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江苏盐城方强农场土壤养分状况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苏盐城大丰市方强农场的土壤进行了研究。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磷、钾丰富,碱解氮缺乏,微量元素锌、锰缺乏,铁、铜含量丰富。吸附试验的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钾、锌、锰、铜的吸附强,对磷的吸附较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高产的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锰、锌,其次是铜、氮。  相似文献   

2.
以佳县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陕西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选择收集土壤样点250个,进行基本统计特征分析、地统计学分析,应用 GIS 技术,研究佳县耕地土壤全效养分(有机质、全氮)和速效养分(有效磷、速效钾)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如下:土壤全效养分有机质、全氮均处于较低水平,而土壤速效养分有效磷、速效钾均处于中等水平,且四种养分均逐年增加。就地区而言,南区各乡镇表现出更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玉溪市高山蔬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尚无报道,而广大种植户急需的现状,以典型的高山蔬菜种植地-玉溪市红塔区小石桥乡为例,采集98个土壤样品,分析样品中p H、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有效锰、有效锌的含量,参照标准,发现小石桥乡蔬菜种植土壤中,最为缺乏的养分顺序为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锰、有效锌较为丰富,提出增磷、补钾、补有机肥、适量使用氮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值线制图软件和传统统计学方法,对辽北稻田耕层土壤养分进行了变异特征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块上的土壤由于取样位点的变化,土壤养分亦随之变异,其变异系数的变化趋势为:速效磷〉有效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硼〉速效钾〉pH;从空间分布上看,本试验区稻田土壤养分均呈斑块状分布,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土壤普遍缺钾;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与有机质、土壤机械组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土壤碱解氮与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有效锌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掌握达州白肋烟区土壤pH值和养分空间分布情况,为不同区域科学施肥提供合理化建议,本研究共采集了119个土样,分析测定了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水溶性氯、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等14个指标,采用Arc GIS软件弄清了各个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达州白肋烟区土壤pH整体表现适中偏酸;有机质含量总体适中偏低,全氮含量总体偏低,碱解氮、速效磷含量较为适宜,速效钾含量不足,交换性钙含量适宜,交换性镁普遍缺乏;水溶性氯、有效铜、铁、锰、含量较适宜,有效锌含量总体偏低,有效硼普遍缺乏。总体来说,达州市白肋烟区土壤养分特别是微量元素空间变异较大,施肥应根据不同区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进行,注意"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稳氮、减磷、增钾",大部分地区需要补充硼、镁、锌。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富裕县主要的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包括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土壤有效锌,分析了施肥习惯和施肥方法的长期积累是土壤养分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宁夏银川市设施蔬菜田土壤养分资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测定了设施蔬菜田、露地菜田、粮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等养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设施蔬菜田、露地菜田与粮田相比,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棚龄的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趋势显著,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也有增加趋势,并维持一个水平.同一棚龄不同层次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随着土层的向下延伸而逐渐降低,其中速效磷、速效钾降低效果明显.不同使用年份设施蔬菜田和露地菜田土壤有机质及太量元素累积的顺序是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不同使用年份设施蔬菜田和露地菜田土壤微量元素累积状况是,土壤有效锌高度累积,土壤有效铁和硼中度累积,有效锰和铜低度累积,与粮田相比出现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法测定了固原市原州区土壤的主要养分含量,分析该区土壤的肥力水平现状;根据枸杞生长需肥规律和养分平衡原理,提出了固原市原州区枸杞种植的适宜施肥技术。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呈微碱性,养分含量整体表现为有机质、氮、磷和锌较缺乏,硫极缺乏,铁和锰中等偏下,钾较丰富,铜基本能满足枸杞生长。在枸杞生长过程中,一般1 a需要施用基肥1次、追肥2~3次,同时根据土壤养分丰缺配施适量的氮、磷、钾、锌和铁肥。  相似文献   

9.
来安县农田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来安县农田土壤养分特征,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4种养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来安县主要土壤养分丰缺现状、时间变异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为土壤养分合理分区和配方施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微尺度下植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烟田土壤养分的精细管理和合理施肥,以武隆烟区为例,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植烟土壤的养分空间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速效磷外,其他土壤肥力要素在整个研究区内均表现出中等变异水平。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的空间变异函数分别为球状、指数、指数、球状模型,其中,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具有较强空间相关性,而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用普通克里格法对研究区土壤速效养分进行克里格插值的结果表明,速效磷在研究区内普遍缺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中等偏高,且在研究区内表现出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黄土区村级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省扶风县新集村为研究对象,GPS结合网格法,采集并分析了全村土样362个。结果显示,该村土壤普遍缺氮,其次缺钾,磷有零星缺乏,所有土样缺Fe,一半左右缺Zn,因此认为N、K、Fe、Zn应作为该村养分管理的主要目标元素。在GIS技术支持下,绘制了试验村土壤有效N、K、Fe、Zn的分布图。土壤养分综合系统评价法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效N以极低水平含量分布占绝对多数,有效K以中等和高水平含量分布为主,有效Fe以低水平含量分布为主,有效Zn的分布在村南以中水平含量为主,村北以低水平为主。  相似文献   

12.
应用GPS和GIS定位技术,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粮食主产区土壤按20 km×20 km的网格进行取样,对土壤速效养分状况与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土壤缺氮面积占87.9%,缺磷面积占46.1%,缺钾面积占72.4%,缺硫面积占86.1%,缺锌面积占61.3%,缺硼面积占43.6%。应采用松嫩平原地区重点补磷和锌,三江平原地区重点补硼,中南部地区重点补氮磷钾和全面补硫的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水稻“颖壳不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安徽省江淮之间的肥东县、长丰县和颍上县水稻“颖壳不闭”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三县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肥东为Zn、N、P、K,长丰为Zn、N、K、P,颍上为N、K、P、Zn。江淮之间的水稻“颖壳不闭”的土壤缺素是几种元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山区县级尺度土壤养分分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养分分区可为作物施肥分区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为例,采用GPS定位取1400个样点,利用G IS技术,对喀斯特山区县级尺度土壤养分分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将6个土壤养分分为2~4个分区。  相似文献   

15.
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木薯产量障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广西武鸣县旱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影响木薯产量的土壤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土壤的pH、有机质、速效P、速效K和有效Mo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速效N、有效Cu和有效Fe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有效Zn和有效Mn具有弱空间相关性。运用GIS结合Kriging方法绘制的土壤养分障碍因子图,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武鸣县旱地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在试验测试范围内,木薯产量与pH、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酸性土壤中pH和有机质是影响木薯产量的促进因子;而土壤有效Fe含量较高,其含量与木薯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由于高含量有效Fe影响了其他养分的有效性,从而影响了木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结合GIS技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16团土壤表层(0~20 cm)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4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绘制出这几种元素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4种养分要素的空间相关程度均属于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变异尺度在5~9 km范围内.通过养分分布图来看,有机质和速效氮的相关性较大,含量属于中等偏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较高.分布情况与实地的产量和地形地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和GIS技术探讨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3个自然村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相对稳定,在整个研究区域其变异较小,近似于正态分布,施肥元素的变异则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负偏峰分布特征;土壤有效P、K和Zn等重要施肥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受土壤利用方式和施肥水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同时其缺乏又更多地出现在水田中.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褐土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通过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及盆栽试验,以玉米为栽种作物,对左权、和顺褐土土壤的养分限制因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左权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Zn,Cu,和顺项目区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主要是P,N,K。  相似文献   

19.
村级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地统计学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湖北省1个自然村(梅家墩村)土壤的养分特性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机质、NH4 -N和有效K的含量普遍较低,有效P的含量相对较高,土壤有效S、B、Mn和Zn的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51.8%、16.5%、44.6%和79.9%;②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按如下顺序逐渐增大:pH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县蔬菜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乌鲁木齐县蔬菜主产区的三个乡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耕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氮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能很好地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异函数曲线则符合线性无基台模型.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受母质、地形、土壤类型等自然的结构性因素影响较大;碱解氮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对施肥、作物、管理水平等随机因素引起的空间相关性起很大作用;全氮的空间相关性很弱,说明人为活动严重削弱了结构性因素造成强的自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