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中,需要实时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状态。现有变电站内各种监控系统独立运行,为实现变电站运行管控的统一展现和集中管理,建立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遥视集中管理平台,使变电站视频监控具备智能分析功能,采用IPSAN存储方式,将各变电站视频数据汇总到管理中心,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集中监控平台采用GIS地图展现变电站运行情况,汇集四遥、环动、防火、安防等功能,实现视频定点监控、关键区域监控、人员、车辆智能监控,非法进入、报警、视频智能分析、视频跟踪、报警联动。变电站智能遥视系统集中管理应用,实现变电站运行状态的集中展示,避免人员的误操作发生,提高了变电站运行可靠性,保障了电网运行安全,提高运维工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有助于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控。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电力智能监控系统的集中监控系统模式、区域供电集中监控系统模式和光纤自愈环网集中监控系统模式等3种模式.以某大型商业广场为例,介绍了电力智能监控系统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模式下对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的要求,进行了适用于大运行模式下无人值班、远方集中监视及运维特点的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智能一体化功能设计和辅助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定义了系统的框架结构,重点对分布式大系统的网省级软件设计技术、灵活逻辑联动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可靠性设计技术等几项关键设计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系统已在多个实际的变电站监控系统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叶武 《浙江电力》2012,31(7):54-57,61
结合新建变电站逐渐向少人或无人值守模式发展的要求与特点,阐述了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在变电站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以舟山110 kV勾山变电站的实际应用为例,介绍了适用于变电站日常管理的智能传感集中管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这一系统的应用给变电站传统管理方式带来了全新运作模式,为变电站的统一高效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500 kV及以下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全面实现,集中监控信息量也与日俱增。伴随着大量信息与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大数据理论逐步引入电网领域。首先,以河北南网为例,对变电站集中监控模式及现状进行介绍;其次,基于大数据理论,对智能监控方案进行研究。该方案主要包括2方面:智能巡检与信号智能监视。该方案不仅可以协助监控员全面理解告警信号含义,弥补变电站值班员技术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隐患,还能减轻变电站值班员的工作量,提高事故异常处理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视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变电站智能视频辅助系统为变电站智能运行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对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与现状进行了阐述,从标准完善、一体化设计及智能应用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并论述了在视频技术基础上变电站智能视频辅助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关键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
变电站集中监控业务调整到调控中心后,监控员的工作量较变电站值班员的监控量成倍增加,在D5000传统设备监控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结合监控员对集中监控业务的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发了面向监控业务的智能告警,实现监控智能告警巡视及监控智能告警展示,提升监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了变电站集中监控功能对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要求和传统主要面向调度员设计的调控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为更好地满足正常监控、事故和异常处理以及专业管理的需求而进行的几项改进。各项改进在大型调控中心应用后显著提升了变电站集中监控业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设计变电站巡视系统,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实现机器人和视频摄像机的联合巡视;巡视系统通过与变电站主/ 辅设备监控系统、一键顺控系统、主站巡视集中监控系统的互联交互,实现与主/辅设备监控系统间的正向联动、反 向联动、视频双确认等智能联动.利用机器人机动灵活、视频摄像机巡视效率高的特点,合理规划视频摄像机位置和 机器人巡视路径完成巡视布点,最大程度覆盖变电站的巡视范围,提升巡视效率,节省项目投资,有效支撑设备智能 巡检、日常运行监控、现场巡检作业、异常故障处置等典型变电运维应用场景,替代人工巡检为远程智能巡检,替代 原靠运维人员经验判断的故障分析等手段为主动预警、综合研判、智能诊断与智能决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在视频监控基础上实现联动控制的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通过远程监控、智能视频分析和警视联动等方法实现视频与设备状态信息的联动、报警远程可视化监控联动、视频与倒闸操作的联动、视频监控和前端采集系统的联动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变电站分散辅助巡检系统的集成联动,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真正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或者少人值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