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的腹型过敏性紫癜36例资料。结果 36例患儿均以腹痛伴恶心、呕吐,呕血、便血等胃肠症状为首发,腹痛主要为持续性,部位多不固定,体征不明显;腹痛后1~15d,双小腿出现紫癜样皮疹。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胃镜检查胃肠黏膜可有不同程度紫癜样改变。确诊后制定个体化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同时针对病因治疗、控制饮食、抗组胺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结局:31例胃肠道症状缓解治愈出院,5例症状好转出院,2例复发重再次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经随诊无复发。住院7~35d(中位10d)。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特别在典型皮疹出现前;胃镜检查对早期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指导治疗。个体化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急性期症状且安全有效,应注意病因治疗和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表现,为提高该病确诊率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有不同程度的胃、十二指肠和结肠黏膜受损,表现为胃肠道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广泛多发出血点,红斑、糜烂和溃疡,以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病变出现率最高,病变最严重。胃肠道黏膜组织病理表现为小血管纤维素坏死、灶性出血,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患者的内镜和临床病理表现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与消化道症状的程度相一致。结论典型的内镜表现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从而指导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75例患者中有65例(86.7%,65/75)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其中,中上腹部疼痛38例(50.7%,38/75)、脐周疼痛14例(18.7%,14n5)、右下腹部疼痛6例(8.0%,6n5)、右上腹部疼痛3例(4.0%,3n5)、左上腹部疼痛2例(2.7%,2/75)、全腹疼痛1例(1.3%,1/75),1例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之后出现皮肤紫癜症状30例(40.0%,30/75),腹痛伴呕吐、腹泻者40例(53.3%,40/75)、腹痛伴粪隐血试验阳性者28例(37.3%,28/75).19例胃镜检查显示17例以十二指肠降部黏膜损害为主,表现为充血性红斑、糜烂及不规则溃疡形成;12例结肠镜检查显示回肠末段的黏膜充血性红斑、糜烂及不规则浅溃疡形成,6例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充血、红斑.病变部位活检病理为非特异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胃肠道症状、常规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内镜检查阳性率高,且内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疑诊患者行内镜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首发腹痛的成人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附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首发腹痛的成人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结果紫癜出现前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腹部不固定的剧烈腹痛,腹痛2~7 d出现下肢紫癜,19例行胃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内见黏膜散在片状出血点,糜烂,浅表溃疡,肠腔内出血。结论对年轻急腹症的病人应警惕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胃肠镜检能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26例过敏性紫癜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属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由感染、药物、食物等引发,特别是一些含特殊蛋白质的食物如海鲜类食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或混合型.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的腹型或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并且皮肤症状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易误诊.所以有必要提高对胃镜下过敏性紫癜表现的认识,以尽早确诊、及时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细元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350-1352
目的了解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内镜特点,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相关病因。方法对本科住院的91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行内镜检查;并检测食入性变应原及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观察治疗过程中腹痛缓解情况。结果91例行胃镜检查患儿中胃十二指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受损占89例(97.8%)。内镜下主要表现59例为略高出黏膜的点状出血和淤斑伴周围渗出(66.3%),22例出现糜烂或多发溃疡伴出血(24.7%),其中病变以十二指肠降段出现率最高(81例,91.0%),其次为十二指肠球部(45例,50.6%)、胃(29例,32.6%)。91例患儿中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64例;其中有82例对一种或多种食物不耐受。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内镜下胃十二指肠为出血斑及溃疡为特点,内镜检查对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食物过敏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紫癜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紫癜伴腹部症状者称之为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约2/3的患儿一般出现在皮疹发生1周以内[1]。临床上出现腹痛、呕吐和消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肾脏,关节滑膜,消化道黏膜和浆膜等部位,累及消化道的腹型紫癜常表现为腹痛便血等.过敏性紫癜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检查指标,如在出现皮肤紫癜以前表现为急腹症容易引起误诊.本研究对过敏性紫癜腹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特别是其内镜表现进行总结,以加深对本病认识.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也称sehoulein-Henoch综合征,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临床上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以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为首发表现的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少见。由于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很难作出诊断,极易误诊。我院2003年8月-2007年8月收治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的过敏性紫癜2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2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胃镜下表现与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对某院2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胃镜检查,并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全部病例胃镜下所见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均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典型表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最为显著,内镜下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在胃镜检查下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最多见,提示小肠是腹型紫癜的好发部位。胃镜检查可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在皮疹出现前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扑尔敏、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潘生丁等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各型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山莨菪碱联合甲氰咪胍治疗过敏性紫癜,有利于皮肤紫癜消退,改善皮肤型、腹型、关节型、肾型症状、体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除皮肤紫癜外,可伴有关节、腹部和肾脏症状.腹型过敏性紫癜,特别是以腹痛为首发或主要症状者,不易早期确诊.现对我所收治的61例腹型过敏紫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红英 《健康必读》2008,7(2):131-132
腹性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为主,急腹症则以腹痛为突出症状,二者易混淆,造成手术失误。但腹型过敏性紫癜又可合并肠坏死,腹穿孔等外科急腹症,此时保守治疗又会延误病情,重者危极生命,所以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十分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疗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田辉  房太勇 《中国校医》2012,26(12):931-932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临床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17例(44.7%)于发病前1~7 d有明确诱因;7例(18.4%)以消化道症状首发,可早于皮损2~21 d出现;38例均出现腹痛;14例(36.8%)腹泻,14例(36.8%)呕吐,10例(26.3%)排黑便,4例(10.5%)排血便,4例(10.5%)呕血。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缺乏早期特异性临床表现,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结合其临床、辅助检查及内镜特点,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结缔组织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儿童一种较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炎症,皮肤损害是最常见的表现。因血管内损害程度与部位不一,临床表现亦不相同,主要有皮肤紫癜、胃肠症状、关节肿痛、肾脏损害受累等表现。以胃肠道为首发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因其紫癜延迟出现或不出现的,在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表现及胃窦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39例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及胃窦病理资料。结果:食道黏膜未见病变,胃、十二指肠黏膜不同程度充血、水肿、出血,十二指肠多发浅溃疡3例。胃窦病理均呈毛细血管炎改变。结论:胃镜检查对腹型过敏性紫癜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17例EG患儿的过敏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7例患儿中腹痛12例(70.6%)、腹泻9例(52.9%)、血便5例(29.4%)、恶心呕吐4例(23.5%)、体重下降1例(5.9%)、过敏史4例(23.5%)。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8例(47.1%),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升高12例(70.6%)。8例(47.1%)特异性过敏源抗体检测结果阳性。8例大便隐血阳性。1例腹部B超及CT提示腹水。2例腹平片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内镜下表现主要有以下3种镜下表现:1黏膜红斑糜烂;2黏膜溃疡;3黏膜结节样增生,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黏膜下层大量EOS浸润,最多52个/HP。对有特异性过敏源者回避过敏源,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者加用顺尔宁、酮替芬,住院天数为5-18天,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童EG的临床表现各异,以腹痛腹泻为主。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组织学EOS大量浸润和外周血EOS升高是重要诊断依据。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症状严重者加用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万江生 《现代保健》2011,(9):159-16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发病以春冬季为主 发病前主要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以皮肤紫癜、腹痛为主,关节肿痛为次,个别病例出现肾脏损害.使用抗过敏、解痉、止痛、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结论 小儿过敏性紫癜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冬春季节发病多,发病与感染、药物及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治疗以去除病因、抗过敏及解痉、止痛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中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EG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内镜下胃肠黏膜以充血水肿、糜烂及黏膜增厚为主,活检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20个/高倍视野)。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型,采用口服中药及灌肠治疗,用药后临症状缓解的有5例,治疗过程中症状反复1例,但最终均治愈,无复发。结论EG临床少见,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腹水、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的关键,中医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嗜酸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诊断及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EG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中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例EG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内镜下胃肠黏膜以充血水肿、糜烂及黏膜增厚为主,活检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20个/高倍视野)。根据患者不同的症型,采用口服中药及灌肠治疗,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的有5例,治疗过程中症状反复1例,但最终均治愈,无复发。结论 EG临床少见,临床和内镜表现无特异性,外周血、腹水、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粒细胞增高是诊断的关键,中医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