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卵巢储备功能是女性生殖能力的基础,肾精不足,肝脾不和,气血失养等均会导致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甚至卵巢早衰。临床上治疗此类疾病应谨守肾虚基本病机,兼以调肝、健脾、行气、理血之法。总结导师王佩娟教授临床验案,以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治未病"思想应用于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经验。卵巢早衰危害较大,早期卵巢功能损害并非不可逆。将"治未病"思想贯穿诊疗全程,运用药物及养生调摄等方法共同干预,可望改善卵巢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减定经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给予加减定经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血清性激素水平(FSH、LH、E2、FSH/LH、E2)以及窦卵泡数。结果临床症状、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窦卵泡数在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加减定经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医药"未病先防"的作用,对卵巢早衰的预防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赵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随赵薇教授参加临床诊疗活动,收集整理赵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的病案,对赵薇教授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遣方用药之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并列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赵薇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之病因虽杂,然究其根本,多与"虚""郁""瘀""痰"相关,当以"补、消"为大法,同时根据女性生理周期变化特点,分期论治,注重"治未病"思想,中西医结合,辅以情志疏导。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不孕症,辨证为肾虚血瘀,经后期予滋阴健脾补肾治疗,以促卵子排出;月经期养血疏肝、温补肾阳,助经血运行;妊娠期以中药护胎方加减安胎治疗,周期论治获得良好效果。[结论]赵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强调补虚除邪,分期论治,先调其经,而后有子,同时注重"治未病"及情志调节,收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甬上中医泰斗"钟一棠应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崩漏病的经验。[方法]通过学习病案和跟随钟一棠先生临诊,从"治未病"角度论述钟老治疗崩漏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阐释其遣方用药特点,并附验案举隅。[结果]钟老临证善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崩漏病,指出崩漏病未发时以"怡情易性,养生固本,调体防病",病已发时当"健脾固冲,通因通用,澄源固本",病瘥后当"综合调摄,护肾调经,防病遗复",遵该理论遣方及调摄,临床屡获良效。[结论]钟一棠先生擅用"治未病"理论治疗崩漏病,符合崩漏病缠绵易复特点,疗效显著且有效控制病情反复,对指导临床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和卵巢早衰(POF)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采用填精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DOR和POF。对DOR的治疗有明显的降促卵泡激素(FSH)作用,防止其向POF转变,还有部分不孕者受孕;对POF亦能降低FSH,提高雌二醇(E2)水平,明显改善症状,防止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部分患者能使月经来潮。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肿瘤患者康复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整理、筛选、分析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以进一步了解中医"治未病"思想在肿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地位。结果:随着各个朝代医家的总结及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形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传""瘥后防复"的理念,对肿瘤患者康复治疗越来越起着指导作用。结论:中医"治未病"思想应贯穿于肿瘤患者治疗始末,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促进手术后恢复,防治肿瘤的转移复发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生理和心理上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7.
探讨"治未病"思想在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中的运用,从自身生活调摄上改善体质,做到未病先防,预防为主;针对肾虚血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的方药治疗,进行药物早期干预,防止向闭经或卵巢早衰传变;恢复后的病人,加强生活调摄,心理疏导,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灸联合"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温针灸联合"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WOMAC量表评分的变化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0例通过随访,患者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总结穴位贴敷疗法在"治未病"中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结合本科室临床实践,分别从治疗时机、治疗原则、穴位选择等方面,系统论述本科室在穴位贴敷疗法"治未病"中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结果:通过对治疗时机的准确把握,以培补阳气、顾护正气为总治则,以"夏治"为主、"冬治"为辅,并善于辨证取穴用穴和注重疗效累积,穴位贴敷疗法在"治未病"的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结论:现今社会,亚健康人群所占比例越来越多,穴位贴敷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等特点,且安全无创,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未病"方法,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卵巢储备是指卵巢皮质区中的原始卵泡发育成为可受精的卵母细胞的能力。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即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和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进一步发展为卵巢早衰(POF)。中医中并没有"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概念,究其临床证候,可涉及"月事稀发"、"血枯"、"闭经"、"经断前后诸症"、"不孕"等多个妇科疾病范畴。1病机分析《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总结孟如教授基于"治未病"思想治疗尿血的临床辨证思维及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临床跟诊及阅读医案,分析总结孟如教授治疗尿血的辨证方法及具体遣方用药。结果 孟如教授认为尿血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大多因火而起,亦有气虚不摄,血瘀贯穿始终,其不离实、虚两端”。治疗中AB方交替服用,既增强疗效,又可减少西药副作用。结论 在中医辨治尿血过程中运用“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临证施治,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谭子虎教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辨治经验。[方法]通过"对VD病因病机的认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疗特色",总结谭师对VD的认识和辨治经验,并通过1例病案具体说明。[结果]谭师认为,VD的病因之源当主要责于脾肾两虚,与中风病密切相关;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神机失用;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注重对有中风病高危险因素者进行一级预防,对中风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其发展及传变。[结论]中医药专家谭子虎教授以脾肾两虚入手辨治VD,结合"治未病"理论,有较好临床疗效,可以作为VD的一种治疗策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洪素兰教授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增生病的经验。方法:乳腺增生病的未病先防,首重情志调节,强调移情易性、腹式呼吸,保持心情舒畅;重视形神兼养,节饮食、慎劳逸;结合自我按摩腹部以疏通经气。已病早诊早治,运用肝舒乐片治疗肝郁脾虚、痰凝血瘀型乳腺增生病,坚持守方、按疗程正规治疗,同时结合情志疏导、自我腹部按摩等。瘥后防复,强调避免情志、饮食等复发因素。结果:经三十余年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8.22%。结论:应用治未病理论防治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复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预防为主,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皇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他十分重视治未病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将其主要体现于<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一书中,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未雨绸缪;有病早治、防微杜渐;已病防传、举一反三;病盛防危、亡羊补牢;新愈防复、饮水思源五个方面.目前临床中所说的未病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无病,身体健康,此时的"治未病"为预防以养生;其二是各种潜在的病情和病机,病而未发,此时"治未病"为有病而早治;其三是指疾病发展还未到危重阶段,此时"治未病"为从轻防重已病防危.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医生殖理论及卵巢的功能特点,从卵泡发育、成熟、排卵不同阶段的功能异常论述卵巢功能障碍的病机特点和治疗特色,尤其对卵巢早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等疑难疾病的治疗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心理障碍及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情志疾病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医学界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在以"治未病"思想为代表的中医学就有着一定的优势,该文就以"治未病"思想为主旨,深度的阐述了情志养生在情志病的治疗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中的重要作用,对情志病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的高频彩超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30例卵巢早衰患者(POF)和30例正常女性的子宫及卵巢大小、卵巢窦卵泡数、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频谱及乳腺腺体同声强度,并检测两组同时期的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结果:POF组子宫大小、卵巢体积、卵巢窦卵泡数之和、卵巢间质动脉峰值流速均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运用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探讨卵巢早衰的防治思路,以助于推进"治未病"理论的发展,发挥中医药防治卵巢早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中医"治未病"防治疾病的思想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介绍了应用"治未病"思想防治原发性肝癌经验,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将该理论在原发性肝癌防治中的指导性进行总结,以飨同道,希望能够在今后临床工作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刘翠娥  徐莲芝 《中医学报》2011,26(3):257-258
目的:探讨艾滋病防治中"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治未病"理论的渊源,探讨其在艾滋病防治中的指导意义及应用前景.结果与结论:中医"治未病"理论涵盖了健康和疾病的每个阶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治未病"理论在艾滋病防治中,具有更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