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c1-2、bax、c-myc和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bcl-2、bax、c-myc和p53基因的蛋白产物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bcl-2、bax、c-myc、p53的单克隆抗体为一抗,对8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同时选择12例正常卵巢组织作对照组.结果:bcl-2、bax、c-myc和p53在卵巢上皮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19.23%、39.28%;21.88%、50.00%、53.57%;6.25%、61.54%、64.28%和3.13%、53.85%、60.71%;而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阴性.结论:四个基因均以不同的作用方式参与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该肿瘤的病情发展、疗效评价和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爱平  刘晖  周素花  戴淑真  徐冰 《肿瘤》2003,23(5):406-40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xl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2l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肿瘤、72例恶性肿瘤组织中bcl-2、bcl-xl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cl-2在正常卵巢、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10)、19.1%(4/21)、50%(6/12)、和55.6%(41/72),bcl-xl在正常卵巢、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均为阴性表达,在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和48.61%。bcl-2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差者bcl-2表达低。bcl-xl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在Ⅲ、Ⅳ期恶性肿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4.05%、71.43%,Ⅰ、Ⅱ期为12.50%、45.00%;两者均与肿瘤的病理学类型无关。未发现两者有相关关系。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bcl-2和bcl-xl基因参与了卵巢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卵巢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p53与c-myc和cyclin B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 p53、c-myc和cyclin B1在卵巢良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探讨p53、c-myc和cyclin B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上皮性卵巢癌、2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的p53、 c-myc和cyclin B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上皮性卵巢癌中p53、c-myc和cyclin B1表达率分别为50.82%(31/61)、60.66%(37/61)和49.18%(30/61); 在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p53、c-myc和cyclin B1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34%(3/29)、17.24%(5/29)和13.79%(4/29).p53、c-myc和cyclin B1在Ⅰ、Ⅱ期与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 81.p53、c-myc和cyclin B1在上皮性卵巢癌G1与G2、G3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08.在正常卵巢组织中均未见p53、c-myc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结论:p53、c-myc和cyclin B1作为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参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其协同作用促进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RCA1、p53基因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BRCA1和p53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种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BRCA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3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100%)和良性肿瘤组织(90%)(P<0.01);BRCA1在低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减少甚至缺失。2)p5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而在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组织中无表达;其表达仅与病理学分级有关。3)两种基因蛋白表达比较呈显著负相关(P<0.01)。4)患者生存随访表明,有BRCA1表达的患者平均生存期长于无表达者;而p53对生存时间无影响。结论:BRCA1基因在转录后水平的下调对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BRCA1基因与p53基因协同促进肿瘤的演进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调节基因bcl-2、p5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表达,以及这种表达与临床指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l-2、p5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肿瘤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中,bcl-2、p5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期有一定关系。结论 bcl-2、p5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这两种基因的共同检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胃粘膜p53,bcl-2,c-myc基因的表达,以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18例异型增生,29例肠上皮化生,35例萎缩性胃炎,29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中Bcl-2,c-myc基因蛋白表达情况,PCR/SSCP测定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Hp阳性由快速尿素酶法和HE染色确定,结果:胃癌组Hp阳性41例,阴性19例,在胃癌组织中p53,bcl-2,c-myc基因阳性表达分别为38例(63.3%),38例(63.3%),18例(30.0%),p53,c-myc基因在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型增生(P<0.05),bcl-2在异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肠上皮化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5),p53,bcl-2,c-myc基因表达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性关系(P>0.05),但bcl-2与胃癌类型,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每一种病变类型Hp阳性组p53,bcl-2,c-myc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Hp阴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者具有更多肿瘤生物学行为,可以引起抑癌基因p53第5-8外显子突变,癌基因c-myc,凋亡调节基因bcl-2表达增加,Hp可能为促癌剂,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Le^y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恶性、交界性、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Le^y抗原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Le^y抗原在恶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7%(40/53),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7.06%)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2.86%)(P均〈0.05)。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出Le^y抗原的表达。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Le^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明显高于早期卵巢上皮性癌(53.33%),(P〈0.05)。结论:Le^y抗原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相关。Le^y抗原的表达可作为反映卵巢癌恶性潜能的一项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卵巢上皮癌bcl-2、p53基因与多药耐药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癌bcl-2、p53基因与肿瘤多药耐药的相关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0例卵巢上皮癌和15例交界瘤的bcl-2、p53基因水平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的bcl-2基因水平呈低表达,浆液性癌、粘液性癌的bcl-2基因表达率分别为11%(5/45)和20%(5/25),交界瘤呈阴性反应.p53抑制基因在浆液性癌、粘液性癌和交界瘤的表达率则分别为77%、72%和0%,P-gp基因在卵巢癌呈高表达,上述三类标本的阳性率分别为88%、80%及33%.结论bcl-2与p53基因水平的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相关,bcl-2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及药物敏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B病毒(EBV)与bcl-2、突变型p53、c-myc和Rb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发病及病情演化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0例NHL进行EBV、bcl-2、突变型p53、c-myc和Rb蛋白检测,并选择同期增生性淋巴结炎51例作为对照组。结果:EBV、p53、bcl-2和c-myc蛋白在NHL表达的阳性率和Rb蛋白表达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BV与突变型p53、bcl-2、Rb、c-myc蛋白在NHL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突变型p53、bcl-2在不同恶性程度NHL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EBV、突变型p53、bcl-2、Rb、c-myc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NHL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V、突变型p53、bcl-2、和c-myc蛋白与NHL的发病存在正相关关系,Rb蛋白则为负相关关系;EBV和突变型p53、bcl-2、c-myc、Rb蛋白在NHL的发病中系相对独立的因素;突变型p53、bcl-2蛋白表达与NHL恶性程度成正相关关系;EBV、突变型p53、bcl-2、和c-myc蛋白与NHL病情恶化成正相关关系,Rb蛋白则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Kilon基因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状态及其与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20例卵巢正常组织,17例良性上皮性肿瘤,7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和SKOV3、3AO、CaoV3卵巢癌细胞株Kilon基因mRNA的表达并用限制性内切酶一PCR的方法检测基因启动子中CpG岛甲基化的状况。结果 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KilonmRNA的表达率(33.3%),显著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60.0%,76.5%。SKOV3、ca0V3和3AO均未见KilonmRNA表达。启动子甲基化在3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1.8%和5.6%,卵巢癌与卵巢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无显著差异。卵巢癌Kilon启动子HapII内切酶位点甲基化与mRNA失表达无相关性。SKOV-3、CAOV3和3AO均未发现甲基化。结论 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存在Kilon基因表达缺失。基因启动子CpG岛HapII酶切位点的甲基化与Kilon基因低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在卵巢上皮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癌基因p53在卵巢上皮癌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3例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VEGF、p53蛋白的表达(良性上皮瘤24例,交界性上皮瘤7例,上皮性癌42例)。结果:VEGF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恶性组阳性表达率(86.36 %)明显高于交界性组(66.67 %)及良性组(37.50 %)(P<0.005);在恶性组中,VEGF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中无明显差异(P>0.05)。p53在卵巢上皮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恶性组阳性表达率(76.19 %)明显高于交界性组(28.57 %)及良性组(9.09 %)(P<0.01)。在恶性组中临床晚期患者p53阳性表达率(89.29 %)高于早期患者(50.00 %)(P<0.01);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中p53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VEGF与p53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 =0.571 4,P<0.01)。VEGF、p53表达双阴性患者的3 a生存率66.7 %(2/3)明显高于VEGF 、p53表达双阳性患者20.00 %(5/25)。结论:VEGF与p53表达呈正相关,和卵巢癌生物学特性有关,可作为估计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潇  朱丹  潘颖  张小平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84-1187
目的:探讨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5例卵巢上皮性癌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RhoC蛋白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26.67%,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上皮性癌与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学分级越高,分化越差,RhoC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结论:Rho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成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的标志,对其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Akt473Ser与p53及Ki-67三者间的关系。结果: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0%、20%、10%;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7%、25%、25%,均显著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60%、67%、83%(P〈0.01)。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0%、67%,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中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潘珊  吴绪峰  陈惠祯 《肿瘤》2007,27(1):46-50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和预后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和p53表达,分析其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化疗耐药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COX-2和p5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和59.3%,正常卵巢组织均未见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者间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COX-2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年龄无关,与术后残留灶直径有显著相关性(P〈0.01)。COX-2、p53阳性表达率在耐药组和非耐药组之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O.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COX-2表达和术后残留灶直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X-2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化疗耐药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OX-2表达与抑癌基因p53的突变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4A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卵巢上皮性癌、28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27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17例正常卵巢组织中NR4A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参数的关系。结果: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21/39)、25.0%(7/28)、7.4%(2/27)、5.9%(1/17)。NR4A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虽然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卵巢组,但两组之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NR4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手术分期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与病理分级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来源无关(P>0.05)。结论: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转录因子NR4A2呈现明显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手术分期相关,提示NR4A2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细胞财亡及调控基因p53、bcl-2、c-myc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末断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18例多形性腺瘤和52例恶性涎腺肿瘤中细胞凋亡和bcl-2、p-53、c-myc蛋白表达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恶性涎腺肿瘤的凋亡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恶性涎腺肿瘤中bcl-2、p53和c-myc蛋白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P<0.05)。结论: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异常在涎腺肿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bcl-2和c-myc蛋白的共同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12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0例卵巢浆液性癌中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p-Akt473Ser与p53及Ki-67三者间的关系。结果: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0%、20%、10%;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蛋白率分别是17%、25%、25%,均显著低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60%、67%、83%(P<0.01)。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60%、67%,交界性肿瘤与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化、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pAkt473Ser、p53及Ki-67蛋白在卵巢癌中过表达,可能共同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NEU)及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卵巢上皮肿瘤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的检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卵巢上皮癌,19例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的HER-2/NEU及TopoⅡα的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HER-2,TopoⅡ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7.2%,66%。明显高于良性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对二者相关性进行检测,二者表达正相关,(rs=0.358 P〈10.05)。结论HER-2,TopoⅡα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的表达显著高于在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且两者的表达相关。提示两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在卵巢恶性上皮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bcl-2、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Survivin与bcl-2、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urvivin、bcl-2、p53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无表达,而在58例胃癌中41例(70.7%)表达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组织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而与浸润程度不相关;胃癌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与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0%(34/42)和43.8%(7/1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p53蛋白表达的阳性和阴性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18/31)和22.2%(6/27),两者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组织中的bcl-2蛋白及p53蛋白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可引起细胞凋亡抑制,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其过度表达提示胃粘膜细胞增生极度活跃;Sur-vivin蛋白表达与胃癌中bcl-2蛋白及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