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均三甲苯生产与分离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评述了均三甲苯生产技术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作者最近开发的通过偏三甲苯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生产高纯均三甲苯联产均四甲苯的新工艺。该工艺已实现年产600吨均三甲苯工业化生产,产品纯度达98.5%。它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均三甲苯、均四甲苯生产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异构化和烷基化相结合的方法既可消除甲乙苯的累积,又可保证均三甲苯和均四甲苯的产量和质量;采用变压强-塔顶累积联合操作法进行精馏分离可显著提高分离效率、缩短操作周期、 降低能耗与生产成本,是对传统分批精馏操作的有效改进。  相似文献   

2.
偏三甲苯生产均三甲苯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偏三甲苯异构化生产均三甲苯的过程中 ,虽然反应液中均三甲苯含量较高 ,但甲乙苯的累积使该过程的工业化难度大 ,生产成本高 .采用独特的异构化和烷基化反应联合工艺 ,通过烷基化有效抑制甲乙苯的累积 ,其副产品四甲苯用作异构化的原料以抑制歧化副反应 ,而异构化可弥补烷基化中均三甲苯含量低的缺陷 ,从而有效地实现均三甲苯的工业化 ,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 .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找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 .目前 ,此工艺已实现了年产 6 0 0t纯度为 98.5 %的均三甲苯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精制均三甲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近年来均三甲苯精制的方法:如萃取精馏法、反应分离法、异构化分离法、烷基化分离法等,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采用萃取精馏法精制均三甲苯,不仅工艺简单、投资少,而且产品纯度高,为工业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生产均三甲苯的各种生产工艺,指出其优缺点和工业化价值.主要介绍了使用偏三甲苯烷基化和异构化生产均三甲苯联产均四甲苯的工艺,该工艺有效抑制甲乙苯的累积,实现了高纯均三甲苯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以石油工业中C9芳烃精馏后的富均三甲革馏分为原料、异丁烯为烷基化剂,采用液相烷基化法制备高纯均三甲苯的工艺条件.使用异丁烯法在一次烷基化后均三甲苯含量可以达到70%以上,通过精馏去除重组分后,进行二次烷基化反应,均三甲苯的含量可达到94%以上,同时更彻底的消除了沸点附近的邻甲乙苯.然后通过精馏得到工业要求的含量为98.5%的高纯均三甲苯.  相似文献   

6.
刘杰  刘岗 《河南化工》2004,(11):26-27
以富集均三甲苯(均三甲苯含量≥35%)为原料,采用c。芳烃与丙烯进行催化烷基化反应,再对反应产物进行精馏获得高纯度均三甲苯。通过对均三甲苯装置进行改造设计和工艺优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均三甲苯产品纯度≥99%,偏三甲苯含量≤0.3%。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应分离方法,用氯代烷对富集均三甲苯进行了精制。在选定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后,当氯代烷与甲乙苯的摩尔比为1.4时,氯代烷对富集均三甲苯的精制起到了较佳的作用,甲乙苯的转化率超过99%,也使偏三甲苯高效异构化均三甲苯,使均三甲苯的产率在116%以上,反应液中均三甲苯与C9芳烃的质量比超过98.9%。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均三甲苯分离技术的新发展,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工艺,以叔丁醇为烷基化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通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将邻甲乙苯转化成沸点较均三甲苯高的重组分,使二者能通过常规精馏的方法得以有效地分离。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烷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室温、反应时问2~4h、C9芳烃与烷基化剂(叔丁醇)及催化剂的摩尔配比为1:1:0.4,可使邻甲乙苯100%转化,而均三甲苯损失率小于2%。  相似文献   

9.
刘杰  刘岗 《甘肃化工》2005,19(3):32-35
异丁烯烷基化使C9芳烃中的邻甲乙苯生成重组分而采用精馏方法除去,同时异丁烯难以与1,3,5-三甲苯(均三甲苯)反应而有效降低消耗。异丁烯催化烷基化方法得到工业要求含量为98.5%的高纯度均三甲苯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10.
对一次烷基化制取高纯度的均三甲苯的烷基化剂和催化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考察了不同烷基化剂和催化剂对均三甲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烷基化剂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由萘、甲基萘经选择性烷基化法及二甲基萘异构化法生成 2 ,6 -二甲基萘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从萘系物中分离 2 ,6 -二甲基萘的方法 ,对压力结晶法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指出从重油接触裂解柴油馏分中制备 2 ,6 -二甲基萘是石油萘生产的最理想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于政锡  徐庶亮  张涛  叶茂  刘中民 《化工进展》2020,39(12):4984-4992
阐述了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二甲苯异构化、甲醇芳构化、甲苯选择性歧化及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等对二甲苯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势及不足。文章分析表明,与甲醇制芳烃技术相比,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具有对二甲苯选择性高、流程短、无需吸附分离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实现煤经甲醇(和甲苯或苯)制对二甲苯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采用芳烃联合装置与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技术耦合,理想状况下可实现对二甲苯增产40%以上,同时不副产苯。提出了对二甲苯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甲醇甲苯选择性烷基化制对二甲苯技术,既利于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保障聚酯产业链安全,还有助于形成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技术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刘杰  刘岗 《安徽化工》2004,30(6):11-12
装置采用C9芳烃与丙烯进行催化烷基化反应,再对反应产物进行精馏获得高纯度均三甲苯。通过均三甲苯装置进行改造设计,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郭兰芬 《上海化工》2011,36(11):5-8
重芳烃副产品均三甲苯经烷基化、水洗、精馏后可得到高纯度的均三甲苯产品,本课题分别考察了两种不同的烷化剂丙烯和抽余油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找到了比较合适的烷化剂,并确定了实验的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郭兰芬 《云南化工》2011,38(2):6-11
分别采用丙烯、抽余油、异丁烯作烷化剂,对富集均三甲苯进行烷基化反应,然后水洗、精馏,得到高纯度的均三甲苯。考察了3种不同烷化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找出适合的烷化剂及较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A heterogeneous gas/solid catalytic process for the simultaneous isomerization and dechlorination of nonenes has been identified. Several catalyst systems, including a variety of solid acids, are effective for these reactions. The catalytic isomerization reaction increases the relative level of isomers with higher reactivity towards aromatic alkylation. The dechlorination reaction involves elimination of HCl. The process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reactivation and recycle of recovered nonenes from the AlCl3-catalyzed alkylation of diphenylamine. The relative reactivites of the various proposed isomers towards alkylation of diphenylamine catalyzed by AlCl3, and a mechanism for their redistribution in the recovered alkylate after catalytic re-isomerization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对一次烷基化-分离法制取高纯度的均三甲苯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先在反应器中进行富集均三甲苯与丙烯的烷基化初步反应,然后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均三甲苯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VI汽油标准大幅度降烯烃的需要及乙醇汽油对有机含氧化合物含量的严格要求,从分子炼油角度出发,按照烯烃碳数C_4、C_5~C_6、C_5~C_8的顺序分别介绍并分析催化裂化(FCC)汽油降烯烃后处理技术,包括MTBE生产、烷基化、醚化、异构化/芳构化工艺发展状况、优缺点与应用局限。由于乙醇汽油的推广,MTBE生产技术与轻汽油醚化技术将面临停产的困境与改造的挑战,而烷基化、异构化/芳构化等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技术是更具潜力的FCC汽油降烯烃技术,将得到大力发展。此外,总结常用工业催化剂及其改性研究,并简述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提出汽油组分比例优化、MTBE装置改造等建议与展望,为FCC汽油降烯烃工艺技术路线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