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春艳  苏保青 《山西建筑》2004,30(23):94-95
针对管路较长、地势复杂的供热管网施工,从管网加设中继泵的目的、中继泵位置的确定、中继泵流量扬程的选择计算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指出中继泵的设置减少了管网整体投资,有效地改善了供热状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大型热网既满足末端用户的供热要求,还能最大程度地节约系统运行能耗,在热网上加装中继泵是常用的措施。通过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分析,本文对需要中继加压的长距离输送城市集中热水供热管网设计,探讨了增设加压泵的条件和优点,并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加压泵的扬程、台数及地点对管网运行费用的影响,进而提出中继泵站的优化设计。旨在为类似工程新建、改扩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永强  张晓晖  宋伟 《山西建筑》2011,37(22):146-147
简单介绍了郑州市热力总公司东区供热分公司中继泵运行实验的背景,分别阐述了该公司中继泵站分布位置、主要设备情况及相关监测站点,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启动一台或并列运行两台中继泵,对管网影响有限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多集中供热热源距离供热城区较远,管网循环水阻力较大,城区热力站热力系统供热时需要一定的资用压力,而且高温水供热介质需要循环至首站再行加热,故大型集中供热系统远距离输送时需要设置中继加压泵站。本文以国电石横集中供热工程开发区中中继加压泵站为例,对其在大型集中供热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供热面积时的运行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在长距离大型供热管网改造的设计建设中,经过技术分析,通过合理布置中继泵站、选择增压泵扬程降低了管网运行压力,满足了不同设计参数区域管网对介质压力的要求,降低了管网基建投资和运行电耗。同时在区域热网主干线上采用混水技术解决了同一热源对不同设计参数区域管网供热的问题。运行过程中,通过全网水力计算和技术分析,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运行方式,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加压泵和混水泵进行自动调节,既保证了热用户的需要又达到了节约管网运行电耗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加压泵对供热介质进行加压并利用混水泵对区域主管网进行混水调节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区域管网对介质压力、温度和流量的要求,提高了管网供热能力,节约了基建投资,达到了稳定供热的目的,并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比较分布式系统与中继泵系统的优劣,以某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得出了采用分布式回水加压泵供热系统比采用中继泵站回水加压泵供热系统节能约30%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循环水泵供热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一次管网输配形式,与传统的供热管网相比具有系统压力低、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本文以建立的模拟管网为基础,对3种不同形式的分布式循环水泵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热源泵单独设置、热网泵和热用户泵合一的分布式供热系统在实际工程中是最值得推广和应用的系统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低区供热管网上直连高区加压机组供热工程中,将水喷射泵安装在高区用户与低区管网回水干管的分支点,既起到了对高区回水节流降压的作用,使其不影响低压供热管网上其他用户的供热效果,又将这部分常规方法用阀门节流白白浪费的能量利用起来,使水喷射泵起到了管网回水加压泵的作用,在不消耗任何额外能量的情况下提升了管网整体供热能力,增加了管网的水力稳定性,减少了管网的改造投资,达到了节能供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变频泵系统作为一种较新的热网型式,有减少管网输送费用、降低管网运行压力、增强管网水力稳定性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正得以不断的推广应用.本文以某大型分布式变频泵管网系统为例,讨论了在多热源联合供热的条件下,不同的热源运行方式和热网运行方式对分布式变频泵管网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大型供热管网系统设计中,应力求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本文从补偿形式、壁厚选择、中继泵站、保温厚度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具有中继泵站的长距离大型热网中利用混水技术对不同设计参数的区域热网进行供热的实例。热网调节中利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混水泵进行自动调节,满足了不同设计参数管网对供水温度的要求。通过对我公司管网一般运行工况下的电耗情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混水技术进行供热时,每个采暖季可以节约电能约124.4万度,节约幅度达9.8%。由此表明在同一热源、不同设计参数的大型管网中,利用混水技术可以解决不同设计参数区域热网供热的问题,同时混水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管网的供热能力,节约基建投资,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搭建射流泵系统实验台,分析了工作压差、供热系统阻力对射流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热管网集中调节时,射流泵能够在高效工作区正常运行;当系统阻力改变时,若射流泵的最高效率下降3%,则需要对其作出相应的调节。工程案例表明,与传统供热系统相比,射流泵供热系统在改善热用户室内供暖品质的同时,平均节电率达23.2%、节热率达18.8%。  相似文献   

13.
热网中继泵站的设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临东 《山西建筑》2003,29(6):147-148
以某热网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供热管网设计改造中中继泵站设置的方法、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对其经济性及合理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在热网改造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北京市顺义城区两座供热中心工程的改造建设实践,介绍了规划方案,供热方式选择,锅炉尾气治理、管网输配中分布式变频二级泵等新技术的选用,以及健全现代管理技术等,实现了城市供热工程的现代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某区域锅炉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工程为例,对采用分布式变频二级泵的供热系统进行了广泛调研,并通过统计数据对节能效果进行了解析。所得结论为分布式变频二级泵循环系统在区域锅炉房供热模式中具有输送电耗少、锅炉运行压力低、管网水力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供热循环方式,特别是在一定供热半径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于供热系统中加压泵的使用、管网平衡调节等实际应用产生的问题及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贾兆丰 《区域供热》2023,(6):118-124
为检验长输供热管道的安全可靠性,以托克托电厂配套长输供热管网工程项目为例,结合水力分析和事故工况模拟,探究了事故严重性和事故水泵位置对系统安全压力的影响。通过采用中继加压泵,可使整个管线处于安全压力范围内。模拟结果显示,不论何处发生了严重事故,系统始终不超压、不汽化。而且,水泵断电事故越严重,系统安全压力变化越大;事故水泵距定压点越远,对系统安全压力的影响越小。当离定压点最远的隔压换热站发生一般事故时,最高点压力降低0.5%,最低点压力降低2.8%,几乎无影响。本研究成果可为长输供热管道的安全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分布式蓄热、二级管网调节方法研究现状,对分布式蓄热罐容量优化及二级管网调节方法改进途径进行综述。国内外均重视分布式蓄热、二级管网调节方法的研究。采用蓄热罐在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减排,蓄热罐容量对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存在较大影响。对分布式蓄热罐容量进行优化,是提高供热系统经济性的有效方法。在热网的运行调节方面,变频泵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变频泵变流量调节与分布式蓄热系统相结合的优化研究还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程实例,对长输热网末端隔压热力站、中继泵站的比选进行探讨。方案1为在长输管网(设计压力为2.5 MPa)末端设置隔压热力站,方案2为在长输管网(设计压力为1.6MPa)末端设置中继泵站。虽然方案1的长输管道造价、设备购置费与供暖期运行费用均高于方案2,但是隔压热力站将长输管网与一级管网隔离为两个独立系统,有利于城市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推荐采用方案1即设置隔压热力站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回收低品位工业余热用于北方城镇供热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本文对某石化厂生活区供热系统提出改造方案,通过设置吸收式换热站实现低温回水并回收石化厂余热用于供热;将厂外供热管网系统改造为间接换热系统,并对改造管网进行水力计算分析,确定所需加压泵参数;对方案的节能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