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与碘化物和罗丹明B在水溶液中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AgIs)~2-络阴离子在聚乙烯醇存在下的水溶液中,与罗丹明 B 产生的离子缔合反应,提出了一个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测定银的方法.形成离子缔合物的适宜酸度范围是0~0.04N 硝酸(pH7~1.4).以连续变化法和平衡移动法确定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是[RB]_2[AgI_s].离子缔合物溶液的最大吸收位=j=60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mol·~(-1)cm~(-1).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在某些掩蔽剂存在下可用于钢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TritonX-100对结晶紫-磷钼酸显色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TritonX-100能与镁离子络合成大阳离子进而与磷钼酸缔合。这一影响说明:Triton X-100的存在,不仅与染料生成混合胶束,而且与染料竞争而生成离子缔合物,并导致碱性染料-磷钼酸的褪色。  相似文献   

3.
文献报导了基于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增溶离子对缔合物所建立的水相测磷、砷和锗的分光光度法,为发展此类高灵敏度的显色反应和扩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研究在乳化剂OP存在下,孔雀绿-磷钼杂多酸缔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磷。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离子对缔合物的增溶作用又提供了一例。  相似文献   

4.
离子缔合型离子选择电极,是指以离子缔合物为活性材料的一类流动载体电极。基于生成离子缔合物的离子缔合反应,在分析化学中应用很广。例如在溶剂萃取中,从上世纪用乙醚  相似文献   

5.
新型可溶固定相分离法研究—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铁(Ⅱ)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硝酸纤维素粉末为固定相,以乙二醇独甲醚为溶剂,处理Fe(Ⅱ)-phen-DS三元离子缔合型络合物体系,提出了一种新型可溶固定相分离方法。该法简便,快速,富集倍数高达100。本文探讨了固定相的分离条件-固定相粉末用量,颗粒度,柱径等对富集的影响,并对反应的酸度,试剂用量,方法的灵敏度,选择性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酸性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2-氯丙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酸性咪唑类离子液体中2-氯丙酸乙醇的合成.制备了4种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用于酯化反应,通过Hammett方法测定其酸度,讨论了酸度-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发现[Hmim] HSO4拥有比其它几种离子液体更好的催化效果.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n...  相似文献   

7.
用桥式电路测定了H_2O-C_2H_5OH-NaCl体系的摩尔电导, 并用Lee-Wheaton模型回归出H_2O-C_2H_5OH-NaCl(KCl、CsCl、KBr)体系的离子缔合常数、极限摩尔电导和距离参数, 并求出缔合反应标准自由焓。结果表明离子缔合能力的顺序为Cs~+>K~+>Na~+, Cl~->Br~-, 此四种盐在乙醇中都形成溶剂分开型离子对。并用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水-乙醇-(NaCl、KCl、KBr)体系中溶剂的活度, 用改进的Pitzer-Li公式计算了此体系的活度系数, 计算时考虑了盐在低介电常数溶剂中的离子缔合, 结果表明这种处理是合适的。还表明离子缔合程度随着乙醇浓度上升而加大, 以及盐的存在对水呈盐溶效应而对乙醇呈盐析效应。  相似文献   

8.
锡钨杂多酸—耐尔蓝光度法测定纳克量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一个光度法测定纳克量锡的新方法,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锡与钨酸盐和耐尔蓝(NB)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离子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8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值2.95×10^7L·mol^-1·cm^-1。服从比耳定律范围0-2.0μg/L,检出限(3σ)0.083μg/L,对2.0μg/L锡测定的RSD为21.42%,离子缔合物至少稳定72h。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元  相似文献   

9.
孔雀绿与磷钒钼杂多酸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稀H2SO4介质中,磷酸盐与钼酸盐和偏钒酸盐反应形成磷钒钼杂多酸,杂多酸再与孔雀绿缔合形成四元有色络合物,能稳定存在于含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90nm波长处,摩尔吸收系数ε=1.7×105L·mol-1·cm-1,P(V)的质量浓度在0~0.12μg 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研究了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共存离子的影响和缔合物的组成。方法已用于合成试样中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在HF/6-31+G*水平下对硝酸锂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缔合物种,以及当浓度升高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缔合过程进行了研究.硝酸根与水合锂离子可形成溶剂共享离子对、接触离子对、三离子及多离子团簇等离子缔合物种,在所有的缔合物种中,锂离子大都以形成四配位四面体结构为主,只有少数情况下存在能量较高的五配位结构.以上3种水合离子缔合物种中的v1(NO3-)频率与水合硝酸根中的参比值相比,分别发生1.4,-6.9以及大于2.8 cm-1的蓝移,考虑到实验光谱中v1(NO3-)带是持续蓝移的.推测的硝酸锂溶液在浓度升高时发生离子缔合的过程可简略表示为"自由水合离子→溶剂共享型离子对→阳-阴-阳型三离子团簇→链状多离子团簇→网状多离子团簇→晶体".这个过程与在硝酸镁和硝酸钠中的缔合过程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11.
丁基罗丹明B-碲钼杂多酸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祖碧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3,21(3):272-275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丁基罗丹明B(BRB)与碲钼杂多酸的离子缔合显色反应,碲钼杂多酸在0.025~0.075 mol/L硫酸溶液中形成丁基罗丹明B-碲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形成酸度为1.26~2.16 mol/L硫酸,钼酸铵、丁基罗丹明B及PVA的适宜条件分别4.6×10~(-3)mol/,5.3×10~(-5) mol/L和0.16%。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7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值为3.2×10~5 L·mol~(-1)·cm~(-1),符合比耳定律范围0~16μg Te/25ml。探讨了反应机理,用平衡移动法确定缔合物的摩尔比为Te:Mo:BRB=1:7:2,缔合物的可能化学式为(BRB)_2[TeMo_7O_(24)]。方法已用于烟尘中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流动注射-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乌拉地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拉地尔、Bi(Ⅲ)和KI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性质,提出了流动注射-间接原子吸收法(FI-AAS)分析乌拉地尔的新方法。它是基于乌拉地尔在适当的酸度条件下与BiI4^-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离子缔合物,经流动注射在线过滤稀释,以AAS法测定反应后剩余铋的量来间接测定乌拉地尔的含量。本文对原子吸收、流动注射的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并使用内填微孔滤膜的柱形过滤器收集沉淀,使灵敏度大为提高。乌拉地尔的质量浓度在5-100μg/mL范围内与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7.2%-100.8%,采样频率为100次/h。  相似文献   

13.
从硒(IV)-碘化物-罗丹明B反应体系的研究中, 发现了离子缔合物水溶液的两种二级散射光谱现象。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条件, 确定了二级散射强度与溶液中离子缔合物浓度的关系, 提出了利用二级散射光谱测定痕量硒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对反应机理和二级散射变化的原因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绍璞  刘忠芳  李明 《化学学报》1995,53(12):1178-1184
从硒(IV)-碘化物-罗丹明B反应体系的研究中, 发现了离子缔合物水溶液的两种二级散射光谱现象。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条件, 确定了二级散射强度与溶液中离子缔合物浓度的关系, 提出了利用二级散射光谱测定痕量硒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对反应机理和二级散射变化的原因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5.2 支配离子缔合体萃取性的因素支配离子缔合体萃取性的因素主要是(1)离子周围的水结构;(2)离子以及缔合物的亲油性;(3)离子的形状;(4)在有机相中的缔合体的离解反应、聚集反应等。(1)离子周围的水结构为了使离子缔合体萃取性良好,首先必须使水溶液中的缔合性良好。即有必要用WSP性或WSB性强  相似文献   

16.
从硒(Ⅳ)-碘化物-罗丹明B反应体系的研究中,发现了离子缔合物水溶液的两种二级散射光谱现象.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征、影响因素和适宜条件,确定了二级散射强度与溶液中离子缔合物浓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二级散射光谱测定痕量硒的高灵敏分析方法.对反应机理和二级散射变化的原因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 35.0± 0 .1℃、离子强度 0 .1(0 .1mol·L- 1NaClO4 )条件下 ,研究了在N ,N’ 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meso 四对羟基苯卟啉与Cu 的配位反应动力学。根据在此体系中CuCl2 的缔合状态 ,溶液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得到铜 卟啉生成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测量了该反应的活化参量。结果表明反应遵循缔合 离解机理 ,活性中间体的离解是反应的决速步骤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酸度和温度对银配合物与联氨定向反应的影响,在不同的pH和温度下,微量Cu(Ⅱ)离子的加入均能有效地提高N_2H_4的四电子定向反应率;N_2H_4的四电子反应率随体系pH和温度的提高呈有序增加,无Cu(Ⅱ)离子存在时,N_2H_4的四电子反应率与银配合物的logβ_2呈线性关系。Cu(Ⅱ)离子存在时,N_2H_4单电子反应率的对数与1/logβ_2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实验证明,在测Si条件下,CV-SiMo、CV-PMo和CV-AsMo的吸光度具加和性。据此拟定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于水相测定痕量Si、P和As的分光光度法,测Si、P和As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5×10~5、1.70×10~5和1.69×10~5l·mol~(-1)·cm~(-1)。方法用于水、合金等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离子缔合物CV-SiMo的组成比对酸度的依赖关系,不同杂多酸生成酸度间的差异及利用;进一步明确指出:离子缔合物的光度性质和摩尔吸光系数依赖于碱性染料的光度性质和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在298K时对1.33mol/L,2.71mol/L,4.14mol/L和5.12mol/L的NaCl水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模拟发现浓度对离了近程水化结构的影响不大,浓溶液中Na^+,Cl^-之间有两种缔合方式,接触缔合离子对和溶剂分隔的缔合离子对。这表明在建立可适用于高浓度条件下的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模型时应考虑离子缔合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