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参数的竹红菌乙素.光动力学疗法(HB-PDT)对青紫蓝兔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对视网膜的非选择性损伤,为临床应用HB-PDT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提供依据。方法 青紫蓝兔1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只。其中药物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射HBl.5mg/kg,不照激光。激光对照组耳缘静脉注入生理盐水2.0mg/kg,PDTI-Ⅳ组耳缘静脉注射HB各10mg/kg,分别以能量密度为240、14.4、30.0、48.0和56.OJ/cm^2,波长为532nm的倍频YAG激光照射兔眼底。观察兔眼底变化、荧光素渗漏情况及视网膜、RPE、视细胞、脉络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在PDT后第1天,单纯照光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眼底和组织学无改变;HB剂量为10mg/kg,功率密度120-700mW/cm^2、能量密度14.4—56.0J/cm^2的532nm激光照射,可以导致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闭塞,视网膜外层损伤,内层无明显改变。HB剂量10mg/kg,功率密度300—600mW/cm^2,照光时间80—100s,能量密度30—50J/cm^2是适宜的治疗参数。结论 HB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生物学效应与光敏剂的剂量和激光照光时间、功率密度、能量密度密切相关。生物学效应与能量密度呈量效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参数的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HMME-PD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效应,为临床应用HMME-PDT防治增生性瘢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后,将150个增生性瘢痕块随机分为HMME-PDT治疗组和对照组。PDT治疗组给予HMME10mg/kg,分别在给药后即刻、30min、1和3h行半导体激光照射,波长630nm,能量密度分别为5、10和20J/cm^2。观察瘢痕生长情况,术后28d取材行常规HE染色,计算各组瘢痕增生指数,分析HMME-PDT对瘢痕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HMME10mg/kg后,以功率密度为20mW/cm^2,能量密度为5J/cm^2的半导体激光在给药后即刻和30min照光时能对瘢痕增生块产生抑制效应,其中以时间间隔为30min时的作用更加显著,而能量密度为20J/cm^2的激光照射瘢痕增生指数仍然较高,甚至超过空白对照组。结论HMME-PDT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生物学效应与光敏剂的剂量和激光照光时间、给药后至照光的时间间隔和能量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光动力学治疗鲜红斑痣的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鲜红斑痣136例,光敏剂为血卟啉单甲醚,光源为HLCu-10型铜蒸气激光器。取HMME1μg做皮试,静脉推注HMME3.5~5mg/kg,5min内激光照射,功率密度80~100mW/cm^2,照射时间1个光斑20~40min,光斑直径8~10cm。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双光子光敏剂光动力治疗的可能性。方法:(1)PDT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将浓度为10μg/ml的光敏剂B2与Hela细胞共孵育4h后,应用波长为457nm激光照射,功率密度20mW/cm2,照射时间为10min,处理12h后用MTT方法检测细胞死亡率。(2)PDT对血管组织靶向损伤:小鼠尾静脉注射光敏剂B2,剂量为17.5mg/kg,即刻用457nm的激光照射小鼠耳部血管,功率密度100mW/  相似文献   

5.
光敏剂漂白特性在鲜红斑痣光动力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目的:监测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鲜红斑痣组织内光敏剂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光敏剂漂白特性在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鲜红斑痣病人34例,男性15例,女性19例,静脉注射血啉甲醚和血卟啉衍生物5mg/kg后给予铜蒸气激光照射,使用三倍频Nd:YAG激光和光学多通道分析仪(OMA)在治疗前和治疗中的多个时间点对治疗区皮肤组织进行荧光光谱检测,绘制成时间-荧光强度曲线。结果: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荧光强度在激光照射开始后迅速下降,血啉甲醚荧光强度的下降速率和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血卟啉衍生物。结论:治疗区皮肤组织中光敏剂的漂白速度明显大于光敏剂的补充扩散速度,光敏剂漂白可能是光动力疗法微血管选择效应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竹红菌乙素脂质体对鸡冠皮肤光动力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竹红菌乙素脂质体 (HB liposome)光动力学疗法对鸡冠皮肤的光敏损伤特点。方法 成年来亨鸡 4 5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9只 ,PDT组 36只。PDT组动物静脉分别注射HB liposome 0 2 5、0 5、0 75mg/kg ,给药后即刻用铜蒸气激光照射 ,功率密度分别为 5 0、1 0 0mW/cm2 ,能量密度分别为 30、6 0、1 2 0J/cm2 ,于照射后第 1、3、7、1 4、2 8天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结果 光敏剂剂量为 0 2 5、0 5mg/kg时 ,以功率密度为 1 0 0mW /cm2 的铜蒸气激光混合光照射 2 0min ,肉眼和光镜观察显示来亨鸡鸡冠的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网破坏明显 ,表皮层无明显损伤 ,褪色效果明显。结论 HB liposome光动力学疗法对鲜红斑痣模型—来亨鸡鸡冠有着良好的褪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国产新型光敏剂-血啉甲醚(HMME)与传统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对鸡冠表皮层、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网、乳头下网状层和真皮深层组织的光敏损伤特点。方法:成年莱亨鸡23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2只,实验组192只。实验组动物静脉注射HMME或HpD1、5、10或20mg/kg,于给药后即刻、1、2、3或4h对鸡冠进行激光照射,波长为488.0和514.5、510.6、578.2或627.8nm,功率密度为50、100或150mW/cm^2,能量密度为30、60、90、120、150、180或270J/cm^2,于照射后即刻、1、3、7、14和28天取材,进行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PDT作用区的红色鸡冠安全变白,乳头层毛细管肉皮细胞(EC)坏死,管壁破坏及血管数量减少,其作用程度与光敏剂给药量和激光照射量相关。HMME和HpD对乳头层毛细血管的损伤程度相似;HMME组未见皮及乳头下各层损伤,而部分HpD组见表皮基底细胞层有局灶性坏死、乳头下网状层有微血管及结缔组织损伤和淋巴细胞浸润。结论:HMME和HpD对鸡冠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肉的损伤程度相似,但HMME的组织选择性优于HpD.  相似文献   

8.
妇科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对卵巢上皮癌微血管效应的研究王华顾瑛刘凡光曾晶目的:观察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HMME-PD对卵巢上皮癌微血管损伤效应的影响。方法:人卵巢上皮癌荷瘤鼠20只,实验组光动力学疗分光敏剂5mg/kg组和10mg/kg组,每组12只,在尾脉注入HMME。对照组只给光敏剂不照光4只,只照光给光敏剂4只。照光条件:能量密度为180J/cm2,照光时30min,功率密度为150mW/cm2。术后6、24和48h观察肿瘤微血管损伤。实验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随肿瘤细胞种植时间延长,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周与3d,微血管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食管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经临床及病理确诊食管鳞癌合并食管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2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5mg/kg后6h,应用波长630nm的半导体激光,以3cm柱状光纤照射,功率密度为150mW/cm2。在食管癌或食管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处,每个光斑照射30min;单纯食管白色念珠菌感染灶,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32 nm连续激光照射下鸡冠组织的温度变化,为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鲜红斑痣(port wine stain,PWS)中激光光剂量的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雄性3月龄白羽鸡30只,按功率密度100、150、200、250和300 mW/cm^2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采用波长532 nm全固态激光器照射2 cm×2 cm鸡冠组织,照射时间20 min。照光同时应用热红外成像温度监测仪对照射区域的鸡冠组织进行连续温度成像监控。分别于照射后即刻、1和3 d对鸡冠组织进行大体观察,3d后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血管和表皮损伤情况。结果在照光过程中,各组温度变化都呈现单边上升、达到平台的变化规律:功率密度为100、150、200、250和300 mW/cm^2组,温度最高值分别为45.1℃、49.9℃、51.6℃、51.8℃和53.7℃,达最高温度时间分别为20、16、7、6和6 min。鸡冠大体损伤和病理损伤随温度升高而加重,200 mW/cm^2以上功率密度导致鸡冠表皮和真皮凝固性坏死。结论在532 nm连续激光照射下,鸡冠组织的温升程度和损伤程度随着功率密度的增加逐渐增高,150 mW/cm^2以下功率密度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寻找皮肤对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 mediated photodyrnamic therapy,HMME-PDT)应答的蛋白质分子标志物.方法 雌性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10 mg/kg后即刻以532 nm的激光对其皮肤进行照射,功率密度50 mW/cm2,光斑直径1 cm,照光时间20 min;同时设立单纯照光组、单纯光敏剂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术后24 h从照射局部皮肤取材,以裂解液提取皮肤蛋白,然后用蛋白质芯片(WCX2)和SELDI蛋白质芯片阅读机检测小鼠皮肤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HMME-PDT能够明显改变照射局部皮肤蛋白质谱的表达,在质荷比为相对分子质量(Mr)4949~18 828之间,共有7个蛋白质峰的强度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2个蛋白质表达上调,另外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单独照光组在Mrl4 927处有1个蛋白质的表达下调,与PDT处理组在该点的变化一致,且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PDT照射能显著改变小鼠皮肤蛋白质谱的表达,单纯照光也能引起个别蛋白的表达发生改变,并且与PDT在该点的表达趋势一致,提示这些差异蛋白质的表达与皮肤对PDT所产生的氧化应激或照光引起的光热效应的应答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进展期食管癌患者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5mg/kg后6h,应用波长630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光动力治疗,功率密度150mW/cm2,照光时间30min,能量密度270J/cm2。术后5周复查胃镜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评价近期疗效。并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患者梗阻症状完全缓解,术后5周胃镜示原病灶完全消退,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术中及术后无出血、穿孔及瘢痕狭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食管癌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患者6例,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 me/kg后6~72 h内以金蒸气激光或半导体激光照光,功率密度120~150 mW/cm2,能量密度120~200 J/cm2.治疗前后观察病灶情况,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6例患者中,完全效应4例,部分效应2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患者随访6年未见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 光动力学疗法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筛选对离体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能诱导出较高凋亡率的激光照射剂量参数。方法 取离体培养的第 4代兔VSMC ,予波长 5 10 6nm铜蒸气激光照射 ,照射剂量为功率密度 10 0、2 0 0、30 0mW cm2 ,能量密度10 0、15 0、180、2 0 0、2 10、30 0J cm2 。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检测各照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各照射组VSMC凋亡率明显增高 ,达对照组凋亡率的 2 9~ 14 7倍 (P <0 0 5 )。以功率密度 30 0mW cm2照射 6 6 7s照射组之VSMC凋亡率最高 ,达 30 %。结论 以波长 5 10 6nm、功率密度 30 0mW cm2 铜蒸气激光照射兔VSMC 6 6 7s可诱导发生较高的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15.
510.6nm激光诱导兔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观察510-6 nm 波长激光对兔在体血管平滑肌细胞(SMC) 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6 只,由股动脉导入柱状光纤至腹主动脉,对腹主动脉血管壁进行分段激光照射,功率密度分别为50 、100 、200 或300 m W/cm2 ,照射500 或1 000 s 。于照射后4 、8 、12 、24 或72 h 处死动物,取照射段腹主动脉,光镜观察SMC 形态改变,DNA 末端标记法确定细胞凋亡率。结果 兔腹主动脉经100 m W/cm2 及以上功率密度的激光照射后24 h,SMC 可出现变性、凋亡和坏死三种损伤性改变,而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变化。激光诱导下SMC 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细胞明显固缩,细胞质着色加深,染色质固缩深染,并沿核膜着边排列。DNA 末端标记显示,SMC 凋亡与激光照射剂量有关。在100 m W/cm2 照射1000 s 和200 m W/cm2 照射500 s组( 能量密度均为100 J/cm2) ,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最高。结论 510 .6 nm 激光以能量密度100 J/cm2 照射,能使兔在体腹主动脉SMC 发生细胞凋亡,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光动力作用对活体肝组织损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光动力作用对活体肝组织的损伤,探讨光动力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动物实验:将小鼠分成光动力疗法(PDT)组、单血卟啉衍生物(HpD)组、浙江组和空白对照组。光敏药物选用血卟啉衍生物,给药量每公拆体重10mg,药物用1ml生理盐水稀释,于实验前48h将药物注射入PDT组和HpD组小鼠腹腔内,避光饲养。将PDT组和激光组小鼠固定于褓反上。麻醉后,剖腹暴露右肝前叶,激光  相似文献   

17.
He-Ne激光照射对豚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He-Ne激光照射对Langerhans细胞产生的影响。方法 56只Dunkin-Hartley雄性白色豚鼠分7组,每组8只。6组为激光照射组,分别给予1.16、2.32、4.65J/cm^2的He-Ne激光照射(各2组),每日1次;另1组为对照组。连续照射7天后,第1、3天麻醉下活体取豚鼠照射区皮肤,采用ATP酶染色法测定ATP酶阳性细胞(Langerhans细胞)密度。结果 2.32J/cm^2的He-Ne激光照射后第1、3天组和4.65J/cm^2的He-Ne激光照射后第1天组的豚鼠,其表皮ATP酶阳性细胞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一定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可增加豚鼠表皮Langerhans细胞的数量,其数量的增加可能影响Langerhans细胞的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