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实现机务段各检测设备的数据信息的网络化,达到实时收集统计与远程查询信息的目的,本文给出了实现网络动态数据收集和查询的分层方案。为了对各个部门现有检测设备进行联网,本文将现有的检测设备根据其自动化程度划分为三种类型,并分别对这三类检测设备进行改造提出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列车供电线路的绝缘值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列车每次进出库都必须检测的项目;便携式数字兆欧表是一种对列车供电线路进行绝缘检测的专用检测设备,它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双积分型ADC芯片和电桥法进行采样,通过继电器阵列对列车供电线路进行自动切换测量,具有自动保存数据功能,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通讯实现数据的传输,便于列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兆欧表具有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操作简单、显示直观、实用性强、携带方便等特点,是实现列车网络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综合应用先进的无线电频谱检测与识别技术、自适应定向干扰技术和便携式全波段小区域屏蔽技术,最终实现对无线电作弊过程中向考场内发送答案环节的有效阻断,达到防止利用无线电设备进行考试作弊目的.有效打击了使用无线电通讯工具进行的集团化、网络化和产业化等团伙作案的考场作弊行为,突破现有反作弊设备的侦测受限.以逐渐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北京市区考场的防无线电作弊的网络化防控体系.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包括监测设备和干扰设备等的应用效果显著,而且提高考务工作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通信应用网络,而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实现嵌入式设备的网络化。实现嵌入式设备网络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在嵌入式设备中实现TCP/IP协议栈。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并对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阐释,重点分析了在实现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实现技巧,从而为嵌入式设备上网提供了条件,为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工业测控的基于μCLinux的嵌入式智能节点设计方案,该节点采用32位嵌八式ARM微处理器和嵌八式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对现场数据的检测、控制,具有通用的网络化接口.该方案在保证控制任务完成的可靠性前提下,每个节点可以实现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具有网络化监控的功能,从而可以将检测和控制节点集成在局域网中,提高了设备的自动控制的安全性、及时性,满足集成化、先进化对信息控制的新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新型机车用便携式网络化检测设备。该设备以工控机为核心,配有液晶触摸屏,采用了自裁减的开放源码的linux操作系统,用简洁的C语言开发应用程序, 用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组织管理,实现了对机车主断路器的风缸压力和三段时间的精确测量,并能及时将数据上传到网络。  相似文献   

7.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实时网络化控制的难度,设计了一套通过互联网对嵌入式设备实现实时在线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中,每个被控设备由单片机控制,通过RS-485总线和一个单片机系统组成一个控制系统网络,最后使单片机和Rabbit2000串口通信,实现系统的网络化控制.实践证明,嵌入式设备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使设备的控制更加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师》2014,(7):15-16
网络化数字语言教学平台的建设规划,是将分散的多媒体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等设备通过网络整合到一起,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助教学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达到完善立体化语言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整合,将计算机设备、语音设备、网络设备等技术进行优化,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提高语言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测控设备的网络化远程访问控制,必须设计用于IEEE 488等测控接口总线协议与网络协议转换的网关设备,给出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嵌入式网络化测控网关设计方法,其中借鉴了基于组件的模块化设计思想,采用固件分层设计和多语言混合编程模式,能够融合多种测控协议,将LAN、GPIB、USB、RS232等接口集成到了一个系统上,实现了嵌入式web服务器功能,客户端能够基于IE等浏览器实现测控设备的远程访问控制;最后给出了系统综合验证方法,结论表明:系统功能完善,符合网络化、模块化、通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MICROSOFT公司的.NET和SQL Server数据库环境下,根据设备实际的点检定修主线,实现了设备以及设备点检和维修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及其实现过程。系统具体功能包括了:设备信息管理、设备点检、设备故障、设备维修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设备功能业务的逐渐扩展,用户对智能设备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控制系统采用CAN技术实现智能设备与用户间的通信,无法满足用户对系统实时性的需求。提出一种新的物联网嵌入式智能设备实时控制系统,通过构建系统的总体框架,将嵌入式LPC2378 ARM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通过RS-485总线将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和处理器构成一个总线传输网络,在嵌入式LPC2378 ARM处理器中,将带DMA的10/100M以太网模块和以太网PHY芯片DP83848I连接,以提高数据包的传输效率,增强系统的实时性。系统GPRS模块选择SIM300CZ模块,将远程报警模块和RS-485总线结合在一起,共同实现远程报警和控制功能。软件设计时,给出了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总体流程图,介绍了部分存储代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对智能设备有很高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清梳联集中控制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当今比较先进几种的自动化产品与技术:基丁PC的自动化、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OPC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些产品与技术与在清梳联生产线集中控制系统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航天飞控系统对国产1553B总线数据传输测试设备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SM5100百兆以太网控制的1553B总线数据传输系统.为弥补国产芯片的不足,通信板卡多采用信号完整性设计和冗余设计,以太网主控卡采用TCP/IP通信协议,通过自定义背板总线实现BC与RT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FPGA作为主控制器,通过其配置相关...  相似文献   

14.
摘要:本文通过对实时工业以太网通信协议EtherCAT的研究,设计了CAN总线主站协议转换为EtherCAT从站协议的通信协议转换网关设备,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现场CAN总线通信设备与EtherCAT主站控制系统的互连1"7题,从而保证现场总线设备数据更加高效、快速地传递到中央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5.
CAN总线和工业以太网越来越多地使用在矿山建设上。在矿山数据管理层,基于标准TCP/IP协议的工业以太网得到了巨大的应用,因此研究CAN总线与以太网之间的互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基础上,分析工业以太网关的具体功能,提出工业以太网和CAN总线的协议互转解决方案。针对煤矿监控系统的特.量设计一种应用层的信息规范,统一了各种煤矿监控设备的数据格式,并研究出了详细的CAN网络与以太网协议的转换,有利于管理层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现有网络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Web的远程智能温室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多种设备,完成现场数据和图像采集。通过移动网关,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实现现场总线到以太局域网或Internet的连接。  相似文献   

17.
滕斌  王乘 《微计算机信息》2004,20(10):41-42
介绍了目前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并研究了采用隧道技术使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互联的方法,使以太网和现场总线结合起来组成全分散、全开放的控制网络,能够实现多现场总线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18.
为使某型飞机上1553B总线数据在进行检查核准时,能够快速校准机上当前的飞控参数,需要设计一种1553B总线转以太网总线设备——数字飞控转换器.其可实现对飞控计算机输出的1553B总线数据实时接收解码、总线转换与采集显示.通过FPGA板卡设计,将多路1553B总线数据汇聚,形成一路UDP标准以太网总线输出的网络数据包,PC上位机检查软件通过以太网总线实时接收数据进行记录、监控.通过系统联试证明,所设计的方案合理可行,使用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变电所检测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高压开关综合保护器将煤矿井下变电所各种保护检测信号转换成CAN总线数据,每个变电所设置1个或多个监控分站;监控分站采用基于PIC18F4680单片机和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开发的CAN总线-以太网协议转换器将CAN总线数据转换成以太网数据帧,并通过以太网传输;地面监控中心的上位机采用多线程技术将以太网数据帧转换为Modbus协议数据,实现对井下变电所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功能。实际应用表明,采用CAN总线和以太网的网络结构可以较好地满足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基于ARM的CAN总线和以太网互联网关软硬件设计方案,实现了CAN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为生产过程控制层设备接入Ethernet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在Visual C 6.0环境下,使用Winsock控件和MSComm控件开发了上位机软件,验证了网关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