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卫生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调查部分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情况,观察分析实验环境和工作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管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卫生检验工作人员面临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且防护意识有限,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期工作在此环境中,容易造成职业伤害。结论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结合实际注重实验室安全标准,增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关键。  相似文献   

2.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在社会中承担着卫生检测,防止传染病传播等重要责任.在日常的工作中,检验人员所处的检验实验室存在诸多的职业危害因素,严重威胁其职业安全.作者从影响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人员的健康问题出发,分别从物理性、化学性以及生物性3个方面分析了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并针对各种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及建议,有利于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范围广、学科多,实验室涉及多种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职业危害,但防护工作还存在欠缺,2004年实验室SARS冠状病毒感染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自身职业防护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旨在系统了解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现状。  相似文献   

4.
由于自身的职业特性和工作内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工作人员要接触到大量的职业危害,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等方面危害。但目前缺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工作职业危害及防护现状的调查资料,本文旨在对全国部分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现场工作科室进行调查,系统分析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工作科室职业危害及职业防护现状,弥补此方面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选取甘肃省内疾控中心38个实验室进行防护设施现状调查,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化学危害职业防护规范提供依据。结果显示29.5%的实验室未配备通风橱/排气罩,51.9%实验室所用压缩气瓶无隔离措施,2/3以上化学实验室没有配备洗眼器,近90%的实验室缺少应急冲淋装置。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化学危害防护设施现状不容乐观,加快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化学危害职业防护规范十分紧迫。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了解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工作流程中,每个环节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可行性的防护措施。结果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许多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及职业防护意识有待改善和提高。结论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存在的危险性,强化全员防护意识,制定并执行科室各项操作规程及防护措施,是供应室人员职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卫生检验实验室工作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卫生检验实验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结合自身实验室管理和工作体会,对实验室工作及操作流程的观察和分析。结果卫生检验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生物污染、空气污染、理化损伤、心理危害的环境中,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改善实验室条件,树立生物安全意识,提高生物安全标准,搞好自身防范,做到劳逸结合等一系列防范措施,减少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结论提高实验室安全标准,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环境状况及对工作人员健康影响,并制定职业防护对策。方法调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能影响工作人员工作健康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通过加强职业安全培训,提高对生物、物理、化学等危害的预防意识,减少职业伤害。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只有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才能有效地降低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在卫生防病、卫生监督执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以及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生物安全防护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永恒的主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它不仅涉及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而且影响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安全以及实验室对外环境的污染,严重者可造成社会恐慌。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防护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了解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对HIV筛查实验室工作中的环节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危害因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提出可行性的防护措施.结果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存在许多医源性感染的危害因素,工作人员工作环境及职业防护意识有待改善和提高.结论 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培训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加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源性感染,降低HIV等造成的职业性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安全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低供应室职业暴露的方法 ,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感染,控制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方法 针对供应室职业暴露的现状,进行健康教育,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定职业暴露防护管理方案和措施,掌握感染管理标准,在工作过程中实施普遍预防的策略.结果 健康教育、管理干预后,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明显提高,减少了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实施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探究其具体的防护措施,提升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方法随机选取50名从事放射介入工作的医护人员,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结果所有医护人员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同时伴有相应的危害症状,经过积极的防护措施实施之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了明显的好转。结论医院要改善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重视对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危害防护措施培训,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提升放射介入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存在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提出防护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制定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和标准预防教育,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重视供应中心内环境质量管理,增强了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结论减少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防护对策,为避免职业危险发生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针对供应室职业危害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加强宣传、规范操作、配备专用防护用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方法及措施.结果 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技能明显提高,有效避免了职业危害的发生,防止职业感染的发生.结论 提高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和专业素质、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科学管理、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减少职业危害确保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的关键,也是保证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基础因素.  相似文献   

15.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分析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通过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加强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运动功能性危害的预防,可减少工作伤害。结论根据供应室职业危害的因素,提出职业防护对策,可更有效地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6.
王小燕 《现代保健》2010,(29):115-1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制订并落实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了预防的实施。结论加强对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知识培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切实做到以预防为主,减少职业危害,促进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方法:医院手术室护士是一种直接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开放性伤口接触的医疗卫生职业,本文综合分析其职业危害的直接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增强手术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结论:手术室工作人员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8.
疾控中心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业务机构,其主要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建设一个健康环境,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疾控中心的宗旨主要是以人才为根本,以科研为依托,以疾控为中心。近几年来,诸多职业危害因素,对疾控中心检验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这就需要疾控中心,在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的同时,加强对疾控中心检验人员职业危害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由于检验相关设备设施和检验工作的实际效率以及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关系,因此,对于目前存在的相关设备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科学技术和财政等方面的投入,创造出不同且先进的检验设备。本文综述了疾控中心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影响因素相关进展及防护的现状,以期为疾控中心检验人员职业健康提供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化学危害现状,采用实地查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选取的甘肃省内疾控中心实验室中108名技术人员进行了调查。实验室人员职业接触化学危害以呼吸道刺激发生频率最高(83.5%),其次为化学性皮肤灼伤(47.6%)。实验室技术人员认为化学危害防护缺乏足够的经费(74.8%),其次是实验室管理制度未落实(47.7%)。提示加快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化学危害职业防护规范十分紧迫。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杜绝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因素,探讨防护措施。结果 通过建立防范风险制度,完善和实施防护流程,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增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可有效减少职业伤害,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专科知识,参加防护知识和院感知识的培训,完善防范措施,有效减少了职业伤害,同时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