅精矿铅品位60.33%、含锌9.74%、铅回收率81.68%,银富集于铅精矿中,银品位180.70 g/t,银回收率40.89%,锌精矿锌品位54.19%、含铅0.80%、锌回收率91.98%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3.
某铅锌尾矿中含铜、锌、铅、银等有价成分,通过多元素分析和铅、锌物相分析,查明了该尾矿中铅、锌矿物主要以氧化物、硫酸盐形态存在;通过系统地试验研究,探索出一种全湿法处理铅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率较高、节省投资、操作方便、绿色环保型节能工艺。该工艺最终产品为铜精矿、锌精矿和铅银精矿。  相似文献   

4.
刘东灿 《株冶科技》2001,29(4):46-48
本方法试验在10%硫脲与(1+1)盐酸介质中,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锌精矿中铜、铅、镉、银的含量,方法准确、快速,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银精矿除含银、铅、硫等主成分外,还伴生有多种可回收利用的金属元素(如锡等)。因此,准确测定银精矿中锡的含量,对提升银精矿的综合利用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实验将样品灼烧,采用过氧化钠熔融分解,水浸取熔融物,酸化后加入还原铁粉,使铜、锑、铋和砷还原为单质析出,过滤,实现了这些共存元素与锡的分离,用铝片将滤液中锡还原为二价,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碘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锡,建立了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银精矿中锡的分析方法。对过氧化钠用量、铁粉用量及其还原时间进行了优化。干扰试验表明,样品中共存元素不干扰锡的测定。按照实验方法对成分与银精矿较为相似的铅精矿标准物质中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测定值与认定值一致。按照实验方法对4个银精矿实际样品中锡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0.59%~4.3%,加标回收率为98%~104%。采用实验方法对银精矿实际样品中锡进行测定,并与铍共沉淀分离-碘酸钾滴定法进行方法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矿浆电解法从复杂银精矿中提取银的研究。富舍砷、锑、铜的银精矿先经过预处理,再进行矿浆电解,银的浸出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7.
复杂银精矿提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复杂银精矿通常不适合现有的冶炼厂处理,独立的银矿山难以销售其复杂银精产品,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湿法冶金工艺处理这类矿石。本文概述了这些提银方法,简要分析了各工艺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银精矿中铋元素含量直接影响到冶炼工艺的选取和金属平衡管理,是评价银精矿的重要指标,但对于高铋银精矿中大于5%(质量分数)铋的测定方法还鲜见报道,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高铋银精矿中铋的方法。采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对高铋银精矿试样进行半定量成分分析,确定其主要含有银、铅、铋、铜、锑、铁、硫、硅、碳等元素。在此基础上,对溶样体系及共存元素的干扰和消除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盐酸-硝酸-高氯酸-氢溴酸体系溶解试样后溶液清亮,终点明显;利用盐酸挥发去除样品中硫,硝酸和高氯酸加热至冒浓烟除碳;采用氢溴酸挥发2次的溶样方式可基本将砷、锡、硒挥发完全,大部分锑也会被挥发出去,残留的少部分锑可通过加入5mL 100g/L酒石酸溶液的方式来掩蔽;加入5mL饱和硫脲溶液可掩蔽铜;加入0.2g抗坏血酸可掩蔽铁(III);其他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表明,试样中的银、铅、锌、镉、镁、钼对测定的干扰可忽略。用饱和乙酸铵溶液和硝酸(4+96)调节样品溶液pH值至1.5~1.7,以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铋,建立了EDTA滴定法测定高铋银精矿中铋的方法。按照实验方法对3个高铋银精矿样品中铋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2%。实验方法用于测定5个高铋银精矿样品中铋,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39%~0.87%,所得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方法脱除铅、锌精矿中的砷均能降到冶炼标准。铅精矿含砷量从1.97%降到0.32%,脱砷率为85%;锌精矿含砷量从0.85%降到0.10%,脱砷率为9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盐酸、硝酸分解铅精矿试样,在2.5%的硝酸介质中,加入0.5%的酒石酸在抗坏血酸存在条件下掩蔽试样中的铜离子,加入0.2%硫脲与银络合,在微酸介质中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铅精矿中银的含量.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1%~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86%~1.30%;适用于检测银含量为(250~...  相似文献   

11.
马忠臣  杨长颖  马延全 《黄金》2014,(11):64-68
针对内蒙古敖包吐铅锌硫化矿伴生银的矿石性质,采用组合抑制剂石灰+次氯酸钙抑制黄铁矿、碳酸钠与硫酸锌组合药剂抑制锌矿物、乙硫氮+25号黑药+乙基黄药为铅、银矿物的组合捕收剂等工艺条件及优先选铅—铅尾矿选锌流程,获得了理想的选矿技术指标。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铅精矿铅品位45.18%,铅回收率88.98%,含银1 556.55 g/t,银回收率73.55%;锌精矿锌品位45.97%,锌回收率83.77%。  相似文献   

12.
黄仁禄 《云南冶金》1998,27(4):75-78
南星银矿冶炼厂,是江南一个采用氯化焙烧联氨工艺从含多种金属硫化物的银精矿中提炼白银的乡镇企业。自1996年10月建成投料试车,并经改造后已转入正常生产。处理南宁地区隆安县凤凰山银矿所产银精矿。现该厂月平均可产150多kg白银,产值近7万元。实践证明对...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五台山铅锌矿矿石难选、技术经济指标不理想的现状,本研究课题通过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添加调整剂T6与捕收剂D3及现场一系列的改造,使铅、锌及其伴生金、银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有较大的提高,年新增经济效益206.67万元。  相似文献   

14.
某铅冶炼厂副产金精矿中含有金、银、砷、锑、铅等,用HCl+H2SO4浸出液浸出砷、锑,浸出渣熔炼得金银合金,电解金银合金得纯银粉,处理电解阳极泥产出金粉,金、银总回收率分别为>9676%,>96%。  相似文献   

15.
魏巍 《冶金分析》2018,38(1):64-69
采用硝酸、盐酸、高氯酸分解样品,加入盐酸与银反应形成氯化银沉淀后过滤,采用铅试金重量法对沉淀中银量进行了测定,并扣除了钯产生的干扰,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对滤液中的银量进行了测定,将沉淀与滤液中的银量相加后除以样品量得到样品中银的含量,实现了铅试金重量法联合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银钯精矿中银的测定。考虑到在沉淀形成的过程中,氯化银沉淀对铂和钯有严重的吸附作用,因此考察了铂和钯对沉淀中银量测定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铅试金法对沉淀中贵金属进行捕集后,贵金属合粒中的铂对银测定的干扰可忽略不计,但钯的干扰不可忽略。实验采取用10mL硝酸(1+1)低温溶解贵金属合粒,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合粒溶液中钯量,从铅试金重量法所得结果中扣除合粒中钯量的方法消除了沉淀中钯对测定的干扰。干扰试验表明,滤液中的主要共存元素钯、铜、铋、金、铂对样品中银测定的干扰可忽略不计。按照实验方法,对钯银精矿样品中银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28%~0.059%,同时加入高纯硝酸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8%~102%。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银钯精矿样品中银的测定,其测定结果与碘化钾电位滴定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株冶集团公司浮选银精矿的处理情况,分析了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浮选银精矿的新方法,并就新方法做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铬天青S胶增溶无度法测定银精矿中三氧化二铝的试验过程,评价该法在测定银精矿中三氧化二铝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浮选理论推导和论证了铅精矿中含银量与主成分的正相关关系,利用两者的关系提出了在验收铅精矿含银量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娟 《甘肃冶金》2010,32(6):50-53
针对西藏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采用适合该矿石性质的磁选-铜铅混选-尾矿选锌的原则工艺流程,应用复合黄药和DZ-1作铜铅混选捕收剂、组合抑制剂CF作方铅矿抑制剂、Z-200作铜铅分离捕收剂,可获得单独的铜、铅、锌精矿,金属回收率较高,同时,矿石中的硫及伴生银也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20.
湿法炼锌常规浸出工艺被广为采用。内蒙古某锌冶炼厂产锌20万t/年,采用一套10万t/年的高温高酸低污染沉矾除铁工艺和一套10万t/年的“常规浸出-浮选回收银-浸出渣回转窑处理”工艺。其中在常规浸出工艺条件下,锌精矿中的银主要以硫化物形态富集于焙砂酸浸出渣中,经浮选得到银精矿,浮选尾矿进入回转窑处理得到氧化锌,再经中浸、酸浸两段浸出、浓密、过滤,回收锌、铜,铅、银等浸出富集于氧化锌酸浸渣中。原设计浮选后的银精矿直接外售,但浮选过程中大量的锌、铜等有价金属被硫化后进入银精矿,造成锌、铜等有价金属的损失,以及银、铅等金属在浮选银精矿中被稀释从而导致品位下降;本文通过实验论证使浮选后的银精矿在高温、高酸及添加氧化剂的浸出工艺,达到了锌、铜等有价金属的进一步回收,以及银精矿中银、铅品位进一步富集的双重目的,使资源达到了综合利用的目的 ;并在工况化生产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闲置的槽罐、管道、压滤机等设备,减少了改造投资,并在工况化生产中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