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康复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卒中患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减少卒中后继发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患分为两组,康复组在临床用药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非正规性随意锻炼。结果 康复组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达89.1%,坐位和站位平衡有明显改善,BI积分60分以上达71.5%,预防或减少了并发症。结论 早期神经康复对脑卒中患有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 对比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2 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结果 所有受试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 ,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 ,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 ,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与药物治疗相比 ,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提高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的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60,自引:5,他引:60  
目的探讨早期基本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和继发性残疾的影响。方法对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以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康复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康复组进行了早期康复研究,平均于病后9天开始,应用简单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床边治疗。结果平均35天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①运动功能达BrunnstromⅣ级以上者,上肢49%、手44%,下肢75%。步行恢复率达63%;②坐位平衡功能达Ⅱ级和Ⅲ级者占83%,站位平衡占50%;③日常生活活动积分在60分以上、恢复良好者达54.3%;④预防及减少了继发性残疾。与对照组相比存有显著差异(P<0.0005)。结论以简单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脑卒中早期康复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对照组(38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加入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平均疗程38d。治疗前后分别以Brunnstrom法评价运动功能,以三级平衡评价评定平衡功能,以Barthel指数法评定ADL能力。结果康复组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Barthel指数治疗后康复组为68.5±17.2,对照组为45.8±18.3,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低频脉冲等综合治疗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以易化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出院前两天用Barthel指数法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的平衡功能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康复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及维持性康复,对照组仅给临床常规治疗,分别于第1~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进行单盲评定。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缺损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康复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康复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01),一年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维持性康复能影响远期疗效,有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88例)及对照组(54例),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及一般康复治疗。35 d后分别评价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早期参与强化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9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干预,主要包括神经促通技术、ADL训练及心理康复等。于治疗前、后采用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ru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康复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维持性康复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康复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卒中患19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及维持性康复,对照组仅给临床常规治疗.分别于第1~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对两组进行单盲评定。运动功能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用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缺损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结果:康复组Fugl-Meyer及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康复组比对照组减少更显(P<0.001),一年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进行早期康复,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维持性康复能影响远期疗效,有助于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0.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董凤姣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71-447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低频脉冲等综合治疗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以易化技术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和出院前两天用Barthel指数法平衡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的平衡功能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5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出院前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评估,出院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评定ADL。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减少,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增加(P<0.01)。2组比较,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早期采用床旁综合康复干预与单纯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相比,能更显著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平衡、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继发性残疾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康复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平均于病后9d开始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5d后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计划(康复组),另外30例患者给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分别给予 Fugl-Meyer评测法和FIM评测法,对患者肢体的残损程度和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经过统计学检验得出:治疗前评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评测,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及AD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86例接受临床常规治疗的急性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组同时采用Brunnstrom方法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tthel指数法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组实施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肢位的摆放、神经肌肉易化技术、床上运动训练、主动体位转换训练、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康复治疗后30 d,以同样方法评定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runnstrom分级达到Ⅳ组及以上的比例治疗组上肢为32.6%,下肢为64.5%,而对照组分别为9.31%和20.9%,Bar[hel指数<40的比例康复组为25.6%,对照组为5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病1个月时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于发病后7—23天,对康复组30例脑卒中患者,用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至病后1个月时结束,对照组27例脑卒中患者不接受康复训练。两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评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结果:康复治疗前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肌张力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治疗前、后ND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后,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的差值,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发病1个月内,早期短期的康复治疗,可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对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0例)、对照组(38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同时加入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平均疗程38d。治疗前后分别以Brunnstrom法评价运动功能,以三级平衡评价评定平衡功能,以Barthel指数法评定ADL能力。结果:康复组在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方面治疗后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Barthel指数治疗后康复组为68.5&;#177;17.2,对照组为45.8&;#177;18.3,两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病人在发病早期进行床边康复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50例病人在发病早期进行床边康复护理.主要采取卧床期康复护理:包括床上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桥式运动、体位转换.离床期康复护理:指导帮助病人坐起及站立平衡训练.步行期康复护理:指导病人训练行走技巧.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执行一般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病人有效地减少了肩痛、手腕肿、肌痉挛,足内翻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早期进行床边康复训练护理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越早实施效果越好.在临床上,对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为病人提供了理想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俊 《中国康复》2010,25(2):138-13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均按脑血管疾病治疗方案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患者病情稳定1周内配合功能训练、物理因子及针刺等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ADL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早期康复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变化。结果金钠多加早期康复组治疗后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能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改善功能结局,提高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对32例脑卒中早期患者根据不同运动功能状态,采用促进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案。以Fugl-Meyer法、MAS量表评价,与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康复组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活动能力较原来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而继发下肢痉挛、垂足、内翻足的发生率则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早期适当的康复措施可以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