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食粥,是中国人一种独特的传统食疗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礼记》中有“食粥天下之达礼也”之句。在《太公金匮》一书中还叙述了武王伐纣时,洛邑雪深丈余,姜太公使人献粥以御寒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食粥,是中国人一种独特的传统食疗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礼记》中有“食粥天下之达礼也”之句。在《太公金匮》一书中还叙述了武王伐纣时,洛邑雪深丈余,姜太公使人献粥以御寒的故事。现今,粥品花色种类丰富,色、香、味俱全,已是食品中的精华。各种各样的粥,佐以青葱香菜,荤素配搭得当,极富艺术感,因此,男女老幼都爱吃。粥极具食疗价值。在甘肃敦煌史料中记载有一款“神仙粥”:山药蒸熟(去皮)一斤,芡实(鸡头米)半斤,煮熟去壳捣为末,入粳米半斤,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或加韭子末二三两在…  相似文献   

3.
时下,许多人多方求助于贵重补药,以求“长命百岁”。但最普通、最易得的粥食,却被大众所忽视。对于药粥疗法,历代名医家都很是推崇。汉代大医家张仲景的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许多米药合用、以粥疗疾的名方,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唐代药王孙思邈在临床中也多采用药粥疗法,他的《千金方》中便收录有“牛乳粥”“、芦根粥”、“天花粉粥”等粥疗方。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收载药粥方62首。迄今为止,历代医书所记载的药粥方约有700余方,其中既有单味药粥,也有复方药粥;既有以植物为主要原料的药粥,…  相似文献   

4.
不少人到了夏季易出现口苦、目赤、头晕、尿少等“上火”现象,甚至会有目赤肿痛、牙龈肿胀、咽喉干燥、口舌糜烂、大便干结等症状。若夏天食粥,不失为消暑良方。粥。本是广东人的嗜好,如今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也流行开来。粥,在我国百姓的餐桌上至少摆放了4000年,《周书》称“皇帝使烹谷为粥”,这大约足关于粥的最早记载。粥自古以来就受到养生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皇帝与粥     
《事物起源》一书中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说粥是黄帝发明的。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粥文化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一支很重要的流派,留下了许多名人与粥的轶闻趣事,这里介绍几个皇帝与粥的故事。刘邦与“帝王粥”相传两千多年前,刘邦与母亲被秦兵追杀,逃至丰县东城时已是黄  相似文献   

6.
粥食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周书》中即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根据祖国医学“药食同源”之说,以药粥食补,既可保健养生,又对治疗疾病有辅助疗效。  相似文献   

7.
夏到粥到     
《rrjk》2014,(11)
<正>众所周知,中国人好吃,更会吃,所以形成如今的饮食文化,而在中国4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粥的踪影是伴随始终。粥简单易做却又多变,在果腹之余还能满足我们味觉和营养的多重需求。夏天炎热难熬,人们食欲下降,许多人都爱喝点清淡的粥。可是有人担心也有人疑惑,老是喝粥营养够吗?怎样喝粥才健康呢?根据身体健康状况的不同喝什么样的粥才更具养生保健作用?本期《人人健康》,我们就一起来谈谈粥这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药粥话古今     
北宋著名散文学家苏辙,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现代国务院总理),晚年自号“颖滨遗老”,为人落落大方,一生嗜好喝粥,晚年作《钟山诗》云:“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间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粥。”粥,是一种饮食的方法和形式,文字,记载始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对于粥,原来只认为它简便易行,口感好。而后来发现它还能使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溶解成液体状态,便于肠胃充分消化吸收,很有利于养生保健,故为人们广为使用。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其所著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云:“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以为蹶。臣意(淳…  相似文献   

9.
“粥”又称“稀饭”,是我国传统的主食之一,喝粥可以调剂胃口、增进食欲,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粥早已成为我国许多居民的一种主食。食粥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礼记·檀弓上》就载有“粥之食”。《谷粱传》记载昭公19年,(太子)“止哭泣,饮粥”。宋代诗人...  相似文献   

10.
烧饼的来历     
秦汉以前中国人的主食大多为汤饼或蒸饼。 烧饼(古代称为胡饼)大约是在汉代班超(东汉外交家、军事家)出使西域时带来的,可惜至今尚未见到权威的文字记载。最早一条记载“胡饼”的文字,是《太平御览》中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其次是《三辅决录》:“赵岐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的  相似文献   

11.
胡明 《东方药膳》2005,(6):31-32
本草学巨著《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在《本草纲目》里面,收载了许多粥疗方。书中粥方记载有三类,一是载于原著专章,如《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粥部“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二是载于各药物正文,如稻米,“作糜一斗食,主消渴”;粳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锁阳,“虚人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苁蓉,煮粥弥佳”。三是载于各药附方,如“老人风痹,麻子煮粥”,“消渴心烦,用小麦作饭及粥食”。现集其要者,介绍如下。1、补气类药粥糯米粥:糯…  相似文献   

12.
宇宙生物之生存靠养料 ,人类之生存也要靠养料。人类摄取养料主要依赖于饮食 ,婴儿、儿童、青年、壮年以及老年人都是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早有“吃在中国”的盛誉。中国的“药膳食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源远流长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回顾药膳食疗最早文献《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半夏秫米汤 ,治疗胃气不和及睡卧不安 ,开创了药膳治疗学术之先河。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 ,以及服桂枝汤后喝热粥一碗以助药力 ,更是典型的药膳食疗方。晋朝名医葛洪著的《肘后方》中记载 ,常服海藻治瘿病…  相似文献   

13.
在夏、商、周时期,中医妇科学就已经有了萌芽.从甲骨文的卜辞中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商代已有关于难产等产孕病的原始文字记载.《山海经》中亦有记载“使人无子”或“宜子”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粥,是以米为主要原料熬成的稀饭。《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用粮食或粮食加其它东西煮成的半流质的食物。《调鼎集》中有载:“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从粥的字形,也非常形象地道出了煮粥的情形:两边的“弓”是鬲(鼎一类的炊具)在烹煮谷米时冒出的蒸气。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不仅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而且描写美食的地方也很多,仅是粥的品种就有7种之多。其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味主料粥,如碧粳粥、红稻米粥、江米粥:一类是主料加配料, 如腊八粥、枣儿熬的粳米粥、鸭子肉粥、燕窝粥。食粥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粥,俗称稀饭。古时也有称为“糜”的。现今一般均以粳米、粟米(小米)、糯米熬粥。粥不仅是聊以充饥之品,早在先秦时期已被用来治疗疾病。用适当的中药和具  相似文献   

16.
许磊 《东方药膳》2003,(1):32-33,37
粥食是一种很古老的历史悠久的烹调方法。我国最早的经典《礼记·檀弓上》就载有“粥之食”。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粥食治病的记载,其中写道:“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为蹶。臣意(西汉医学家淳于意,即仓公)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迨后东汉名医张仲景非常重视粥食的作用,在其《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米药同用或药后食粥的论述,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都用粳米以鼓胃气助长药力。唐宋…  相似文献   

17.
食粥养生由来久,神仙皇帝也嗜粥,慢煮锅中米和水,五谷杂粮求长寿。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食物,喝粥的传统源远流长,上至皇帝崇尚喝粥,道光皇帝还有“谷粟为粥合豆煮”赞美粥的诗句;下至百姓讨饭者以施舍的“粥棚”乞粥活命。可见举国上下,无处不粥。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在滦平打猎迷路,饥饿难耐,有幸在山沟里遇到农家,喝上香喷喷的玉米粥,龙颜大悦,以后就把玉米粥引进了御膳房。现在喝粥早已不是单单为了果腹,除了养生外,简直在中国形成了“粥文化”。清代著名医家王士雄在他的著作中称“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随息居饮食谱》也称“粳米甘平,宜…  相似文献   

18.
浩然 《药物与人》2010,(9):58-59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这部文学巨著不仅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而且描写美食的地方也很多。《红楼梦》中的粥食种类是丰富多彩的,曹雪芹开列了贾府的粥谱,载录了8种粥食,即红稻米粥、奶子糖粳米粥、江米粥、碧粳粥、腊八粥、鸭子肉粥、大枣粥和燕窝粥,留下了清代盛世时中国粥文化的生活实录。在此择取几例介绍,有兴趣的人可以做来尝尝红楼梦中人的粥食。  相似文献   

19.
琥珀原材料的对外贸易与流通,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悠久的.但文献的记载状况,则显示着一些不明确之处.比如,国外琥珀产地“大秦与波斯”,或称“大秦与拂箖”,这两个国家与地区,中国人认为它们是琥珀的来源地.大秦,通常是文献对古罗马及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称谓;波斯,又称安息,指中东地区政权.古典文献中,《唐书》、《通典》、《太平御览》等,关于双方之间的琥珀交通贸易,都有相关胡文字记载.但实际上,大秦、波斯等地并无琥珀原料的地质蕴藏.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困,经常以吃粥代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粥是吃得越来越少了。其实,“粥”是人类食疗的精品,既营养可口,又易于消化吸收,极适合于老年人食用。古人早就认为:米粥一碗胜补品,谓粥乃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也。典籍《粥谱》一书,详细记载了两百多种具有食疗作用的粥谱方剂,能治各种各样的慢性疾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