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宏春 《特殊钢》1993,14(1):15-18
阐述了彩色显像管销钉材料430Ti钢的冶炼工艺、高温强度、膨胀系数、晶粒长大倾向及其耐腐蚀性能。低N低Al的真空铬是冶炼430Ti较理想的材料,但必须在真空感应炉中提纯,以降低其含氧量。在冶炼430Ti钢时。钢中N的降低,是在加钛以后形成TiN,并从熔池上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制作彩色显像管销钉用材,Al、N含量极低的430Ti钢的冶炼工艺。低N低Al的真空铬是冶炼该钢较为理想的铬料,并在真空感应炉中提纯,以降低其氧量。在提纯时将铬量配至19%是合理的。在真空感应矿中冶炼430Ti钢时,待钢液脱氧良好时加入J-Ti,有利于提高和稳定Ti的收得率,确保游离Ti的含量。在高真空,较低温度的条件下,通过较长时间的精炼,由于Ti与N结合成TiN并充分上浮,可使铜液中的N量降低至0.91%以下。  相似文献   

3.
在非真空感应炉中直接使用真空铬冶炼超低碳不锈钢对,由于真空铬含氧量及夹杂物多,而使铜的热塑性明显恶化,又由于真空铬的吸氮性,而使铜中氮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钢的抗应力腐蚀破裂能力大大下降。为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工艺措施,特别是采用了Ni-Mg合金做强制脱氧剂,改变了真空铬的加入方式,使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使在非真空感应炉中直接使用真空铬冶炼超低碳不锈钢的工艺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4.
浅述了Ti N给0Cr18Ni10Ti等含Ti奥氏体不锈钢使用带来的影响,并对如何降低0Cr18Ni10Ti钢中Ti N数量及评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选择适宜的原辅料、冶炼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可有效降低钢中Ti N;推广应用00Cr19Ni10N是解决Ti N危害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实践证明,在冶炼35MnBH钢种时,通过控制转炉终点碳≥0.06%,精炼过程中先加Al去除钢中的氧,成品Ti含量控制在0.025%-0.032%之间,VD真空脱气过程中保真空时间控制10分钟,连铸全程保护浇铸,使钢中气体N含量控制在0.005%-0.006%之间。最终可稳定控制35MnBH钢中Ti/N为4.0-8.0之间,满足此钢种最佳Ti/N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氮钢电渣过程氮损失机理,分析了电渣过程氮损失原因,论述了熔渣组成及冶炼工艺,认为产生氮损失的原因是冶炼过程中功率太大,致使钢中N原子相互结合形成N_2。可通过优化电炉钢的成分、选择低合适熔点的渣系、适当降低冶炼功率来降低N损失,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炼钢》2017,(4)
采用热力学、物料和热量平衡的计算方法,研究了180 t AOD用转炉脱磷铁水冶炼430不锈钢脱碳前期脱碳保铬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控制最佳脱碳保铬温度是提高AOD冶炼430不锈钢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采用优化转炉生产节奏和出钢的保温,保证AOD入炉铁水温度由1 520℃提高至1 580℃;优化AOD脱碳前期合金和辅料加入量,进一步提高了脱碳前期的钢液温度,减少铬的氧化量。通过实施工艺优化措施,AOD用转炉脱磷铁水冶炼430不锈钢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铬收得率由92.30%提高到94.64%,冶炼时间缩短9.2 min,还原硅耗降低4.9 kg/t。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在非真空感应炉中直接使用真空铬冶炼超低碳不锈钢ooCr18Nil4Mo2Cu2所做的一些工作,其中包括;铬料的选择,冶炼工艺路线和工艺措施的选择,镁的作用,钢中氮量的变化、影响及其控制,从而说明了在非真空感应炉中直接使用真空铬冶炼超低碳不锈钢的前景及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转炉冶炼不同Ti成分含硼履带钢为材料,通过末端淬火试验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Ti对含硼履带钢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N5.2时,钢的淬透性随Ti/N的增加而增强;当5.2Ti/N7.3时,钢的淬透性随Ti/N的增加基本保持不变;当Ti/N7.3时,钢的淬透性随Ti/N的增加而减弱。Ti加入量以4.0Ti/N8.0为宜,加入量过少不能完全固定钢中的氮,加入量过多则会增加形成大块TiN的几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具有不同 ω Ti/ω N 的低 Al-Ti-B 系列和高 Al-B 试验钢进行末端淬火试验和调质热处理试验,通过淬透性曲线、热力学计算、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了 ω Ti/ω N 和 Al 含量对含 B 调质钢淬透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 Al-Ti-B 系列钢的 ω Ti/ω N 大于 3.42 时,Ti 能有效地固 N 保 B 提高淬透性,但过高的 ω Ti/ω N 又容易形成粗大的 TiN 颗粒降低韧性;ω Ti/ω N 小于 3.42 时,Ti 固 N 的能力有限,多余的 N 易与 B 结合形成BN 降低淬透性;试验钢中较合适的 ω Ti/ω N 为 3.93,保证了较高的淬透性和综合力学性能.高 Al-B 钢中较高的Al 含量(0.083%,质量分数)起到了固 N 保 B 的效果,其淬透性最好,能获得全厚度马氏体组织,具有高的强韧性.此外,钢中过高的 N 含量易与 Ti、B 结合形成对淬透性和韧性不利的粗大 TiN 和 BN 颗粒,为确保含 B 调质钢的淬透性和强韧性,应严格控制钢中的 N 含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真空冶炼、锻造、热轧和不同固溶处理温度试验制备出含有不同微合金元素含量的445M铁素体不锈钢,结合其冲击试验,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分析方法,探讨了微合金化对其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元素铌和钛的加入,在晶粒内部和晶界上形成了TiN、NbC和(Nb,Ti)(C,N)析出相,稳定了钢中的碳、氮元素,防止由铬的碳氮化物析出而引起的晶间腐蚀,但对钢的冲击韧性有一定影响。采用单铌作为稳定化元素钢的冲击韧性优于单钛稳定钢;添加少量的钛,采用Nb+Ti双稳定钢,也可获得优异的冲击韧性,并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毕胜  王鑫  陈修君  何金泽  宫哲 《特殊钢》2022,43(4):46-49
TiN夹杂是导致C82DA帘线钢拉拔成丝或捻股过程中断丝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110 t BOF-LF-150 mm×150 mm CC的冶炼工艺生产C82DA钢。经对TiN析出条件的研究,可通过降低钢液中的Ti和N含量来减少TiN夹杂。通过控制转炉下渣量,使用Ti含量低的合金及渣料,控制钢包残渣量等措施来降低钢液中Ti含量;采用降低BOF出钢时间至≤4 min,维护好出钢口避免散流和细流,对连铸长水口进行优化等措施降低增N量。可控制C82DA钢中Ti含量≤2×10-6和N含量≤50×10-6,使TiN夹杂得到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EAF-EBT-LF-VD-CC冶炼工艺下影响轴承钢GCr15洁净度的N、Ti、Ca、S、O等元素的变化规律,以及对GCr15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BT出钢和LF精炼期的增N量町以通过VD真空脱气和钢包软吹氩去除,而Ti的来源主要在于合金和耐火材料的带入;EBT出钢过程中加入活性石灰和Ca处理都易导致钢中Ca含量的增加;高碱度精炼渣有利于钢水脱硫,但不利于改善钢中夹杂物的性质和形态;GCr15钢中夹杂物主要是呈菱形的氮化钛和硅铝镁氧化物夹杂.  相似文献   

14.
高炉冶炼含钛矿过程易形成Ti(C,N),对渣铁的性质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高炉内Ti(C,N)形成对高炉冶炼有着重大意义。通过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对低钛高炉渣中Ti(C,N)的形成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温度与铁液中钛含量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钛矿高炉冶炼中,Ti(C,N)开始形成温度为1 666 K,在1 783 K时,Ti(C,N)的形成量达到最大;温度,渣铁比,以及渣中TiO2的含量对Ti(C,N)的生成影响较大,Al2O3含量、MgO含量和炉渣二元碱度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Ti(C,N)的形成,但影响较小。铁液中钛的含量主要受温度和Ti(C,N)反应平衡所控制,与渣中TiO2含量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氧含量对轴承钢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昌生  万业恕 《特殊钢》1990,11(6):22-28
通过对不同冶炼工艺、不同氧含量的高碳铬轴承钢材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含量的降低,钢中氧化物夹杂含量随之降低,疲劳寿命提高。近10年来,大冶钢厂从冶炼方法和冶炼技术着手,通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确立了适合于本厂条件的低真空度或非真空状态下的二次精炼方法,钢中氧含量已由电弧炉大气下熔炼的30ppm降到11ppm,材质的疲劳寿命提高两倍以上。与SKF轴承钢相比,无明显差异,接近ESR钢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钢铁》2018,(12)
为了研究工业大气污染对含铬耐候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经真空感应熔炼、轧制含铬和无铬两组耐候钢,以NaCl、NaHSO_3为腐蚀介质,通过干湿循环加速腐蚀试验、腐蚀失重分析并结合XRD、SEM等方法,分析对比了含铬耐候钢在含SO_2以及不含SO_2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Cl-、Cl-+SO_2环境下,铬均降低了钢的腐蚀深度,SO_2加重了钢的腐蚀。试验钢锈层均主要由α-FeOOH,β-FeOOH,γ-FeOOH和Fe_3O_4构成,质量分数有所区别;在Cl-+SO_2环境下,合金铬对α-FeOOH的形成有促进作用;SO_2明显抑制了含铬钢中β-FeOOH的形成,降低了γ-FeOOH和Fe3O4的质量分数,并促进了含铬钢中α-FeOOH的形成。单一Cl-环境中,含铬钢锈层有明显分层现象,外锈层疏松,内层致密;在Cl-+SO_2环境下,含铬钢锈层无明显分层现象。在Cl-+SO_2环境下,无铬钢中硫、氯元素富集于内锈层;含铬钢中铬在试验钢内锈层出现一定的富集,氯元素均匀分布于锈层中,硫元素在外锈层处富集。  相似文献   

17.
摘要:以一种新型扭杆弹簧用高强钢(代号N1)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自耗(VAR)和电渣重熔(ESR)冶炼方法制备得到2种实验钢(N1 VAR、N1 ESR)。研究了VAR、ESR冶炼方法对实验钢洁净度和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电渣重熔工艺冶炼的N1 ESR试验钢中氧的质量分数为9×10-6,而采用真空自耗冶炼工艺的N1 VAR试验钢中氧的质量分数仅5×10-6,N1 VAR中氧化物夹杂数量和尺寸减小,夹杂周围裂纹萌生驱动力减小,超高周疲劳强度较高,疲劳寿命增加。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与电弧炉,平炉、转炉钢中氮含量相当的氮含量和微量钛对20CrMnB钢淬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中氮含量增加,其淬透性降低。用因子Cβ=3.43N—Ti来表达氮和钛对20CrMnB钢淬透性的综合影响。提出对于平炉.转炉冶炼的低氮20CrMnB钢,可用钛固定钢中氮;而对于电弧炉冶炼的高氮钢,宜采用铝和钛同时加入工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钢的强度指标和延伸率,钢中添加元素Ti是比较常见的方式。钢中添加元素Ti的目的是形成TiC、TiN、Ti(C,N)以细化钢中晶粒,从而提高钢的综合机械性能。但是,通过采用具有夹杂物分析功能的扫描电镜的研究发现,钢中添加元素Ti后,在钢中形成大量含Ti的硫化物和复合硫化物,并且使夹杂物数量大幅度增加达到约30倍。含Ti的复合硫化物主要是TiS-MnS等,含Ti的硫化物数量随钢中Ti含量提高大幅度增加。为了提高钢中Ti和Mn的利用率,降低钢中S含量是比较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控制帘线钢中的钛夹杂,要同时降低钢水中的w(Ti)及w(N)。通过采用低钛合金、优化转炉出钢工艺、控制转炉下渣量等措施控制钢水中的w(Ti);采用低氮增碳剂,优化全工序降氮操作等措施降低钢水中的w(N)。实践表明:当钢中w(Ti)控制在不大于0.000 4%,w(N)控制在不大于0.004%时,能显著降低甚至杜绝钛夹杂的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