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入选我院留置尿管患者100例,对中段尿(或膀胱尿)及尿道口处尿进行不同时段的采样及细菌培养,分析出现菌尿症的情况。结果留置导尿管期间,出现菌尿症67例,发生率为67%。导尿管不同留置时间UT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留置尿管时间过长是发生UTI的高危因素.规范留置导尿管管理、尽量缩短留置尿管时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重要护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护理的角度分析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最佳护理预防措施。方法对373例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护理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373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41例,感染率10.99%;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留置尿管天数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结论病情重、年龄大及尿管留置时间长是导尿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因素,规范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与管理,尽可能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是预防控制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导管护理干预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控制效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患者180例,均留置导尿管,其中39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141例患者未发生尿路感染。综合分析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需要采取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导尿管留置时间长、进行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消毒护理未彻底是尿路感染的重要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导管护理干预预防尿路感染对于提高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将263例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29例,对照组134例,观察组运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对照组按《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插尿管和留置尿管护理;比较2组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的感染率为11.63%,对照组感染率为17.16%;在导尿管留置第1~7天,对照组比观察组感染率下降了3.21%,在第7~15天,对照组比观察组感染率下降了6.68%,留置时间>15 d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原菌的检出以大肠埃希菌为首,占21.05%,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占18.42%。结论运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SOP进行插尿管及留置尿管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s)的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感染发生率。方法选择医院2009-2010年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儿304例,观察留置导管后尿路感染率以及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04例留置导尿管患儿中有51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6.8%,其中女性感染率42.1%明显高于男性的感染率15.1%,原发疾病上尿路感染率为31.9%明显高于下尿路感染率14.0%,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CAUTI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留置尿管14d感染率为1.9%,54d感染率为1.9%,59d为25.0%,>10d为64.3%;尿培养中病原菌以粪肠球菌最为常见,其他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结论留置导尿管时间长、女婴幼儿、上尿路疾病是导致CAUTIs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减少CAUT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UTI)的发生规律和病原菌分布.方法将327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分为留置尿管7 d组122例、10 d组107例和14 d组98例,采用尿液细菌定量培养方法检测UTI发生率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结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尿管7、10、14 d的UTI发生率分别为37.7%、48.6%和62.2%(P<0.01),平均为48.6%;大肠埃希菌(59.1%)、粪肠球菌(10.5%)和念珠菌(8.8%)是被检出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术后伴有UTI的159例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7~84 d(中位14 d),无UTI的168例患者为7~28 d(中位10 d),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尿管伴随性UTI平均发生率为48.6%;随着留置尿管时间的延长UTI发生率逐步升高;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UTI是影响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院内感染中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占医院内感染3 5%~5 0%,其中与使用导尿管有关的感染约占8 0%~9 0%,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最主要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是否进行膀胱冲洗、导尿管选择、置管技术、引流系统污染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因素均与留置导尿管导致尿路感染有关。本文综述和分析研究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总结预防措施,针对留置导尿管患者,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避免插管是有效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最佳方法。在留置尿管过程中,及时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出导尿管,减少留置时间,是防止尿路感染的关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选择恰当的导尿管,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合理使用抗生素,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降低因留置导尿管而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对于预防和控制长期留置尿管伴随尿路感染的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将泌尿外科120例长期刘置尿管治疗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尿管留置期间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留置导尿管后第4周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两组留置导尿管第1周、2周尿路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制定最佳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院内住院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我科留置导尿管病人21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综合分析留置导尿管患者年龄、性别、留置导尿管时间及尿道口护理四方面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结果:214例患者其中尿路感染人数为76例(35.5%),未发生尿路感染人数为138例(64.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60岁)、女性、长时间留置导尿管(7天)及不规范的尿道护理是尿路感染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为减少院内尿路感染发生率,重视并加强年龄较大及女性患者的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医护人员及时规范的对患者尿道口及导尿管进行定时严格的护理操作是有效预防及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301-1302
目的分析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留置尿管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并调查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防控措施。结果 150例留置尿管患者中,10例(6.67%)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与患者的年龄、留置尿管时间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P<0.05)。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后均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病情较重、年龄较大、留置尿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规范留置尿管,做好护理和管理工作,尽可能地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可有效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