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王友建 《教师》2012,(33):92-92
“题好文一半”是许多学生都知道的道理,因此在他们写中文作文时都会花很多工夫去想一个比较好的题目,这样既可以吸引眼球,又能给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也有许多值得欣赏之处。  相似文献   

2.
周兰 《考试周刊》2010,(28):64-65
虽有“说出来的是话,写出来的是文章”一说,但我们还是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不少学生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真的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却又往往不知从何下笔,作文竞成“榨文”了。不少人甚至是一些语文教师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书看得少,大谈所谓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事实上,书不可不读.但读书和写作之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好文章往往不是“读”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我结合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如何把好的文章“想”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老师:您好!我的作文常常费了好大的劲,老是写不好。老师总说,我的作文“不具体”、“不生动”。我真苦恼!您有什么好办法,帮我跳出作文的苦海吗?这里先谢谢您了!萧浩文12月5日浩文小朋友:你好!看到你的来信,我想告诉你:“作文是可以写好的,但要花费大力气。”现在,就向你介绍一个好办法:“学会描写,为文章增色添彩。”描写,是在作文中常常运用的方法。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性质、特征具体地描绘、刻画出来,让人看了能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先看这样一段话:春天,原野变绿了。叶子长出来。阳光照…  相似文献   

4.
王老师:您好。我在作文中,常常费了好大的劲,但是老写不好。老师总是说,我的作文“不具体”“不生动”。我真苦恼。您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能帮助我从作文的苦海中挣脱出来,那我就十分感谢您了。萧浩文浩文小朋友:你好。看到你的来信,我想告诉你:“作文是可以写好的,但是,要花费大力气。”现在,我就向你介绍一个“好办法”,这就是“学会描写,为文章增色添彩”。你想学吗?描写,是在作文中常常运用的方法。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性质、特征具体地描绘、刻画出来,让人看了能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  相似文献   

5.
《文则》的文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则》是南宋陈騤潜心研究了《六经》诸子文章之后,写成的“为文之法”的著述。此书涉及语法、修辞及文章写作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本文只就其中涉及文章写作理论的内容作出归纳、总结。《文则》一书论点简明扼要,引用大量文章片断作论据,事实例证占据了此书的绝大部分篇幅。这种以文话、笔记的形式论文的方法是陈騤论文的一大特色。《文则》涉及的文章理论是多方面的;包括“文以意为主”、“事类法”、“文章体裁论”、“语言论”、“反对因袭”、“文章的历史继承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就一篇文章而言,精深的立意、绚丽的语言、鲜活的形象等等都得读过才有印象,而文章的样式却是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因此,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新人耳目,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材料组织形式,以新奇灵动的形式吸引读者,获得高分。怎样创新呢?看似平淡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清新自然的结构形式:一、就诊报告式同学们对因病就诊时的情形不陌生吧,可不可以用医生的就诊报告形式写作文呢?高考满分作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就给我们展示了这种新样式的独特魅力。该文巧用谐音双关拟姓,从“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  相似文献   

7.
一、训练目标1.掌握归纳文章中心的方法。2提高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二、例题解析1议论文例1.人偷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中国的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呢?后汉大书法家蔡色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身之形,若虫自采,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元代起子昂写“子”时,先习画马飞之形,使这“子”字有鸟飞形象的暗示。可见这时候的“字”已不仅是一个表达概念的符号,而是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  相似文献   

8.
口头作文有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对这种形式加以重视。 首先,口头作文具有“复合学习”的优势,它将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说文”的过程,也是“听文”的过程,要听出说文的“关节”,听出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驾驭等等“机窍”,这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而“说文者”边想边说,边说边想中所体现的“说文”水平,也处处显示了平时“读文”的功底。因为“说文”的章法与“文章”的做法同出一辙,口头语言亦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文章”语言的熏陶影响。同时,口头作文也是“书面作文”的前提和“操…  相似文献   

9.
刘虹 《学子》2004,(4):50-50
许多同学总感到作文难,写出好文章就更难。总想学一点写作技巧。其实,写作是没有什么技巧的。我国著名作家陆文大谈到其创作体会时说作文若有什么技巧,那就是“看出来,想出来,写出来”。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即“语言内容”,还要关注“道”,即推敲语言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领悟言语形式的妙处,力求做到既能披文人情,又能因文悟道。那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人手,在理解言语内容的同时,关注言语形式,“文”“道”和谐相生呢?  相似文献   

11.
【小引】也许不经意的一次鼓励,会造就一位天才;也许有意识的一份信任,会改变一种恶习。太阳路贾平凹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金灿灿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开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奶奶,太阳住在什么地方啊?”“是住在金山上吧。”“去太阳有路吗?”“当然有的。”“啊,那怎么走啊?”奶…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结构,简言之。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从实质上说,它是一种处理文章“局部”和“整体”关系的艺术。关于结构问题,刘勰在《文心雕龙·附会》篇中明确指出:结构是“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刘勰的这段话全面地阐明了结构的重要作用,即结构总揽文章之众理,统摄文章之首尾,确定材料的取舍,连缀一个个语段,从而把文  相似文献   

13.
一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分析和解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解读的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去深入文章内部,去发现那绰约多姿、千变万化和蕴涵无穷韵味的特色,去感受语言的神韵,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点燃起来。教材中许多地方,乍看明白如话,一目了然,平淡无奇,似乎游离于题旨之外的语言———“闲笔”,学生没有深蕴而轻易滑过。其实,这些闲笔意蕴丰厚,韵味无穷,它往往是无技巧的技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闲笔”充溢浓情。《项脊轩志》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亲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章是通过项脊轩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把说话称之为言语,“所谓言语,就是一个人运用某种语言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人在那里思维,问时就是在那里说话。”这种话是还没有说出来的,即内部言语;他还说:“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无非是说成明白通畅的语言”。这种话是已经说出来了的,即外部言语。那么说话要经历一个怎样复杂的心理过程呢?叶老说得非常明白:“起初想不清楚,那因为适当的材料(语汇)跟适当的组织形式(语句构造)还没有确定下来。什么时候才算想清楚了呢?那就是适当的材料跟适当的组织形式确定下来了,  相似文献   

15.
汉语双音节复合词构词语素的语序排列有语言“象似性”的作用。这种“象似性”背后存在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整体-局部、中心-边缘、因果、时间、利-害等。汉语双音节复合词构词语素的相对位置取决于所表达概念的状态的次序,正是“象似性”的体现,它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冷、热、烦躁、惊喜……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感觉多种多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找到这些“感觉”表现出来的蛛丝马迹,把这些“蛛丝马迹”写进文章里,抽象的感觉就被具体化和生动化了。这种观察方法,我们把它叫做“由外而内写感觉”。外,指的是外部环境以及人物的动作、衣着、神态、对话等等;内,指的是心理活动。那怎么样展开观察呢?首先观察要全面。即把人或事物分成若干层次或方面,逐一观察,最后再全面综合。观察人,他(她)的外貌、行动、语言等哪方面体现了这种感觉;观察物,它的姿态、色彩、变化等哪方面体现了这种感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小考     
《考试》2005,(3)
在古时候,"文"和"章"指的都是带有颜色的条纹图案。红蓝相间的叫作"文",红白相间的叫做"章"。那时候"文章"二字连用,就仅指色彩斑斓的图画而已。到了汉代,诗赋大兴,社会上崇尚文学的风气很浓,人们开始用"文章"来赞美那些文采华丽的竹品。那时说某人的作品"焕若文章",意思是说它像艳丽夺目的图画那样漂亮,那简直是最高的褒奖了。久而久之,这个比喻用得多了,"文章"二字也就逐渐变成了一个专指那些文字作品的固定名词了。  相似文献   

18.
作为语文教学,同样的课文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我认为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扣住该文的本质去教学。文章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它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这个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不以任何人的情感意志为转移,因为文本一旦产生。它就具有相对客观性、独立性,即便有两种可能性:思想等于文本和思想大于文本。教学时如果扣不住文章的本质,就把“这”上成了“那”,其错误自不待言。请看:  相似文献   

19.
同现代汉语绝大多数双音词一样,当初的“文章”只是一个词组,无论是“文”,还是“章”,它们都有独立的意思。“文”字在甲骨文中象一个人站立在那儿,身上画有许多花纹,反映了古代氏族社会时期的审美趣味和宗教信仰。如《礼记·王制》有句话说:“被发文身,雕题交趾”。郑玄注曰:“谓刻其肌以丹青涅之”。这种解释,从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上来看,是解释了“文”字的本义。在上古时代,人们对于词类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民族的文化会影响民族的思维,而思维的表达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不仅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它更体现出了民族的思维特性。汉民族是一个深受氏族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的民族,自古以来在认识上倾向于整体模糊综合性,这种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的认识观,中国人的这种思维在语言上也得以体现出来。本文旨在讨论造成汉语民族整体模糊性思维的原因,并对其相应在语言上的表现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