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的途中,我见到一辆中巴车售票员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车内垃圾扫出车外,弄脏了路面,影响了市容,回单位后立即写了一篇题为《羞!车抛垃圾污环境》的批评报道,几天后就在《郑州晚报》“瞻望塔”栏目刊出。没想到,报道的内容引起广市领导的重视,要求有关部门调查了解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对车上进行严肃处理。车主拒不承认,到报社闹事,哭喊叫骂,明搅蛮缠,严重影响报社编辑记者们的工作。我接到通知后,迅速找到目击证人,带上记录本,赶到报社证实此事。在事实面前,车主不得不承认错误,接受处罚。细细品味,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说来真“荒唐”,我的第一篇“萝卜条”是管闲事得来的,且登在《解放军报》上!那篇“萝卜条”的题目是《为经商军嫂补习法律课》。说来也巧,当时我们部队正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法制宣传月教育活动,这件事我觉得是个新闻,可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报道,正在这时,一件事情启发了我。一次我上街,看到有些经商军嫂在营销活动中,出售腐烂变质商品,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本想上前制止,又~想,何必管闲事呢?再说,这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么办?何不给领导提个建议,让军嫂们也结合自己的经商活动学学法,懂得遵守职业道德呢…  相似文献   

3.
记者(二首)     
石州慢山山水水,风风雨雨,跑跑颠颠,乡乡村村户户,年年月月天天。  相似文献   

4.
一次采访中,一位采访对象感叹地说,你们有些记者不像记者,像导演.他告诉我,一家电视台记者来采访时,要什么镜头,该做什么,从头到尾都是记者在提要求,作为被采访对象,只是按照记者的要求去做.一次采访下来,感觉就像在拍戏.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25年了,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惟有一个地方一直令我向往和牵挂,但一直没有机会踏上那片土地,这就是台湾。  相似文献   

6.
《新闻实践》2011,(7):21-21
“基本青壮、基本男性、基本有文化、基本从业八年,老巢基本在北上广,流窜范围基本不定,基本收入低、基本不满意、基本作息乱。善打听也善爆料,善协作也善拉锯。我不是传声筒,我是调查记者,我挖掘事实,我接近真相”。这是两位青年传播学者用“凡客体”概括的中国调查记者的群像。  相似文献   

7.
记得那是1989年初夏的一天晚上,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当看到播音员解说沈阳军区某部注重搞好官兵的艰苦奋斗教育时,我转念一想:近年来,我部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系列教育搞得也不错,经验还被上级转发了呢!我部住房简陋,条件艰苦,如今官兵仍住着50年代建的房屋,但官兵没有抱怨,个个精神振奋,工作、训练热情高涨。我联系这一事实,结合部队系列教育中的做法和成果,对照军地反差,写了篇《在待遇上知足常乐在事业上永不满足》的稿子寄到报社。没想到这一“枪”打中,一个星期后,此搞就在军区报…  相似文献   

8.
截至3月4日18时,报名采访两会的记者共达3060名,而去年的记者人数为2901名。其中外国记者人数为877名,较去年的713名增加了23%。  相似文献   

9.
10.
截至3月4日18时,报名采访两会的记者共达3060名,而去年的记者人数为2901名。其中外国记者人数为877名,较去年的713名增加了23%。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7,(24):123
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年会上,人民日报记者蒋建科被授予“杰出记者奖”。这是中国记者首次获得这一国际新闻大奖。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成立于1971年,是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65个国家和国际机构资助的全球性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专门从事公益性农业科技研究与示范推广的国际机构。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马鞍山发电厂通过开展季度的“记者之星”评比,有效地调动起基层通讯员创作积极性.使企业宣传呈现了良好势头。截止到8月底,该厂已累计上稿200余篇,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厂部下达的年度对外发稿任务。通讯员的新闻写作热情及稿件质量的提高,与该厂一贯重视宣传报道工作是分不开的,同时,今年企业的新闻不断,热点频频,先进人物典型事迹感人,以及贯穿全年的”凝心聚力工程”更是以数  相似文献   

13.
我成了“探险记者”强荧作者简介:强荧,1957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记者生涯。现为新民晚报特稿采编室负责人。10年寒窗,先后完成机械、中文、新闻等学业,现研修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班。已发表数百万字新闻作品,屡获上海市和全国好新闻奖。已出版4本...  相似文献   

14.
读了<中国记者>2009年第4期<当记者成了导演>一文后,认为作者观点有失偏颇,不敢苟同. 我认为,他不了解电视记者是如何进行再现事件的.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用文字不难还原事件真相.而作为用画面说话的电视记者,就不是件易事.  相似文献   

15.
17年前,我告别家乡亲人,入伍来到胶东半岛的一座军营。17年来的军旅之路,使我记忆最深、受益最大的是当新兵时担当连队的办报员。是她──黑板报,培养我成了一名先后在各级报刊、电台用稿千余篇,被《前卫报》等多家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记者的通讯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外国记者大量申请常驻北京,都想从我们伟大祖国山河人物、风土习俗、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领域中,为自己开拓出一块创业的园地。由于有的西方记者在发掘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因而我们在阅读他们撰写的新闻和特稿时,需要加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最近一个时期,我国各种传播媒介配合计划生育宣传,报道了一些社会上某些人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支配下,作出了不文明的甚至是触犯刑律的事件。在我们看来,利用舆论工具遣责、挞伐这类不正常现象是正当而必要的,正如在前一段时期,我们的报刊、广播和电视大量报道了一些严肃处理经济领域犯罪案件的消息一样,那是打击歪风、扶植正气而为广  相似文献   

17.
一、报道城市要善于抓特点人们说,写一个城市要抓住一个城市的特点,那么写上海这样一个国际闻名的城市,就更应该抓住它的特点了。下面介绍的是法新社记者伊丽莎白·张所写的特稿,这是一篇抓住特点做文章的报道。记者从个三方面抓上海的特点。首先是抓住它在全国的几个突出之处。这也就是西方新闻学中经常强调的利用事物的“显著性”:上海是世界上十个最大港口之一,上海人口又特  相似文献   

18.
看拍摄电影《庐山恋》查尔斯·纳尔西亚他(灰上衣、白衬衫、没打领带)热情奔放地高呼:“啊,我爱你。”她(粉红色衣裙,项链上镶着一颗鸡心)兴奋得声音有点发颤地说:“再说……再说一遍。”他(坚定地)说:“我爱你,我爸爸和妈妈也爱你。”她(投入了他的怀抱)纵情地叫着:“亲爱的。”  相似文献   

19.
(一) 一般西方记者认为,选择发生在与读者接近的地区、与读者利益攸关的事实来报道,容易受到读者欢迎。但据我们对西方报道的观察,也有截然相反的情况。某些有特点的事实,发生的地区与读者相隔甚远、环境迥异,如报道出来,也很受读者欢迎。美联社记者这篇特写,描述的是两名年届八十的中国清朝的太监。两者是遥远的东方古老封建帝国的残存人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一瞥”是美联社记者着眼于中国幼儿教育的一篇特稿。文章从两出儿童短剧人手,把在我们眼中已经熟视无睹的事情同社会主义制度的集体与纪律紧密联系在一起,自始至终没有一段文字离开这个报道思想,文笔活泼,颇堪一读。我们知道,在西方记者的心目中,集体和纪律同西方的“自由”是不相容的。此文撰者也不曾隐讳自己的观点。他借着“有些中国知识分子私下里说”和“从表面上看不到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