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岭建筑石料用片麻岩矿床为变质岩型矿床,位于金寨县长岭乡两河口村。该区仅有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一个矿体,编号Ⅰ号矿体,矿体都赋存于新元古代燕子河片麻岩套姜河片麻岩组中,覆盖整个研究区。为缓解建筑石料供需紧张的矛盾,并达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目的,需在研究区开展片麻岩矿床的系统勘查工作。基于勘查成果,进一步查明了研究区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并对本区开采技术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为本区后期矿床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太古宙变质杂岩在建平一带分布最广泛,特征最明显,代表性最强,是一套片麻岩夹磁铁石英岩的变质岩系。经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原来建立的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变质岩,是由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以变质深成岩为主,变质表壳岩以包体形式漂浮与变质深成岩之中。变质表壳岩的斜长角闪岩、基性麻粒岩和超铁镁质岩为基性一超基性火山岩,磁铁石英岩成因与基性火山岩和基性火山沉积岩有亲缘关系。叶柏寿片麻岩和斜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为侵入形成的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红花沟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云雾山隆起带上。区内出露地层太古宙火山-沉积变质岩系(鞍山群)。下部为片麻岩组(A_hZ_2),上部大理岩组(A_hZ_1)。组成地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以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大理岩、石英变粒岩和黑云变粒岩。本区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斜长角闪岩和角闪质片麻岩中,少量产于钾长花岗岩。上部岩组以白云质大理岩组为主。中生界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中基-中酸性火山岩及陆相碎屑沉积岩夹煤层。本区岩浆岩出露广泛其中以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最为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有  相似文献   

4.
《甘肃冶金》2015,(6):98-101
胜利屯钼矿是近年来在吉林烟筒山-红旗岭-黑石镇北西向铜镍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的一个与矽卡岩、石英脉及花岗岩成矿作用有关的隐伏钼矿床。矿床由30条钼矿体组成,矿体主要赋存在下古生界小三个顶子组下段矽卡岩体和脉状、复脉状、网脉状含辉钼矿石英细脉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黑云石英二长岩中,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和热液充填形成的石英脉型。该矿床的发现和评价对于烟筒山-黑石镇北西向铜镍多金属成矿带的区域找矿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区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镇管辖。2018年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通过1∶1万地质草测、1∶2000地质简测工作,大致查明了槽子沟铁矿勘查区范围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成矿地质条件;勘查区内主要分布地层为敦煌岩群第二岩组第二岩段,主要岩性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和斜长混合岩、钾长混合岩和均质混合岩组成,磁铁矿化主要赋存在片麻岩和钾长混合岩中。区内沟谷及低凹处分布第四系全新统(Qh)。区内以断裂构造为主,主要发育三组断裂:北东向断裂(F1、F2)、北北东断裂(F3)、东西向断裂(F4、F5),断裂构造可能为成矿物质运移赋存提供了通道和空间,钾长混合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大阳岔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含该矿床含金石英脉与斜长角闪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关系密切,往往构成矿体的直接顶底板,同时,矿体主要赋存与近东西向构造断裂带中,且近地表铁帽及硅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过龙沟铁矿床位于北祁连托勒山成矿带上,该区成矿条件优越。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在该矿区发现了4条铁矿(化)体,矿体赋存于古元古托勒岩群斜长角闪片麻岩中,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有赤铁矿、褐铁矿等,矿体多呈层状分布。其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表明,该矿床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8.
辽宁某铜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的隆起部位,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研究表明,矿床与区域花岗岩-绿岩带具有明显的成因关系,斜长角闪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是主要的赋矿岩石;矿床近矿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和绿泥石化为主;矿区Cu、Ag、Zn、Pb、Au异常套合良好,三级浓度分带清晰,浓集中心突出,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根据土壤测量以及异常查证显示,矿区外围以及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
叙述了金川含矿超基性岩与围岩中的斜长角闪岩极其相似的地质特点,并由此提出斜长角闪岩是含矿超基性岩原始岩浆分异、喷出的结果,对金川含矿超基性岩原始岩浆演化、区域找矿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锡林郭勒杂岩出露于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褶皱带内,位于内蒙古东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林右旗一带,主要为细粒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磁铁石英岩,云母石英片岩,变质辉长辉绿岩,镁绿泥石透闪石岩,片麻状黑云母英云闪长岩。通过在野外研究,实测剖面以及岩石类型鉴别的基础之上,可将锡林郭勒杂岩划分为三套岩石组合:花岗岩类组合;基性-超基性岩组合;表壳岩组合。  相似文献   

11.
王兆林  孙责仁 《黄金》1992,13(2):16-17
黑龙江、内蒙及西北等省区为我国砂金的主要产区。由于地区纬度高,许多矿区多年冻土及季节冻土发育,严重影响了砂金产量的提高。 为此,我们自1989年在伊春市新青区小鱼河金矿开始了冻土爆破渗灌解冻试验研究。 一、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 矿床成因属河谷冲击型砂金矿。 区内出露的前第四纪地层只有上元古界兴东群中部层。由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绢云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位于东昆中岩浆弧带,基岩地层主要出露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白沙河岩组,褶皱、断裂均较发育,矿(化)体围岩主要以碎裂岩、强褐铁矿化斜长片麻岩为主。矿体成因类型属于构造蚀变岩型,构造、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等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同类地质勘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大千  李殿超 《黄金》1992,13(8):12-14
一、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辽东台背斜,铁岭—靖宇古隆起内。出露地层属太古界鞍山群石棚子组,由一系列中—深变质的变质岩系所组成。主要岩石类型为黑云斜长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矿区北约1km处为燕山期南口前花岗岩体。矿区内现有四条含矿构造破碎带,其中Ⅰ,Ⅲ号含矿构造破碎带地表延伸较远,长千余米,并且均有开采坑道,是矿区最主要的含矿构造带。矿体均产于构造破碎带内,主要展布于NW向的韧性剪切带中。该韧性剪切带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宽度一般小于5m。矿体中石英呈不规则的透镜状或扁豆状断续分布。其透镜体一般长3~8m,宽15~25cm。矿石矿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日前在河南省淅川县勘探出一处特大型石墨矿,且单一矿产地资源储量创河南省内新高,石墨资源量1 481. 55万t。据地质勘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普查工作,在区内圈定5个矿层、6个矿体,矿石类型主要为石墨斜长片麻岩型,矿床类型为沉积变质型。普查区处在淅川县大沟岩组石墨成矿带上。经专家组评估认为,该带远景资源量矿物量可达上亿t,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石墨矿开采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万隆店金矿床(体)赋存于太古界红旗营子群第二岩组第一岩性段底部石墨(含石墨)黑云斜长片麻岩和石墨(含石墨)角闪斜长片麻岩中,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少量为构造带硅化蚀变岩型.金主要以银金矿和自然金出现.成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明显.矿床成矿物质来自深部岩浆热液及围岩,属多期次叠加的受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型金矿.地层和构造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东升庙地区乌拉山岩群为一套角闪岩相变质岩系,岩石类型以黑云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混合岩化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该套岩石内SiO_2含量中等(52.06%~83.68%),Fe_2O_3T+MgO值(1.26~9.93)和K_2O/Na_2O值(0.18~2.90)含量变化较大;稀土总量较低(50.58×10~(-6)~168.60×10~(-6)),轻稀土富集,(La/Yb)N=11.32~56.63,δEu为0.47~1.60,δCe≈1。通过对矿物组构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尼格里数据的比对和图解研究,该岩群为一套由杂砂岩、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玄武岩组成的火山-碎屑岩建造。  相似文献   

17.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因素研究,认为受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发生挤压造山产生NE向褶皱,沿褶皱轴中生代斑状正长岩和花岗岩侵入,在与太古界单塔子群白庙组角闪斜长片麻岩的接触带内侧,形成接触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的热液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蚀变矿化多赋存在北东向构造内。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金矿地质特征,库里组地层是内蒙古赤峰大营子矿区最底部岩层,主要包括:石墨绢云母片岩以及斜长角闪片麻岩;次要包括:大理岩以及石英岩;通过分析内蒙古赤峰大营子金矿主要控矿条件,发现花岗斑岩体可以控制由斑岩体内石英细脉构成的金矿体;构造破碎带可以控制地层细砂岩中较粗的含金石英脉。  相似文献   

19.
大庄子金矿Ⅰ号脉位于胶莱盆地与胶北地体接触带北缘的NNE向断裂内,矿石为合金蚀变岩型。借助围岩蚀变形成的构造蚀变带及其岩石化学成分特征的综合研究来开展成矿作用探讨和矿区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蚀变带由上盘的斜长角闪岩带和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以及下盘的硅化-大理岩带、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强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弱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和花岗片麻岩带组成;围岩蚀变过程中Al2O3,SiO2和K2O在各蚀变带中为带入组分,MgO,CO2,FeO,CaO,H2O^+和MnO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Na2O和Fe2O3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硅化一大理岩带主要成分来源于成矿热液以及大庄子金矿成矿过程中主要处于还原环境。与此同时应用围岩蚀变带分布规律,成功地预测出Ⅰ号脉北部矿段往东错动80多m。  相似文献   

20.
柴胡栏子金矿目前保有储量已不能满足金矿持续生产的需要,应开展进一步深边部找矿工作。基于成因矿物学理论,采用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内黄铁矿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黄铁矿中Co/Ni元素比值和As-Co-Ni元素三角图解显示,柴胡栏子金矿黄铁矿成因较复杂,受建平群、区域变质和岩浆热液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2)黄铁矿中Au/Ag和S/Se等特征值显示出岩浆热液特征,表明成矿流体的形成主要与矿区岩浆活动有关;(3)黄铁矿晶体中的金以纳米微粒金存在,因纳米金具有较强的迁移性以及被碳质吸附的特性,因此矿区含碳质较高的绢云母化含石墨斜长片麻岩是最有利的赋矿围岩。依据矿区黄铁矿成分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蚀变带特征,得出柴胡栏子金矿形成受诸多因素的联合控制,矿区基性岩脉侵入活动是重要的因素,基性岩脉不仅带来部分矿源,而且其携带的岩浆热液使建平群中的金(这部分金已在区域变质过程中得到活化)进一步活化而进入成矿流体中,在NNE向挤压构造带和NWW向张性裂隙构造带的交会部位,成矿流体与围岩广泛交代形成以蚀变岩型为主的金矿床,矿区东南部深部建平群老变质岩地层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绢云母化含石墨斜长片麻岩中的构造发育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