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中  江建清 《变压器》2011,48(8):20-24
研究了自耦变压器稳定绕组名义电压对低压绕组中性点电位漂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计算与计算机仿真证明了平衡绕组对Y绕组中性点电位漂移的影响,并提出了抑制此类现象发生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贾俊 《高压电器》2004,40(4):291-292,294
通过对Y/Y/Y-△变压器低压绕组中性点电压的实测和分析,得出该类变压器稳定绕组引起低压绕组中性点电压位移的形成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发电机定子绕组直流电阻超标,采用电位外移试验,进一步查找出发电机定子绕组首端引出线、中性点引出线接头处手包绝缘对地电位超标,B相中性点引出线V2接头处有小砂眼会渗水的重大设备缺陷.  相似文献   

5.
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施雷电侵入、雷直击和工频接地故障状态下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的雷电传递和地网两点间电位差的实验和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雷电冲击波头对二次侧振荡峰值的影响非常明显,电压型和电容型电压互感器的传递过电压幅值均随波头时间的缩短而上升;加装避雷器保护后传递到二次绕组中性点的过电压得到了明显的限制,表明低压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适用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但所选择的避雷器额定电压要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讨论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器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三相变压器绕组的零序电抗计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崔立君  张庸 《变压器》1995,32(3):26-29
三相变压器绕组的零序电抗,不仅取决于该侧绕组本身的联结方式,而且还取于二次绕组的联结方式,以及二次绕组是空载还是三相线端联结在一起对中性点短路,本文对变压器一次、二次侧联结的不同情况下,对零序电抗的计算做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变压器绕组变形是变压器故障的主要类型之一。首先建立变压器绕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电流源作为扫频电源对变压器绕组变形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电流源作为扫频电源可以有效的反应变压器绕组变形情况。采用电流源作为激励电源的频率响应法有利于实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侧绕组变形在线监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9.
庄儒丰 《供用电》2006,23(4):34-36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容量愈来愈大及变电所已普遍采用微机型保护测控装置等特点,主要讨论了在工程设计中对变电所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的接地方式的选择,同时也对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器的选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要分析常规试验方法,查找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时存在的问题,了在故障绕组中民磁感应原理,结合绕组连接结构和槽电位图,菜电流表进行了故障部位定点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潘炳宇  潘吉  杨云杰 《变压器》2007,44(4):36-44
介绍了采用模型电路的测量方法并用模型电路的测量数据绘制出了绕组电位分布图.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电炉变压器一次绕组在中性点调压和中部调压下各分接头电压分布情况,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一次绕组各分接头间电压、各分接头对首端电压及一次绕组结构容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常规预防性试验项目,对查找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绝缘缺陷的具体位置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通过借鉴汽轮机绕组电位外移的试验方法,找到了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存在绝缘缺陷的具体部位,成功解决了定子绕组三相泄漏电流不平衡的问题,验证了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表面电位测试的可行性及其具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简要分析常规试验方法 ,查找发电机定子绕组接地故障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在故障绕组中通入安全电流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结合绕组连接结构和槽电位图 ,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故障部位定点测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优化绕组接线降低绕组端部线棒间电位差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尽量将高电位线棒布置在相带中间,而把低电位线棒布置在相带两侧,通过优化排列,通常可使绕组任意相邻线棒间电位差低于电机相电压.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电力变压器纵绝缘结构设计过程中绕组波过程计算简化等效电路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基于Maltab编写了绕组波过程计算程序,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变压器绕组电位及其梯度分布,将其同一种特殊移相变压器绕组波过程实验计算结果对比,电位梯度分布数据基本一致,由此证实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变磁通调压电炉变压器一次绕组的电压分布和结构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玉民 《变压器》1996,33(11):10-15
分析了电炉变压器一次绕组在中性点调压和中部调压下各分接头电压分布情况,并结合实例给出了一次绕组各分接头间电压,各分接头对首端电压及一次绕组结构容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超临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的优点,对10kV级湿绕组电机进行了绝缘技术研究。通过绝缘结构设计和试验,确定了满足要求的引出线绝缘结构、绕组联接绝缘结构及中性点绝缘结构。该种电机绝缘所用主绝缘材料非云母材料,与电机绝缘技术不同。  相似文献   

19.
35千伏和更高电压等级的中性点引出变压器,在运行和检修中需用直流测量绕组的相电阻。按传统法用电桥和电压降法测量相电阻时,直流电压需轮流加于中性点和一个出线端上。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被测绕组具有很大的时间常数。测量时电路中电流稳定要很  相似文献   

20.
多自由度使多相电机具备了优异的容错能力。本文针对单中性点、双中性点及开端绕组结构的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以缺相容错运行时输出转矩最大为目标,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绕组结构电机的容错电流计算通用表达式。通过对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一相故障状态下的自由度进行分析,计算了不同定子绕组结构下的容错电流,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对比三种不同绕组结构电机容错运行时的带载能力,开端绕组结构的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缺相容错运行时输出转矩最大。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六相永磁同步电机模型及其控制系统,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