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基于寿命期气候性能LCCP概念,加入环境温度变化、冷藏运输车型、车速、制冷柜的COP和驱动方式、运输距离等影响因素,提出了科学评价食品冷藏运输过程LCCP的计算方法,并对12种冷藏运输车,在六个城市、不同冷藏温度及不同寿命期限内,使用R404A、R410A、CO2三种制冷剂的LCCP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较高的城市,LCCP较大;与CO2及R410A相比,R404A的LCCP最大;冷藏温度越低,能耗越大,LCCP越大;相比于使用主发动机或电驱动制冷柜的冷藏车,使用辅助发动机驱动的冷藏车的LCCP较大。  相似文献   

2.
冷藏集装箱内部的温度分布是冷藏集装箱设计中关注的要点,因此文中通过建立冷藏集装箱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其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利用稳态不可压缩N-S时均方程及k-ε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冷藏集装箱内部温度场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箱体前部与后部的温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利于货物的储存。实验实测温度与模拟温度的偏差低于16.4%,说明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冷藏集装箱内部温度场的模拟。研究结论对进一步开展冷藏集装箱货物配载以及结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根据航空相机调焦准确度要求及CCD相机成像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航空相机自动调焦系统.该系统基于自制分辨率靶标,图像清晰度函数及优化的爬山算法,利用自准直离焦补偿法实现由温度、大气压力引起航空相机离焦量的校正;通过引入飞机高度数据进行离焦量计算,并通过自准直调焦技术实现离焦校正.对本系统进行了自动调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相机的离焦校正误差小于相机的1/2焦深,能够满足航空相机快速、高准确度调焦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械式冷藏车和传统冷板冷藏车的缺点,设计蓄冷罐式冷板冷藏车厢,以提高蓄冷式冷藏车的蓄冷量,延长冷藏运输时间。通过计算冷藏车厢运载时的冷负荷,确定冷板尺寸及蓄冷罐容积等参数;建立蓄冷罐式冷板冷藏车厢模型,通过模拟得到冷藏车厢内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车厢底面隔热层厚度为90 mm时,车厢内货物温度可维持在281.15 K以内,车厢底部温度随运输时间增加逐渐升高,10 h时车厢底面货物温度升至283.75 K;当隔热层厚度增加至150 mm时,车厢底部温度随运输时间增加变化较小,10 h时车厢底面货物温度升至282.58 K。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漆包机生产的远程监控,设计了一款基于Web的实时漆包机远程监控平台。该平台使用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方案,采用了Spring MVC的后台Web应用程序框架,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交互,Ajax方式的网络数据异步提交以及无刷新的图表显示技术。传统的监控平台只能通过以太网在企业内部访问,而该平台可接入互联网,可实现随时随地通过电脑及或者移动终端对生产设备各部分的温度点、电机风机转速、耗电量统计的实时监视,对温度的上下限及电机转速进行远程控制,接收设备状态异常的实时报警,数据存储分析。实验测试表明,该平台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均能达到车间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双光栅衍射消色散成像实验现有图像处理程序要求图像对称造成的实验操作难、测量误差大的问题,通过分析图像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情况,提出了改进算法,该算法可实现非对称实验图像的处理,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提高了实验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7.
冷藏运输车内气体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ANSYS)软件,建立了冷藏运输模拟试验台的物理模型,对冷藏运输车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不同送风速度对冷藏运输车内流场分布的影响;(2)不同时间内库内流场变化情况。冷藏运输模拟试验台采用前端送风,两侧回风口的送风方式。风机吹出的冷气能够在库体内形成大的回流,从而降低库体温度并且使库体内温度分布的均匀。不同送风速度影响车体内速度场的分布,而当送风速度较大时,库内的温度会在短期内均匀。但是过大的送风速度会风干冷藏车内的食品。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4.5 MV静电加速器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主研发的静电加速器。该器端电压在0.7~3.8 MV连续可调,主要加速氢/氦同位素离子,并可通过打靶产生准单能直流/脉冲中子场,具有多条束线及多个实验终端。该器作为开放仪器多年来为国内外从事核技术研究的团队提供了实验平台。近年来,针对我国在能源、航天和国防等领域材料研究的重要需求,该器进行了多次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产生7 MeV以下和14~19 MeV的准单能中子场,应用于(n, a)核反应截面的测量和聚变堆中子谱仪刻度;另一方面,通过温控辐照、核反应分析等实验终端,实现了材料辐照损伤及聚变堆材料元素定量分析等研究方向的功能拓展。此外,设计新增用于半导体材料电学性能测试的原位在线辐照终端和用于研究材料微观尺度元素分布的离子束综合分析实验终端。目前部分新终端已设计组装完成,相关搭建和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使用最常见的冰箱等实验器具,以冷藏温度、冷藏时间与浸泡时间为3个因素,开展L9(33)正交实验,研究冷藏温度、冷藏时间与浸泡时间对常温下大豆吸水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先浸泡、冷藏,再解冻、浸泡,充分发挥了冰晶对大豆内部的破坏作用,人为增大了大豆内部吸水空间,使大豆吸水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超导电缆终端结构的温度涉及到在普冷温区的较大范围,为给普冷温区气体的绝缘特性的研究提供实验平台,设计了普冷温区气体绝缘特性实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实验腔体的设计,总结了系统降温的规律特性,并且通过仿真分析实验腔体内的温度场分布和低温交流击穿实验验证,说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