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掌握呼出吸入之机,善调升降肺系的全部功能在于肺气.肺气一主宣发,一主肃降.宣发者有升发、熏蒸、四布之意.肺喜疏宣,而恶郁闭.肃降者有清静、通降、下行之意.肺之有喜肃降而恶上逆之性.二者功能并行不悖,共为肺气之机.若肺气应宣而反闭,应降而反逆,则可出现腠理闭塞,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咳逆上气,痰声漉漉等症.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肺气宣降二者功能失常,虽可同病相连,但非等量齐观.如寒邪束肺而见憎寒发热、汗闭肤干、咳嗽痰鸣、呼吸喘促等症,病机表现则以肺气失宣为主,治当宣肺透邪.若痰阻气道,热邪闭肺而见咳嗽、气喘、喉(?)、喉痹者,则以肺气失降为主.治当肃肺泄热.宣发肺气法一般有清宣法和温宣法两种,前者适用于风热闭肺,后者适用于风寒束肺.通降肺气法常用的有降气肃肺法和通腑肃肺法两种.前者有降逆平喘之功,后者有祛痰泄热之效.临床在运用宣通二法时,紧紧把握小儿“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时刻注意“宣肺应温清有度,肃肺须通降毋过”.尤其考虑到风温之邪传变最速,要在及早投入清气药,以防入气传营,实为上工之治.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期临床实践,总结了支气管扩张症基本病机为痰瘀毒痹积损,正虚邪实间杂并相互影响。正虚为肺气虚、脾气虚、气阴两虚等,日久不复而又生痰、瘀;邪实为痰热、痰浊、瘀血,日久累积酿毒、痹阻肺气,复伤肺之形气。常见证候为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正虚邪恋类(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证类六证候,急性加重期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缓解期则为正虚邪恋而常兼实证。  相似文献   

3.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内、外因之分,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内伏,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饮食、情志失调等,外因触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于气道,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而出现喘息。主要病位在肺,治疗上以治肺为主。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上下相应,肺气郁滞不降,则大肠腑气不通,肠腑气机壅滞又会进一步影响肺的肃降,因而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通腑法可较快缓解喘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辅助使用通腑法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感冒后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发作于感冒时期的咳嗽,常迁延不愈,并伴有咽部不适感,持续数日或数周。临床发现,感冒后咳嗽患者在肺气不宣的基础上易伴气阴两虚,可见咽部不适,声音嘶哑,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甚至痰中带少量血丝。笔者采用滋阴益气法治疗感冒后咳嗽后期气阴两虚患者,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导师宋康教授运用畅宣肺络法论治肺癌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和整理宋师运用畅宣肺络法治疗肺癌的医案,从辨病溯源、承古创新,热毒阴阳、气形互化,分证论治、以通为用和兼症治疗四方面分析总结宋康教授治疗肺癌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并例举一验案佐证。[结果]宋康教授治疗肺癌主张从肺气失调、热毒停络立论,认为肺癌的发生为肺的气机失调,壅塞不通,继而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痰、瘀、毒等壅塞络脉,络息成积,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总纲,以"调肺气,畅肺络,气形同治,以通为用"为基本原则,以肺脾肾为本,常用清、消、补三法。所举验案,疗效肯定。[结论]宋康教授从调肺气、畅肺络论治肺癌的学术观点为临床提供了新思路,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维录教授在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时,认为本病发生过程因外邪首先犯肺,肺气宣降功能失调,迁延失治,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之出纳失常,还于肺间,久之肺虚,成为发病基础。急性发作期治疗时应该抓住咳、痰、喘、瘀四个要点进行辨证治疗,稳定期时应注重健脾益气、补肺固肾。  相似文献   

7.
肺不张的病机特点主要为多种原因引起的肺组织萎陷或无气,以致肺脏虚损,津气严重耗伤,最终导致肺叶痿弱不用而成慢性虚损性病变。肺燥津伤、肺气虚冷为其主要致病因素,肺气虚损始终贯穿此病全程。刘建秋教授认为肺气虚损同时会致使津失所布,血行不畅,而生痰浊、瘀血,故在辨证论治肺不张时强调总以补肺生津为原则,对于存在的痰浊、瘀血等实邪,兼以化痰、祛瘀、降浊之法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中医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温肺降逆法,主要用于肺的生理功能失调。因寒邪伤肺,致肺气不宣,肃降失司,气不得降或水液代谢失常,饮停心下,而成痰饮等病理变化。临床上以喘咳为主证,但痰必清浠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浮紧,  相似文献   

9.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慢性顽固性疾病,中医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挛急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宜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初病者,其病在肺;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则病及  相似文献   

10.
根据肝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肺系病症可以从肝论治。论治原则 :木火刑金重在清肝火 ;气郁痰聚注重条达肝木 ;肺病气伤重在柔肝敛肝 ;养肝益阴以固肺气。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实证证候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中医实证证候的分型特点。方法参考既往相关标准及文献,结合既往研究成果拟定肺癌实证证候诊断标准,对135例肺癌患者统一辨证分型。结果 135例肺癌患者资料中有实证证候135例,实证证候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是:气滞证、气逆证、痰凝证、血瘀证。单一证候2例,占1.48%;2证及2证以上组合133例,占98.52%;出现频数较高的依次是4证组合、3证组合、5证组合。实证证候两两出现,频数较高的依次是:气滞证加气逆证、气逆证加痰凝证、气滞证加痰凝证、气滞证加血瘀证、气逆证加血瘀证、血瘀证加痰凝证。结论气滞证与气逆证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占主导地位;肺癌患者以复证组合多见,4证组合最多;临床上肺癌中医实证证候以气滞证、气逆证、痰凝证、血瘀证多见且易两两并见。  相似文献   

12.
贺雄  曹文富  赵苹利  李艳  黄欣 《重庆医学》2012,41(19):1903-1905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化痰法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博来霉素5mg/kg诱导生成肺纤维化大鼠模型。将105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气组、化瘀组、化痰组、益气化瘀化痰组、激素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于造模后28d分别给予益气汤、化瘀汤、化痰汤、益气化瘀化痰汤30g.kg-1.d-1灌胃,激素组给予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20mg.kg-1.d-1干预,2个月后处死各组大鼠,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PAI-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果益气组、化瘀组、化痰组及益气化瘀化痰组大鼠血浆PAI-1含量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P<0.05),其中益气化瘀化痰组降低最显著(P<0.05);益气组、化瘀组、化痰组及益气化瘀化痰组大鼠肺组织TGF-β1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减弱(P<0.05),尤以益气化瘀化痰组减弱最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瘀、化痰法能显著改善博来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及PAI-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徐志瑛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经验。方法 :利用病例采集系统和配套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挖掘平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患者103例,共451诊次病例资料,对其中的主要症状、舌象、脉象、证候分布、治则治法及其症-药关联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徐志瑛辨治慢阻肺的主要证候依次是痰热内蕴、痰瘀互结、脾肺气虚、痰浊壅肺、痰湿内阻,主要治则治法依次为清肺祛痰、宣肺豁痰、祛瘀通络、滋阴润肺。结论:徐志瑛认为慢阻肺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虚、热,治疗上以清肺化痰、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微型积证"理论基础上,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辨证论治水平。方法: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过四诊辨证为气滞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瘀互结证、血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阳虚痰瘀互结证证型,同时采集患者年龄、血脂水平、内膜-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积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证型分布有差异,其中气虚痰瘀互结证比例最高,血虚痰瘀互结证比例最低。平均年龄存在差异,其中气虚痰瘀互结证平均年龄最大,阴虚痰瘀互结证次之,气滞痰瘀互结证平均年龄最小。各证型之间的血脂水平具有差距,其中气虚痰瘀互结型总胆固醇(CHO)水平最高,与气滞痰瘀互结、血虚痰瘀互结及阳虚痰瘀互结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IMT均高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斑块积分较其他四个证型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各证型在平均年龄、血脂水平、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氩氦刀冷冻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患者氩氦刀手术前、后中医证候变化,总结规律.结果 手术后2周较手术前痰证、虚证明显减少;血瘀证无明显差异.术后仍存在痰湿、血瘀、气虚证候.结论 痰、瘀、虚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病机;氩氦刀冷冻术为消除或缓解中医证候的有效方法之一,术后仍存在痰、瘀、虚证,提示冷冻后宜据病情继续采用化痰、活血、扶正治疗,以清除伏痰瘀血,巩固疗效,预防全身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正虚络痹积损,肺肾虚损为本,肺络痹阻、痰瘀互结为标;积损成痿、痹痿并存、虚实错杂为其特征。该病常见证候为虚证类(肺气虚证、阴虚内热证、肺肾气虚证)、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兼证类(血瘀证)等三类六证候,以正虚为主而常兼实证,急性加重时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该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体现于补、润、化、消。在制方用药时应注意:宣降、润肺以顺肺之生理,补益同时兼顾化痰、活血通络、消积散结,治之缓图,固护肺卫以防外邪袭肺而诱发加重。  相似文献   

17.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的主要中医证候。方法 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经 χ2 检验 ,不同中医证候的晚期肺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最为多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型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以血瘀证、气虚证、痰证、阴虚证为主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证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线粒体结构的完整性及功能被破坏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理环节之一。"线粒体-肠道菌群交互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是人体气与血,正与邪,气机运行和病理产物之间平衡与失衡的一个体现。线粒体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与中医"气虚""痰浊""瘀血"的机理有相似之处。益气化痰通络法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干预肠道菌群的作用调节机体的气血平衡,达到益气化瘀、补气化痰、活血通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疲劳的基本证候及证候类型分布特点,并探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分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临床证候信息采集表收集信息,对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FSS评分以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结果脑卒中后疲劳基本证候以气虚证、血瘀证占绝大多数,均超过总数73%;中医证候类型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且患者FSS评分明显高于风痰火亢、风痰瘀血、阴虚风动三证的FSS评分(P〈0.05)。结论脑卒中后疲劳中医证候类型以本虚标实证多见,以气虚血瘀、气虚痰瘀、气阴两虚挟瘀三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20.
章永红教授认为肺癌的发病机理,以正虚为本,其中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为主,以邪毒为标,痰凝、血瘀、癌毒均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首先,正气不足,无力抵御毒邪,导致毒瘤内生。另一方面,痰凝、血瘀与癌毒胶着,相互滋生,导致肺癌的发生,肺癌产生后,又夺精微以自养,耗伤人体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章教授治疗肺癌强调扶正与祛邪并重,倡导"调补脾胃做前提,扶助正气为根本,祛邪解毒是关键"三大治疗原则恰当地运用虫类药,同时不忘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