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钟金根  李水根  吕勇刚 《江西冶金》2006,26(4):25-26,30
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基本概念及工作机理,并着重阐述褥垫层的作用机理及CFG桩的工程特性及CFG桩复合地基的实用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CFG桩复合地基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钢活性白灰工程地基处理中,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技术,通过对处理后的地基试验与检测,验证了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指出了使用CFG桩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当地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实际,介绍CFG桩复合地基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说明CFG桩复合地基在软基处理中是一种可靠、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CFG复合地基是粉煤灰碎石桩、桩间土和褥垫层形成的一个完整整体,上部建筑物的荷载整体上由其承担,这样的复合地基充分利用了桩间土的承载力,而不是像桩基那样利用桩来承担上部荷载。这样的设计思路加上CFG桩不配钢筋,所用粉煤灰价格低廉、易得,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朔黄发展大厦工程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并进行桩基的后压浆处理,不仅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而且缩短了桩长,加快了施工进度.经试验及时间检验,该工程地基处理效果良好,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结合该工程实例,介绍了CFG桩后压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实测得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和CFG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和桩间土深层变形,并对三类不同桩体材料复合地基的承载及变形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碎石桩复合地基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均存在有效桩长或有效复合土层厚度;碎石桩桩长超过有效桩长,对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减小变形效果不明显,除一些特别情况如为处理可液化地基外,设计桩长可适当超过有效桩长,但不宜过长;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有效桩长与桩身强度相关性显著,应以桩身强度控制进行夯实水泥土桩桩体设计,使按桩身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大于或等于由桩周土及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CFG桩复合地基桩身强度高,桩体自身压缩性小,可全桩长发挥侧阻作用,当桩端落在好的持力层时,能很好地发挥端阻,提高承载力,减小变形,设计时应优先选择好的桩端持力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中厚板等参元共同作用分析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分区不均匀布桩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均匀天然地基模型和CFG桩复合地基均匀布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强化核心筒区布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布桩的不均匀布桩优化模型,核心筒最大沉降和筏板相对挠曲均明显小于均匀布桩模型,对控制核心筒部位的绝对沉降量和筏板相对挠曲效果明显.不均匀布桩模型的基底反力分布与均匀布桩模型具有明显区别,和复合土层模量分布相关性明显: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范围内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核心筒荷载有效传递范围为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区域,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至2.5倍板厚区域基底反力逐步衰减;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范围以外的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呈盆形分布.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FG桩复合地基的发展历史与实际应用,以及设计技术到施工控制技术。并在设计需要的资料、设计流程、施工要求、控制方法等方面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结合井睦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中的山涧淤泥质土-砂混合软土地基,通过采用松木桩、CFG桩和水泥深层搅拌桩对该软基进行处理,并对这3种软基处理方案进行技术比较与经济分析,以便得到最优处理方案.研究表明:松木桩的造价在3种处理方式中是最高的,而且松木桩受处理深度和承载力的限制,它不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在相同的条件下,CFG桩法处理地基的造价是水泥深层搅拌法处理地基的1.4倍左右,造价较为昂贵;最终确定选用水泥深层搅拌桩法加固该工程的淤泥质土-砂混合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在实际矿区工程设计中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对矿山地质安全的研究较少,给矿区施工建设带来一些安全隐患与不确定因素。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体系的作用机理,并建立刚性桩复合地基体系(下称刚性桩复合地基体系)有限元模型,分析刚性桩复合地基体系的安全性能,并介绍了影响刚性桩复合地基体系整体安全性能因素,以此来推动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桩土应力比是反映搅拌桩复合地基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重要指标。通过在单桩、四桩承台下的桩周土和桩顶埋设土压力盒.获得系统的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等原位试验数据。分析了群桩效应在搅拌桩复合地基中的影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受到上部结构自重以及海洋环境荷载的影响,海上风电基础设计时应考虑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以及弯矩荷载作用下基础的承载性能。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比研究了饱和黏土场地中大直径单桩基础、桩?平台复合基础以及桩?筒复合基础在竖向荷载V、水平荷载H、弯矩荷载M作用下的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合基础较单桩基础呈现出显著的承载性能优势。桩?平台复合基础的竖向承载力、水平承载力以及抗弯承载力随着附加平台直径的增大呈指数型增加;桩?筒复合基础的竖向承载力以及抗弯承载力随着筒结构入土深度的增加先增大然后趋于稳定,桩?筒复合基础的水平承载力与筒直径以及筒入土深度为双参数线性增加关系。V?H以及V?M复合荷载加载条件下,两种复合基础比单桩基础的破坏包络线空间大,两种复合基础的稳定性相对单桩基础有显著提升。在一定承载范围内,附加平台结构或筒型结构可以减小桩的直径或入土深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平台,建立了非匀质饱和黏土场地的海上风电桩–筒复合基础数值计算模型,对比研究竖向荷载V、水平荷载H和弯矩荷载M作用下不同筒结构尺寸的桩–筒复合基础的承载力系数,并采用正交试验法开展桩–筒复合基础的各向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饱和黏土的非匀质特性系数K对竖向承载力系数NcV影响较小;K对水平承载力系数NcH和抗弯承载力系数NcM的影响呈指数型递减.筒结构直径D和入土深度L对各向承载力系数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D对桩–筒复合基础承载力系数的影响最大,可以通过增加筒结构直径从而有效地提高桩–筒复合基础的承载性能.研究结果为海上风电桩–筒复合基础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江宇 《铜业工程》2012,(6):23-25,40
为了尽可能准确地计算易塌陷土地基桩基础的负摩擦力,通过对易塌陷土地基桩基础负摩擦力成因的分析,计算出谦比希铜矿充填搅拌站桩基础负摩擦力和桩的极限承受力。与按国内计算湿陷性黄土地基桩极限承受力的方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桩的极限承受力提高了20%以上。工程费用明显节省。建成使用以来,基础沉降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某改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中采用的复合地基处理的案例,提出了结合原有沉管灌注桩基,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进行补充,形成刚一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为类似地基加固处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结合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处理地基的应用实例,对灰土挤密桩施工、夯填工艺、挤密效果、地基承载力等进行分析、探讨及整个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监理过程中,论述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