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孟佳 《中国油脂》2021,46(2):11-13
为了探索特色油脂加工新工艺,介绍了分子蒸馏技术在油脂精炼工艺中脱除游离脂肪酸、塑化剂和提高油脂品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子蒸馏技术因具有加热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优点,适合于高沸点和热敏性物质的分离,特别适合应用于特色油脂精炼工艺,在高效脱除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的同时,有效保留其中的功能性微量活性成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蒸馏技术在特色油脂精炼中将得到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小麦胚芽油品质,以溶剂浸提小麦胚芽毛油为原料,分析了不同精炼工序小麦胚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V_E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确定了最优精炼工艺和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的工序。结果表明,最优精炼工艺参数为:碱炼脱酸时超碱量0.25%,碱炼温度55℃,碱液质量分数6.5%,碱炼时间35 min;添加5%吸附剂(白土与活性炭质量比18∶1),在80℃下真空吸附脱色30 min;220℃下脱臭10 min可脱除臭味并最有利于保存V_E。精炼工艺中的碱炼脱酸工序能够有效降低小麦胚芽油酸值(KOH)和磷脂含量分别至0.38 mg/g和160 mg/kg,脱色能够明显降低油脂色泽;精炼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影响很小,而V_E损失率达到51.75%,其中在脱酸和脱臭工序损失率分别为16.10%和22.58%。精炼过程中的脱酸和脱臭工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影响较大,应根据对产品的营养要求进行适度精炼加工。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小麦胚芽油的提取方法和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茶叶籽油的分子蒸馏脱酸效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刮膜转速、预热温度为因素,以酸值和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对茶叶籽油分子蒸馏脱酸工艺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在真空度0.5~2.5 Pa、冷凝温度20℃条件下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30℃,进料速率1.7 mL/min,刮膜转速110 r/min,预热温度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茶叶籽油酸值(KOH)为0.38 mg/g,氧化诱导时间为1.73 h,脱酸率达92.49%。与传统碱炼脱酸工艺相比,分子蒸馏脱酸工艺在脱酸的同时,还能提高茶叶籽油中生育酚与植物甾醇的保留率。  相似文献   

6.
小麦胚油与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小麦胚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从小麦胚提取品位高的小麦胚油是深度开发小麦胚资源的关键。与其它种类的植物油相比,小麦胚油的天然维生素E含量很高。本文结合小麦胚资源开发的最新进展,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几种关于小麦胚油和天然维生素E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核桃油产品品质,采用分子蒸馏法对核桃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和塑化剂(DBP、DEHP、DINP)进行脱除,并兼顾营养物质的保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核桃油中脱酸、脱塑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进料速率和蒸馏温度对营养物质和DBP的影响较为显著,蒸馏温度和刮膜转速对于游离脂肪酸和DEHP的脱除影响更大;最佳脱酸、脱塑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1 Pa、蒸馏温度170℃、进料速率600 mL/h、刮膜转速350 r/min,在此条件下核桃油酸值(KOH)由1.08 mg/g降为0.057 mg/g,DBP含量由1.54 mg/kg降为0.12 mg/kg,DEHP含量由4.83 mg/kg降为0.98 mg/kg,DINP均为未检出,维生素E及甾醇的综合保留率达到82.77%。综上,所优化的条件可以将塑化剂含量降至标准要求范围内,可大幅降低酸值,且较好地实现了对维生素E和甾醇的保留。  相似文献   

8.
分子蒸馏法纯化DHA藻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蒸馏对脱色DHA藻油进行纯化,以酸值、不皂化物、DHA含量等为分析指标,考察了不同的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刮膜器转速对DHA藻油分离除杂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进料预热温度30℃,冷凝水25℃,系统操作压力0.3 Pa条件下,蒸馏温度240℃,进料速率2.0 mL/min,刮膜器转速150 r/min为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分子蒸馏纯化后DHA含量46.07%,高于传统脱臭工艺的38.41%。  相似文献   

9.
分子蒸馏纯化天然香料山苍子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山苍子油分离提纯柠檬醛工艺技术条件进行研究。用GC-MS联用仪对分离物中柠檬醛相对百分含量进行分析,实验表明,获得高纯度、高收率的柠檬醛的分子蒸馏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在蒸馏压力0.15Pa、蒸馏温度45℃、物料流量1滴/s、刮膜蒸馏转速370 ̄390r/min、冷却水温度4 ̄5℃。在此工艺条件下柠檬醛质量分数从原料的79.61%提高到95.08%,柠檬醛的收率为80.02%。  相似文献   

10.
小麦胚芽油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二十八烷醇等功能性成分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麦胚油及其功能组分的提取和开发现状,为功能性食品配料的生产和加工厂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胚芽制备抗氧化肽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对小麦胚芽酶解液的脱色条件.以脱色率和氮保留率为指标,考察了粉末活性炭的脱色效果,同时测定了脱色对小麦胚芽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50 ℃.在此条件下酶解液脱色率为83.9%,氮保留率为60.6%.活性炭脱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分子蒸馏法富集椰子油中月桂酸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椰子肉制备的椰子油为原料,采用分子蒸馏法富集椰子油中的月桂酸。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分子蒸馏法富集椰子油中月桂酸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压力0. 1Pa,蒸馏温度220℃,进料速率0. 2 L/h,刮膜转速270 r/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富集后椰子油中的月桂酸含量为65. 58%。  相似文献   

13.
小麦胚芽油是经小麦胚芽加工得到的食用油,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60%左右,生育酚含量高达2573.69 mg/kg,远高于其他植物油,总植物甾醇含量为8512.06 mg/kg,其中β-谷甾醇高达5812.76 mg/kg。小麦胚芽油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抗氧化、抗疲劳等功能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美容等领域。因此,本文主要对小麦胚芽油理化性质、营养特性进行总结,同时对比分析不同的制备工艺小麦胚芽油品质,旨在为小麦胚芽油及其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小麦胚芽油、大豆油和大蒜油中植物甾醇的组成和含量。方法采用乙醇氢氧化钾-甲基叔丁基醚溶液水浴上皂化,异辛烷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植物甾醇的分析方法。结果植物甾醇各组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平均回收率在96.8%~101.3%,相对标准偏差在0.4~1.0%之间。结论小麦胚芽油、大豆油和大蒜油中植物甾醇主要由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组成,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且小麦胚芽油中植物甾醇的总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利用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合理工艺,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和刮膜转速对核桃油中塑化剂DEHP和DBP脱除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DEHP和DBP的含量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对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子蒸馏脱除核桃油中塑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蒸馏温度150?℃、进料速度250 mL/h、刮膜转速260 r/min,在此条件下核桃油中DEHP含量为0.56 mg/kg,DBP含量为0.05 mg/kg,符合我国对食品中DEHP、DBP的限量要求(DEHP≤1.5 mg/kg, DBP≤0.3 mg/kg)。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萃取的姜黄油在分子蒸馏温度为80、100、120、140℃的条件下进行分离获得姜黄精油,将姜黄精油分别进行GC-MS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获得的姜黄精油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基本一致。随着分子蒸馏温度升高,姜黄精油收率也随之升高,100℃以上时收率差异很小,温度越高颜色也越深。综合考虑姜黄精油的收率、外观性状、成分及其含量,分子蒸馏温度选择以100℃为佳。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进料温度、进料速率、蒸馏温度、转速为考察对象,以槟榔油重相馏出物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表对槟榔油分子蒸馏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得到最佳工艺为:进料温度45℃、进料速率1.8 ml/min、蒸馏温度130℃、转速200 r/min;验证结果表明,该最佳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8.
多级分子蒸馏精制姜黄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姜黄挥发油中姜黄酮与姜黄烯的含量,采用多级分子蒸馏的方法对姜黄挥发油进行精制。方法: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姜黄油为原料,考察蒸馏温度、进料速度、刮膜转速等因素对姜黄油蒸馏效果的影响,再逐步提高真空度与蒸馏温度,对姜黄油进行多级蒸馏。结果: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一次蒸馏条件为蒸馏温度70℃,进料速率1.5mL/min,转子转速250r/min。经五次蒸馏后,姜黄油中姜黄酮和姜黄烯的质量分数提高到80%以上,总得率为30.29%。结论:多级分子蒸馏技术使姜黄酮和姜黄烯分别与单萜等轻质组分、脂肪酸等重质成分依次分离,为姜黄挥发油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酶法生产小麦麦胚油操作单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于提取麦胚油的麦胚最适宜颗粒为40目。麦胚用微波90s稳定可以获得满意结果。采用少孢根霉发酵液,最适宜料液比为1∶4,最适宜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为在pH5.5、60℃时,催化水解6h。酶解出油率最高达到73%。  相似文献   

20.
对分子蒸馏技术精制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分子蒸馏工艺参数对降低灵芝孢子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200℃,进样速率2 mL/min,刮板转速160 r/min,冷凝温度5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灵芝孢子油酸值(KOH)从17.00 mg/g降到0.40 mg/g,过氧化值从25.87 meq/kg降到5.21 meq/kg,总三萜化合物含量从3.01%降到2.87%,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