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铁道部重点科技研发课题《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预制场工业化研究》成果和2006~2008年国内数十处铁路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制梁台座设计经验,从制梁台座设计理论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制梁台座的设计标准、技术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综合论述,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对高铁梁场进行精细化管控对提升梁场建设管理绩效意义重大。针对当前梁场设计生产效率指标简单、资源配置主观性强等问题,采用仿真技术对高铁梁场建立仿真模型,在考虑工序作业时间随机性的情况下,通过仿真实验对梁场生产效率与工作时间制度的关系、工作时间制度与资源使用率的关系、以及资源配置方案对梁场生产效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当梁场工作时间制度从10 h/d增至14 h/d时,每天工作时间每增加1 h,单台座制梁效率(η)可增加3%~4%;(2)梁场生产效率(K)小于单台座生产效率之和,采用公式K=§Mη(§=0.91~0.93)确定梁场生产效率更加准确;(3)对于仿真实验的目标梁场,在使用14 h/d工作制时,减少3个制梁台座和2套内模,梁场生产效率不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箱梁制存梁场的布置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客运专线箱梁制存梁场的布置作了简单介绍,并针对制梁台座及存梁台座基础的加固处理作了详细的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4.
以京沪高速铁路广阳梁场冬期制梁为例,详细介绍了制梁台座、存梁台座、钢筋加工区、搅拌站以及混凝土搅拌与浇筑保温措施,箱梁蒸汽养护温度控制技术和预应力孔道压浆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武客运专线某梁场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石武铁路客运专线某箱梁预制场的建设经验,重点介绍客运专线箱梁预制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详细介绍了梁场选址的原则,根据制梁设备配置、制梁工序、制梁周期及梁场制梁效率等确定制梁台座数量的方法,根据箱梁在存梁台座上最少存放时间及梁场每天产能确定制梁台座数量的方法,制梁台座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移梁方法和设备的选择,为正在进行的客运专线施工中箱梁预制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就国内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描述,着重说明梁场选址原则,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数量和布置形式确定的原则,不同的运梁方法及设备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顶推施工PC连续梁的一种新式制梁台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用于 PC连续梁顶推施工的新式制梁台座系统 ,指出其与传统制梁台座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苗雨 《铁道建筑技术》2012,(Z1):248-252
结合工程实例,根据软土地基条件下对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的计算,得出一套解决在软土地区上建设梁场基础的方案,计算结果对同类型梁场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合青藏铁路16 m及以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施工实践,讨论了预制梁施工用的张拉台座的结构设计和检算.  相似文献   

10.
石武客运专线驿城制梁场整体规划与设计及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石武客运专线驿城制梁场建设经验,从梁场选址、梁场规划布置方式、制梁台座数量确定、存梁台座数量确定、制梁设备与工装的投入、梁场的建设等方面,重点介绍梁场规划、设计、施工等。采用科学合理的梁场规划与设计,并进行合理的施工安排,使梁场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使梁场临建快速的完场并投入预制梁的施工中。  相似文献   

11.
富水砂层盾构渣土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富水砂层中选择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对渣土改良有更高要求和难度。北京地铁6号线东部新城站~东小营站间地质构造为典型的富水砂层,结合该工程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成功案例,对富水砂层渣土改良技术加以总结,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企业自备车运用方案的优化模型及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金宝 《铁道学报》2007,29(4):23-26
与一般的运输问题不同,企业自备车具有在发站与各到站间循环使用的特点,其运输能力受自备车周转时间、车数、静载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用标准网络模型和算法无法获得车辆运用方案的最优解。本文讨论了自备车平均周转时间的计算方法,在对企业自备车的运能与运量相互制约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自备车运用的最小费用最大流网络优化模型和算法,推导出自备车运能计算公式和增流链最大增流量公式,并对铁路限制口问题及企业自备车、部属车、汽车综合运用的优化模型和算法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从而为企业提供一种自备车运用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重载铁路货车段修时,车轮的旋修率普遍在70%以上,是所有零部件中修理比例最高的。因此车轮是制约车辆相关高级修程的主要零部件,其寿命周期是制定检修周期的基数。为了开展重载铁路货车车轮旋修及寿命周期研究,文章对C80型货车车轮磨耗数据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磨耗原因,总结了车轮的磨耗规律,并以此提出其他零部件的检修周期应以车轮旋修周期为基数,进入检修车间后进行必要的针对修,可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减少或避免临修故障,提高列车周转率。  相似文献   

14.
位于我国西北严寒地区的双块式无砟轨道采用了大单元道床板结构,为掌握该型结构对严寒地区恶劣温度环境的适应能力,了解其力学性能和行为规律,对达坂城地区采用20 m单元道床板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试验段展开试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论计算,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大单元道床板板端伸缩效应明显,引发轨道结构与基床表层大面积的层间分离滑动;大单元道床板板中部分混凝土开裂严重,年温差循环作用下大单元道床板将呈现"低温小单元组合、高温闭合大单元"的工作模式;试验段中基床表层提供的单位长度层间摩阻力为372 kN/m;极端日气温差的出现显著放大了大单元道床板日伸缩变化幅值,并形成了大单元道床板日伸缩位移均值阶梯型跳跃式发展的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15.
高周变幅多轴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应力谱的可靠性是关键之一, 而应力谱又与所采用的计数法息息相关。通过定义主应力角及主应力比,研究了变幅多轴应力状态的多轴特征 图;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面概念的等效变程计数法,分析比较了用该方法与传统雨流计数法进行焊接构架寿命 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直线电机运载系统无碴轨道的空间计算模型,将整体道床的受力变形结果与不考虑磁吸力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磁吸力对整体道床的影响规律.理论分析表明,在考虑直线电机的磁吸力后,将增加整体道床的内力和位移值,据此对整体道床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与后路椎体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为腰椎滑脱的治疗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专业相关杂志。纳入腰椎滑脱治疗中对比PLF和PLIF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和比较性研究。依据Furlan标准评估评价纳入RCT的方法学质量,依据Cowley标准评估观察性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法评估所得结论的证据等级。结果 经过系统检索和筛检,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篇观察性研究,共520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PLIF的术后满意度高于PLF(odds ratios[OR]: 0.49, 95% confidence limits[95% CI]: [0.28, 0.88, P =0.02),两种融合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 2.28, 95% CI:[0.97, 5.35], P= 0.06)。另外,PLIF的融合率高于PLF(OR: 0.32, 95% CI:[0.17, 0.61], P=0.0006),再手术率低于PLF(OR: 5.30, 95% CI: [1.47, 19.11], P= 0.01),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WMD=76.52, 95% CI: [-310.68, 463.73], P=0.70;WMD=-1.20, 95% CI: [-40.36, 37.97], P=0.95)。结论 PLIF较PLF可以更好地提高腰椎滑脱患者术后满意度、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功能状态、增加其融合率、降低再手术率,两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于低功耗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能量高效的路由技术的研完是保障无线传感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设计目标,提出一种可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延长网络生命期的分簇路由算法,对簇的结构、簇首选择、簇的建立及数据传输等进行分析和论述,并通过LEACH和HEE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进一步证明其能有效提高网络生命期.  相似文献   

19.
以列车在车站的作业时间、动车组在终点站的接续时间和车站到发线数量为约束条件,以列车旅行时间和动车组接续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综合优化模型.模型求解算法主要采用了4种关键技术:以定序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化解列车作业时间冲突,以交换列车到发顺序化解到发线冲突,通过保持到发线运用紧张时段的列车到发顺序防止产生新的到发线冲突,运用匈牙利算法求解以动车组最小接续时间为目标的动车组周转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运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达到整体优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获取道砟颗粒廓形是研究有砟轨道道床力学性能及开展仿真分析的基础。针对传统图像处理中利用边缘检测算法获得道砟二维廓形信息的不足,提出追踪提取算法。采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技术搭建图像采集平台,通过颜色空间转化、二值化处理、边界追踪和数据优化等步骤实现了道砟二维廓形的提取。算法特点在于,提取的道砟颗粒二维廓形数据为有序的点列,廓形曲线连续且闭合良好,检测出来的边缘是单像素宽,通过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证明实际廓形的最大粒径在考虑测量误差及精度的条件下二者数值基本相同。同时,基于前期学者对棱角指数的算法对本文提取廓形进行相应计算并与实测值比较,数值基本吻合,从而说明本算法在一定误差及精度条件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