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与联合电化学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电化学治疗(ECT)与单纯采用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40例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在TACE间期配合ECT治疗,B组单纯接受TACE治疗.结果:A组有4例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CR PR为80%.有7例获得二期手术切除,1年存活率65%.甲胎蛋白(AFP)从治疗前的752.18±423.39μg/L降至206.28±189.24μg/L.B组有1例CR,9例PR,CR PR 50%.有3例获得切除,1年存活率 40%.AFP从治疗前的782.61±491.23μg/L降至411.26±325.17μg/L.两组有效率(PR CR)及切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ACE联合EC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的TACE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氮低热量短期肠外营养支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术后机体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将9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分为单纯肠外营养(A组30例)、肠外营养+复合性药物(B组30例)和对照组(C组30例).采用不同方法解除胆道梗阻后,A组和B组给予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代谢支持,C组采用普通支持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能耐受肠外营养支持,转氨酶、胆红素和胆汁酸指标下降,营养指标好转,血脂代谢改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提高,P<0.05,B组较为明显.结论:胆道梗阻解除后,短期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是一种安全的临床营养支持过渡方法,对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正相相关性,适当的复合性药物具有良好的代谢调理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胰腺癌病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EN)支持的重要作用.方法 将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PN)支持,比较分析两组病人营养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经术后9天治疗两组病人营养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EN组肠道蠕动恢复较早,且并发症、炎性反应指标及治疗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EN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胰腺癌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体积测量在评价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栓塞治疗的价值,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经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王入术(port catheter system,PCS)双重治疗的,不能手术切除的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A组,另选取30例单纯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为B组,测量A、B组治疗前1 d和治疗后2个月的肿块体积变化率和正常肝实质体积变化率.A组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经TACE联合经门静脉PCS双重栓塞治疗,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体积变化率为(-2.57±8.43)%,B组的体积变化率为(9.76±7.6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正常肝实质体积为(12.28±11.29)%,B组为(-10.35±14.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SCT体积测量可直现地评价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重栓塞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肝癌肝切除患者肠道恢复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癌肝切除患者的术后恢复信息。所有患者按照术后营养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各43例,且营养供给持续7天。临床研究信息包括术前术后2组患者的肝切除范围、营养状况、体重、上臂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通过比较以上营养信息,评估EN和PN对肝切除患者肠道恢复的影响。结果营养治疗7天,2组患者的体重、上臂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24 h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低于术前水平,术后第7天EN组除白蛋白外,其余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而PN组只有前白蛋白恢复正常,其余均低于术前水平。术后白蛋白输注量,PN组多于EN组(P=0.048)。结论早期EN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肝切除患者术后的营养和体质状况,术后并发症较少,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肠内(enteralnutrion,E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 PN)联合应用(EN+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营养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20例。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同热量、等氮量的营养支持一周,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8天的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两组间无差异(P>0. 05),两组病人经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明显升高, (P<0. 05)。T淋巴细胞亚群在EN+PN组术后8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PN组与术前相比,尚有差异。结论 老年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EN+PN或PN都能改善营养及免疫状态,EN+PN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优于PN。术后早期EN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体部伽玛刀治疗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4月到2003年12月,45例肝癌患者分为2组:单纯TACE组(A组)30例,TACE 伽玛刀组(B组)1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疗效、生存期及副反应.[结果]A、B组有效率分别为60.0%和80.0%,B组的临床获益疗效明显较A组高,A、B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63.3%及73.3%,而两组的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TACE 伽玛刀能提高大肝癌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自2001年9月~2003年9月以来,我们对130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术中肠外营养(PN)和术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PN EN),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群轶  杨广宁  余国政  李梅 《癌症进展》2022,20(3):256-259,277
目的 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2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组(n=63)和联合组(n=63).TACE组患者接受单纯TACE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联合TACE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  相似文献   

10.
颜乔 《中国肿瘤》2001,10(9):557-558
[目的]研究中晚期食管癌伴营养不良患者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及肠内、外营养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将3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肠内营养 (enteral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 ( parenteralnutrition,PN) ,每组16例。EN采用食管窥镜引导下留置鼻饲营养管或经腹壁胃造瘘营养管 ,PN均采用中央或外周静脉置管。围手术期给予等热卡等氮量的营养支持 ,术前进行7至10天的营养支持 ,术后第3至10天进行营养支持。[结果]术后第11天两组查血清转铁蛋的 (TF)、前白蛋白(Prealb)、纤维连接蛋白 (FN)等显著提高 (P<0.05或P<0.01) ,而PN组前白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EN组 (P<0.01) ;但是 ,EN组肠道功能恢复早于PN组 ,并且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少于PN组 ,同时避免了PN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效应及并发症 ,也便于护理。[结论]伴有明显营养不良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 ,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改善机体状况 ,术后短期效果PN优于EN ,但EN具有肠功能恢复早 ,且安全、简便、有效、易护理、可减少费用及住院日等优点 ,一般情况下可代替PN。  相似文献   

11.
Liu MZ  Wang XS  Cai L  Gu MF  Liu H  Li Q  Cui NJ  Zhang YQ  Li GH  Li JQ 《癌症》2005,24(1):82-86
背景与目的: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tization, TACE)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但单纯TACE疗效较差,3年生存率约20%左右,本研究旨在探讨TACE结合外照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4年6月~2002年4月间,54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加外照射(综合组)治疗,同时选取60例同期治疗的单纯TACE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TACE采用Seldingers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插管插入肝固有动脉后,注入造影剂,明确已插入肿瘤区供血血管后再注入化疗药物(MMC ADM CBP)和碘油配制的悬液,同时根据肝肿瘤的供血情况用明胶海绵栓塞供血动脉血管,4~8周后重复。综合组患者先进行TACE治疗1~4次,放射治疗在TACE后21~28天进行,用真空袋固定体位,54例中有36例采用普通增强CT扫描结合碘油沉积和体表标志进行模拟机定位,11例采用CT鄄sim设计治疗计划,靶区的确定根据CT扫描所提示的肿瘤大小和碘油的沉积情况外扩1.5cm,同时在模拟机下观察患者的呼吸运动度,视情况在照射野的Y轴方向增加1~2cm,7例患者应用3维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尽可能保护正常肝组织、双侧肾脏和脊髓。照射剂量36~60Gy,平均照射剂量53.3Gy,每次1.8~2Gy,5次/周。结果:TACE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洪波  黄和平 《肿瘤》2007,27(10):832-834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维持机体营养,尤其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537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均采取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周围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5 d、术后8 d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尿素氮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2组患者在体质量、血浆白蛋白上无差异。在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且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应用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行胃癌根治性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肠内营养组(EN 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平均每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予以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观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情况以及术前及术后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前蛋白。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EN 组患者术后体质量以及8d 后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清前蛋白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 PN 组(P <0.01);EN 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 PN 组(P <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相比于肠外营养支持更加有效、经济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食管癌并接受紫杉醇+顺铂(TP)化疗的83例符合研究纳排标准的患者资料。根据化疗期间采取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将39例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列为肠外支持组(TPN组),44例行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列为免疫型肠内支持组(IMN组)。对比评估免疫性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化疗患者临床疗效、毒性反应、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IMN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PN组(59.1% vs 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Ш度以上毒性反应的比率小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PN组各营养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MN组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总体健康评分和功能领域评分高于TPN组,症状领域评分低于TPN组,生活质量整体状况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食管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行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患者为两组,对照组(n=43)行单纯TACE治疗,研究组(n=43)行恩度联合TACE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骨桥蛋白(OPN)水平,血管新生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2.09%,高于对照组51.16%(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MMP-9、VEGF、OPN水平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水平均相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均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新生血管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8.60%)与对照组(23.2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稳定MMP-9、VEGF、OPN水平,抑制血管新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Yin S  Hu SL  Shen G  Wang WD  Hu B  Xu WP  Wang H  Zhang Q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40-843
目的探讨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血清中褪黑素(MT)和色氨酸(Tr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2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3组,统一采用NP方案(顺铂+去甲长春花碱)进行3个周期的化疗,A组和B组患者在化疗的同时分别给予250和500ml/d的9-复合氨基酸(9AA)营养支持,C组仅行化疗。测定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和Try的浓度。结果治疗后中午12∶00时,A、B和C组患者血清MT分别为(3.3±2.7)、(5.4±5.2)和(3.0±3.1)pg/ml,夜间0∶00时分别为(30.1±4.9)、(30.7±9.5)和(17.1±6.5)pg/ml。治疗后中午12∶00时,A、B和C组患者血清Try分别为(31.3±16.6)、(38.3±17.3)和(20.7±12.5) pg/ml,夜间0∶00时分别为(15.4±5.4)、(18.6±7.6)和(12.2±9.9)pg/ml。A、B组血清MT和Try浓度高于C组(P<0.05),且500ml/d氨基酸营养支持的B组高于250ml/d氨基酸营养支持的A组(P<0.05)。结论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纠正化疗后中晚期NSCLC患者血清MT和Try水平的低下,且500ml/d的氨基酸肠外营养支持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靖  肖金成  郑琳 《中国癌症杂志》2017,27(11):896-902
背景与目的: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肝癌存在着坏死率低的不足,125I粒子植入术作为一项新的放疗技术具有靶向性强的优点。本研究旨在观察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年生存情况,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125I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肝功能指标、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3年生存率,并记录随访期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有效率(86.3%)显著高于对照组(68.6%);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血清AFP检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AF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细胞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远处转移的发生率(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术后1、2和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68.6%、43.1%和3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2%、29.4%和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含洛铂方案TACE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确切,与单纯含洛铂方案TACE治疗相比优势明显,能更有效的控制肿瘤转移,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合并恶性肠梗阻18例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相关药物联合肠外营养支持(PN)的非手术措施,治疗完全性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例晚期大肠癌所致的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胃肠减压,并以生长抑素、止吐药、止痛药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PN)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KPS评分与梗阻症状及胃液引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8例患者中7例疗效良好,11例症状缓解明显,继续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采取胃肠减压,并以生长抑素、止吐药、止痛药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为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PN)的非手术治疗,对大肠癌并恶性肠梗阻患者的疗效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吴晓燕  鲁铭  田辉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3):1510-151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通过经空肠造瘘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  方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178例, 其中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经空肠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 80例患者行全静脉营养支持,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10天测定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  结果  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总蛋白(TP)、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转铁蛋白(TF)水平均高于静脉营养组(P < 0.05);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优于静脉营养组。  结论  经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一脂双能源部分肠外营养(PPN)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患者肝功能、营养状态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58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含脂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两组行TACE每月1次,连续3周,同时,按组别每月给予含或不含脂肪乳剂PPN1周、连续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测ALT、AST、TB、血清蛋白、AFR与AFU,治疗后每月计算肿瘤生长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含脂组ALT、AST及TB有不同程度下降,血清蛋白有不同程度升高;两组治疗后AFP与AFU变化幅度及每月肿瘤生长率相近。结论 糖一脂双能源PPN可改善肝癌患者肝功能及营养状态。配合TACE治疗,对肿瘤生长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